天天看点

春秋二九五(十一)秦国登场灭芮 陈桓公杀侄自立

作者:赵王ZW

转过年来,公元前708年,秦国登场。这一年秋天,秦国侵伐芮国,芮国是周王畿内的姬姓小国,秦国很轻松地就打败了它。

秦国是嬴姓国,起于周朝的第八代周王周孝王之时。当时周孝王封上古帝王颛顼的后代——伯益的后人非子为附庸,所封之地便是秦。到了秦国的第六代国君秦襄公(嬴开)的时候,因为讨伐西戎有功,周平王便将岐、丰那一片土地赐给了秦襄公,秦国至此方才列为诸侯国。所以,秦国和郑国、晋国、卫国、陈国等之前我们提到的诸侯国不一样,它是后封的诸侯国,并且和中原诸侯国与周王朝的关系比起来,更疏远一些。此后,秦国的国都屡次动迁,到了鲁隐公九年时,迁到平阳,此时正值秦国的第九代国君秦宁公二年。秦国侵伐芮国这一年,便是秦宁公当政的第八年。

按说秦国此时只是个不算起眼的小诸侯国,可是已经敢于侵伐周天子王畿内的芮国,再一次说明周天子的衰微,以及秦国的逐渐崛起。

当然,芮国之所以被秦国轻松打败,一方面固然是秦国的军事实力比芮国高,但另一方面也和芮国自己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芮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在西周时可是周天子非常倚重的一个国家。当年周武王,也有说是周成王,把同姓子弟、卿士芮伯良封在芮,拱卫周王室,此后的芮国国君一直在周王室兼任卿大夫之职。这一点从周成王去世,当时的芮伯奉命成为六位顾命大臣之一就可见一斑。西周灭亡后,周王室东迁至洛邑,芮国虽然在政权动荡之下存活了下来,但周王室衰微,周天子自保尚且困难,对芮国这样的小国就更没有什么保护能力了。所以,秦宁公出兵讨伐芮国,芮国只有挨打的份儿。

最要命的是,时代已经变了,天子衰微,诸侯纷争,在这样动荡的时代,时刻睁大警醒的眼睛,都未必能保住国家社稷,而身处大国夹缝之中的芮国却毫无危机感。此时,芮国当政的国君是芮伯万,他不励精图治,想方设法在乱世保全社稷,一门心思全用在了女人身上。

芮伯万这个人十分好色,宫中女人非常多。芮伯万好色到什么程度呢?到了他的亲妈芮姜都看不上他的程度。甚至因为芮伯万的好色问题,他妈芮姜上一年就把芮伯万给轰出了芮国国都。当时被亲娘赶出国的芮伯万无奈之下,只好去了魏地住了一段时间。所以,秦军前来攻打芮国时,芮国处在一个国君不在家、群龙无首的状态,能不被秦国轻轻松松就打败吗?

更要命的是,秦宁公出兵灭了周王畿内的芮国,占了芮国的地盘,周桓王不但没有谴责秦宁公,反而在秦国打败芮国的当年冬天,和秦宁公一起发兵包围了芮伯万栖身的魏地,将芮伯万给捉了回去。这是什么?这就是你一直跟着的带头大哥,也不罩着你了,你怎么办?傻眼了吧!

秦灭芮的第二年,公元前707年正月,陈国变了天,因为陈桓公——薨逝了。

关于陈桓公的死,有说他虽然是坐镇一国的国君,但实际上患有精神疾病,他是死于疾病发作的。虽然陈桓公可能身患精神疾病,但是我想应该并不严重。因为他前后在位37年之久,一个人如果真的病得很厉害,而且还是精神方面有很大的问题,是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待这么久的,就是他自己想,本国的大夫们、包括那些有野心的公子、公孙们肯定也是不会答应的。还有一点,当年卫国州吁弑杀卫桓公后,卫国大夫石碏就是请托了陈桓公,帮忙杀了州吁,平定了卫国之乱。一个对内可以主理国政长达37年之久,对外可以帮助别国平定叛乱的国君,说明他的身体就算有问题,问题也绝不会太大——陈桓公始终是陈国的定海神针。

正因为如此,所以陈桓公一死,陈国立刻就乱了——他的弟弟公子佗,母国是蔡国,陈桓公一死,蔡国就为公子佗杀了五父和陈桓公的儿子太子免,然后立公子佗为陈国国君,是为陈厉公。

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兄弟子侄之间的相杀。这是由制度和血缘决定的。家天下后,基本的传位逻辑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父死子继是正统,兄死弟及是补充。

这种继承制度最初制定时,可能是出于一旦出现没有儿子可以继承君位时,便兄弟相及,从而保证政权和血统的延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兄死弟及却变了味。

有的时候,上一代君主并非没有儿子,但出于传位传贤、弟贤于子便传位于弟的想法,越过了“父死子继”直接进入“兄死弟及”。比如宋宣公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临死前把宋国的国君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宋穆公。

有的时侯,上一代君主虽然传位于子,但他的儿子却个个是兄友弟恭的主,你推我让,谁都不肯当家作主,最后让来让去,谁也不坐这个位子,或者最后还是弟弟坐了君位;前者比如殷商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后者比如我们在之后将会讲到的宋桓公的两个儿子目夷和和兹甫(兹甫也就是后来的宋襄公)。

历史被这么一搅和,就开始分叉。哥哥自己有儿子却非要把君位传给弟弟的,儿子可能就会心生不忿,然后出来和叔叔争天下。侄子坐天下,但同为上一代君主之子的叔叔想着自己凭什么既没能“父死子继”,又不能“兄死弟及”的,也可能会出来和侄子争天下。就是正常的父死子继,碰上弟弟有野心的,也很难安于现状,郑国的共叔段便属于这一种。

而陈国的公子佗(陈厉公),就属于叔叔杀了侄子,代而自立,用血腥和武力破坏陈桓公已经安排好的“父死子继”,以期实现实际上的“兄死弟及”。可惜,陈厉公没有强援,而陈桓公除了太子免外,还另有儿子。所以,陈厉公杀了太子免自立后,陈桓公其中一个儿子——公子跃,就在母舅家的帮助下,六年之后杀回陈国干掉了叔叔陈厉公。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陈厉公娶的是蔡女,可是他这位夫人却与蔡桓公通奸,陈厉公呢也多次去蔡国宣淫。这事估计惹恼了蔡桓公,蔡桓公转而支持同样蔡出的陈桓公太子免的弟弟公子跃。陈厉公七年,公子跃与他的两个弟弟公子林、公子杵臼一起,共同说服了蔡桓公,然后蔡桓公便以国有美女为饵,将陈厉公骗至蔡国,然后将陈厉公给杀了,然后立公子跃为陈国国君,是为陈利公。不过这位陈利公短命得很,当年五月就死了,然后他的弟弟公子林即位,是为陈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