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作者:L大毛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成语贯春秋 读史增智慧(十三)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大概是中国文化精英们最早总结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吧,这样的规律还有很多,如“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天我们通过两个成语的学习,来揭秘上古大贤虞舜后裔——春秋陈国陈桓公的悲剧之谜。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成语“怙(hù )恶不悛( quān)”: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注意:原文中的“长”是指长期的积累。怙,指坚持;悛,指悔改。成语意思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斩草除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shān yí,铲除)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成语意思是除草要连根拔出,以免再次生长。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西周分封图

兴灭国继绝祀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矣”出自《论语》这是孔子盛赞武王伐纣立国后采取的一项重大国策。意指新王朝成立,要先做好三件大事:兴灭国,分封灭亡之国;继绝世,承继绝祀的世族;提拔隐逸的人才,授之官爵。如此,就会天下归心。《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大禹之后于杞。……”事实也证明,这一国策的实行确保了周王朝八百多年的基业。

受封最早。武王克商后,不等下车就封胡公于陈,爵位为侯爵,为“三恪”之一(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三代王朝的子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陈胡公受封一方面因为其父遏父是周文王的陶正(掌管制做陶器的官),主要原因还是他是虞舜的嫡裔。而被誉为“第一功臣”的吕尚被封齐国,及武王同母兄弟周公之子所封鲁国都在其后;郑国则晚至西周宣王二十二年才获封爵;秦、楚的国君爵位也相当低微,楚的爵位仅是第四级的子爵,而秦在西周后期才被授封,当时仅为附属国,直到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才被封为子爵。吴国被封子爵。由此可见陈国在当时地位之高。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王室姻亲。陈国一直与周王室保持着联姻关系,周武王把太女嫁给了陈国第一任国君陈胡公,陈国与蔡国关系也非常亲密,除了地理上天然接近,更是相互通婚,而蔡国又是王室封国,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一般称为蔡叔度),后因蔡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上蔡县),重建蔡国。

地理优越。陈国所在位置本是太皞伏羲氏的都城,称之为太皞之虚”。陈境地处黄河以南,颍水中游,淮水之北,是为淮阳之地。在地理上,与蔡接近,北方的邻居还有夏的后裔杞和商的后裔宋,西南则有楚和徐。东周初期,西北方又有从西方迁来的郑(国都在今河南新郑)。由于地处中原腹地,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陈人擅长经商,无论是农业和商业都非常发达,这也为陈国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上述优势成就了陈国成为西周至春秋之际十二个有影响的诸侯国之一(即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并且在春秋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如文章开头所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了陈桓公时期,由于桓公志大才疏,尤其是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一列谢骚操作,不仅导致自己蹊跷死亡,更是导致了陈国内乱使陈国开始由盛转衰。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怙恶不悛的陈桓公

东周初年的中原有五国实力比较强大,宋、卫、郑、陈、蔡,无论是诸侯国内部还是五国之间矛盾重重、恩恩怨怨是剪不断理还乱,在加上旁边的鲁、齐两个大国时不时还要插上两杠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此时早已不复当年之勇,除了搅局添乱之外根本稳控不了局面。

都是嫉妒惹的祸。一切都要从郑国说起,本身在中原这块地就宋、卫、陈、蔡几个国家的地盘(简称四眼联盟),其中宋、陈是先圣王后裔受封(宋国是商朝后裔,陈国是虞舜后裔),卫、蔡是王室兄弟受封(卫国是周武王弟弟康叔封国,蔡国是周公旦的儿子),并且受封时间、爵位高低都相差无几,都是老资格的诸侯国,因此四国相互联姻,互通有无,处的倒也相安无事。但偏偏西边的郑国在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手上利用担任周王室的卿士职位,不断给自己捞好处不说,并且从西边东迁以后不停地蚕食周边小国,这让四眼联盟那个嫉妒羡慕恨啊,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郑国的压力。好巧不巧,郑国的叔段叛乱,奸雄郑庄公虽赶尽但未杀绝,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就跑到了卫国,列举了郑庄公“杀弟囚母”罪行,怂恿卫桓公讨伐郑国伸张正义,卫桓公正看蒸蒸日上的郑国不顺眼,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树立大国领袖的风范,于是出兵占领了郑国的廪延,郑庄公岂是好惹的,立马以王室卿士身份率军两次攻打卫国,这下郑卫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助州吁杀州吁。郑卫结仇不久,卫国公子州吁向郑国叔段学习也开始造哥哥的反,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君,但因得位不正,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又发动战争,矛头直指仇敌郑国,并拉起四眼联盟,让爵位最高、实力最强的宋国领头,宋殇公因担心侄子回来抢夺君位(他侄子公子冯在郑国避难),立马应允,陈、蔡两国当然是站在宋卫一边,于是四国联军齐发郑国,包围了郑国东门,结果五日就铩羽而归。州吁回到卫国向石碏请教如何安稳人心。石碏一方面给他指出一条明路,找陈桓公帮忙,陈国历来与周王室亲厚,只要桓公答应带着州吁觐见周王得到册封就万无一失。石碏另一方面派使者赶在州吁前面告知陈桓公诱捕州吁,桓公依计行事,助力卫国平定州吁叛乱。几个月前还跟随州吁攻打郑国,转眼就把盟友直接黑掉,陈桓公翻云覆雨手可见一斑?卫陈两国联盟的基础是姻亲,被州吁杀掉的卫桓公,他的母亲是陈国人,除掉州吁之后,即位的卫宣公其母也是陈国人,这就是陈桓公为什么诱捕州吁。那为什么一开始陈桓公帮助州吁呢?当然也是不愿意看到郑国日益强大罢了,从陈桓公对待州吁的这两手来看,他还真有一点政治家的手腕。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应该尊重对手。郑庄公为报东门之仇,拉着王师和小弟株国连年与卫国、宋国死磕,也因此获得了“春秋小霸”的荣誉称号。同时为了瓦解四眼联盟,他决定从陈国打开缺口。前718年,郑国决定与陈国修好,主动派出使臣前往陈国,但陈桓公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了,弟弟公子佗劝他“亲邻友善,国之宝也”(亲近仁义和邻居搞好关系,这是修复陈郑两国宝贵的机会),但在陈桓公心中,郑国算什么东西,爵位比我低(仅仅是个伯爵),建国比我晚(相差两百年),比起盟友宋国、卫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左传》记载“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在陈桓公眼中只有宋卫才是他真正对手,你郑国连当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可现实很打脸,到了第二年即前719年郑庄公开始新仇旧恨一起算,率军攻打陈国,把陈国按在地上摩擦。《左传》在这里借君子之口批评陈桓公“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这就是成语“怙恶不悛”的来历;紧接着左丘明又借用周朝大夫周任的话“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阐述了治理国家要以善政为本,面对恶人恶事要除恶务尽,这就是成语“斩草除根”的来历。由此看出陈桓公只能算是一个拙劣的伪“政治家”。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死得不明不白。在春秋众多诸侯国国君中,有病亡、自尽、他杀,绝大多数都有着明确的记载,但陈桓公似乎是个例外,原因有二:一是时间不明,二是死因不明。先说时间,《左传.桓公五年》记载:“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注意,“赴”是个通假字通“讣”即讣告,前面“甲戌”“己丑”是两个日子,据学者考证这两个日子分别是头一年(前706年)的12月21日和后一年(前707年)的1月6日,前后相差半个月,也就是说陈桓公死了两次,并且两次都发了讣告,这怎么可能呢?所幸《谷梁传》《公羊传》给了我们一些参考。《谷梁传.桓公五年》记载:“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鲍卒何以二日卒之?……陈侯以甲戌之日出,乙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也就是说陈桓公是甲戌这天出走了或者失踪了,乙丑这天才找到尸体,但到底什么时候死得不知道,所以用两个日子来记录他的死。那么到底陈侯是什么原因要走?《公羊传.桓公五年》记载:“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曷为以二日?卒之怴(xù)也。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注意“怴”是指发狂,也就是说陈桓公得了精神病,如此可得出结论:陈桓公是因患精神障碍性疾病,于12月21日走失,然后在第二年1月6日,陈桓公的尸体被人发现。但《春秋三传》都是在陈桓公去世一两百年后记载的,到底可信度有多高要打一个问号,尤其说他是疯了,精神病,也只见于《公羊传》。但从后面的史实来看,他弟弟就是劝他跟郑国修好的公子佗杀死太子免自立为君,这也是陈国历史上第一次内乱,而公子佗即位不到20个月又被蔡国人所杀。因此可以大胆推测,陈桓公的死绝对与公子佗有关系,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最后用杜甫的名句结束今天的内容。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怙恶不悛”就需“斩草除根”虞舜后裔陈桓公夹缝求生

11月26日凌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