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作者:L大毛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成語貫春秋 讀史增智慧(十三)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大概是中國文化精英們最早總結的曆史和社會發展規律吧,這樣的規律還有很多,如“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天我們通過兩個成語的學習,來揭秘上古大賢虞舜後裔——春秋陳國陳桓公的悲劇之謎。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成語“怙(hù )惡不悛( quān)”:出自《左傳·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注意:原文中的“長”是指長期的積累。怙,指堅持;悛,指悔改。成語意思是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成語“斬草除根”:出自《左傳·隐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shān yí,鏟除)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成語意思是除草要連根拔出,以免再次生長。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西周分封圖

興滅國繼絕祀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矣”出自《論語》這是孔子盛贊武王伐纣立國後采取的一項重大國策。意指新王朝成立,要先做好三件大事:興滅國,分封滅亡之國;繼絕世,承繼絕祀的世族;提拔隐逸的人才,授之官爵。如此,就會天下歸心。《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于焦,黃帝之後于祝,帝堯之後于薊,大禹之後于杞。……”事實也證明,這一國策的實行確定了周王朝八百多年的基業。

受封最早。武王克商後,不等下車就封胡公于陳,爵位為侯爵,為“三恪”之一(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三代王朝的子孫,以王侯名号,稱三恪,以示敬重),陳胡公受封一方面因為其父遏父是周文王的陶正(掌管制做陶器的官),主要原因還是他是虞舜的嫡裔。而被譽為“第一功臣”的呂尚被封齊國,及武王同母兄弟周公之子所封魯國都在其後;鄭國則晚至西周宣王二十二年才獲封爵;秦、楚的國君爵位也相當低微,楚的爵位僅是第四級的子爵,而秦在西周後期才被授封,當時僅為附屬國,直到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才被封為子爵。吳國被封子爵。由此可見陳國在當時地位之高。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王室姻親。陳國一直與周王室保持着聯姻關系,周武王把太女嫁給了陳國第一任國君陳胡公,陳國與蔡國關系也非常親密,除了地理上天然接近,更是互相通婚,而蔡國又是王室封國,始封之君為周武王之弟叔度(一般稱為蔡叔度),後因蔡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鄰。蔡叔度死後,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上蔡縣),重建蔡國。

地理優越。陳國所在位置本是太皞伏羲氏的都城,稱之為太皞之虛”。陳境地處黃河以南,颍水中遊,淮水之北,是為淮陽之地。在地理上,與蔡接近,北方的鄰居還有夏的後裔杞和商的後裔宋,西南則有楚和徐。東周初期,西北方又有從西方遷來的鄭(國都在今河南新鄭)。由于地處中原腹地,屬于重要的交通樞紐,陳人擅長經商,無論是農業和商業都非常發達,這也為陳國國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上述優勢成就了陳國成為西周至春秋之際十二個有影響的諸侯國之一(即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并且在春秋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如文章開頭所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到了陳桓公時期,由于桓公志大才疏,尤其是在處理國際關系上一列謝騷操作,不僅導緻自己蹊跷死亡,更是導緻了陳國内亂使陳國開始由盛轉衰。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怙惡不悛的陳桓公

東周初年的中原有五國實力比較強大,宋、衛、鄭、陳、蔡,無論是諸侯國内部還是五國之間沖突重重、恩恩怨怨是剪不斷理還亂,在加上旁邊的魯、齊兩個大國時不時還要插上兩杠子,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此時早已不複當年之勇,除了攪局添亂之外根本穩控不了局面。

都是嫉妒惹的禍。一切都要從鄭國說起,本身在中原這塊地就宋、衛、陳、蔡幾個國家的地盤(簡稱四眼聯盟),其中宋、陳是先聖王後裔受封(宋國是商朝後裔,陳國是虞舜後裔),衛、蔡是王室兄弟受封(衛國是周武王弟弟康叔封國,蔡國是周公旦的兒子),并且受封時間、爵位高低都相差無幾,都是老資格的諸侯國,是以四國互相聯姻,互通有無,處的倒也相安無事。但偏偏西邊的鄭國在鄭武公、鄭莊公父子手上利用擔任周王室的卿士職位,不斷給自己撈好處不說,并且從西邊東遷以後不停地蠶食周邊小國,這讓四眼聯盟那個嫉妒羨慕恨啊,更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鄭國的壓力。好巧不巧,鄭國的叔段叛亂,奸雄鄭莊公雖趕盡但未殺絕,叔段的兒子公孫滑就跑到了衛國,列舉了鄭莊公“殺弟囚母”罪行,慫恿衛桓公讨伐鄭國伸張正義,衛桓公正看蒸蒸日上的鄭國不順眼,同時也想借此機會樹立大國領袖的風範,于是出兵占領了鄭國的廪延,鄭莊公豈是好惹的,立馬以王室卿士身份率軍兩次攻打衛國,這下鄭衛之間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助州籲殺州籲。鄭衛結仇不久,衛國公子州籲向鄭國叔段學習也開始造哥哥的反,殺死衛桓公自立為君,但因得位不正,為了轉移國内沖突又發動戰争,矛頭直指仇敵鄭國,并拉起四眼聯盟,讓爵位最高、實力最強的宋國領頭,宋殇公因擔心侄子回來搶奪君位(他侄子公子馮在鄭國避難),立馬應允,陳、蔡兩國當然是站在宋衛一邊,于是四國聯軍齊發鄭國,包圍了鄭國東門,結果五日就铩羽而歸。州籲回到衛國向石碏請教如何安穩人心。石碏一方面給他指出一條明路,找陳桓公幫忙,陳國曆來與周王室親厚,隻要桓公答應帶着州籲觐見周王得到冊封就萬無一失。石碏另一方面派使者趕在州籲前面告知陳桓公誘捕州籲,桓公依計行事,助力衛國平定州籲叛亂。幾個月前還跟随州籲攻打鄭國,轉眼就把盟友直接黑掉,陳桓公翻雲覆雨手可見一斑?衛陳兩國聯盟的基礎是姻親,被州籲殺掉的衛桓公,他的母親是陳國人,除掉州籲之後,即位的衛宣公其母也是陳國人,這就是陳桓公為什麼誘捕州籲。那為什麼一開始陳桓公幫助州籲呢?當然也是不願意看到鄭國日益強大罷了,從陳桓公對待州籲的這兩手來看,他還真有一點政治家的手腕。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應該尊重對手。鄭莊公為報東門之仇,拉着王師和小弟株國連年與衛國、宋國死磕,也是以獲得了“春秋小霸”的榮譽稱号。同時為了瓦解四眼聯盟,他決定從陳國打開缺口。前718年,鄭國決定與陳國修好,主動派出使臣前往陳國,但陳桓公想都不想直接拒絕了,弟弟公子佗勸他“親鄰友善,國之寶也”(親近仁義和鄰居搞好關系,這是修複陳鄭兩國寶貴的機會),但在陳桓公心中,鄭國算什麼東西,爵位比我低(僅僅是個伯爵),建國比我晚(相差兩百年),比起盟友宋國、衛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左傳》記載“陳侯曰:宋、衛實難,鄭何能為?遂不許。”在陳桓公眼中隻有宋衛才是他真正對手,你鄭國連當對手的資格都沒有。可現實很打臉,到了第二年即前719年鄭莊公開始新仇舊恨一起算,率軍攻打陳國,把陳國按在地上摩擦。《左傳》在這裡借君子之口批評陳桓公“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這就是成語“怙惡不悛”的來曆;緊接着左丘明又借用周朝大夫周任的話“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闡述了治理國家要以善政為本,面對惡人惡事要除惡務盡,這就是成語“斬草除根”的來曆。由此看出陳桓公隻能算是一個拙劣的僞“政治家”。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死得不明不白。在春秋衆多諸侯國國君中,有病亡、自盡、他殺,絕大多數都有着明确的記載,但陳桓公似乎是個例外,原因有二:一是時間不明,二是死因不明。先說時間,《左傳.桓公五年》記載:“五年春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再赴也。”注意,“赴”是個通假字通“訃”即訃告,前面“甲戌”“己醜”是兩個日子,據學者考證這兩個日子分别是頭一年(前706年)的12月21日和後一年(前707年)的1月6日,前後相差半個月,也就是說陳桓公死了兩次,并且兩次都發了訃告,這怎麼可能呢?所幸《谷梁傳》《公羊傳》給了我們一些參考。《谷梁傳.桓公五年》記載:“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鮑卒何以二日卒之?……陳侯以甲戌之日出,乙醜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也就是說陳桓公是甲戌這天出走了或者失蹤了,乙醜這天才找到屍體,但到底什麼時候死得不知道,是以用兩個日子來記錄他的死。那麼到底陳侯是什麼原因要走?《公羊傳.桓公五年》記載:“五年,春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曷為以二日?卒之怴(xù)也。甲戌之日亡,己醜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注意“怴”是指發狂,也就是說陳桓公得了精神病,如此可得出結論:陳桓公是因患精神障礙性疾病,于12月21日走失,然後在第二年1月6日,陳桓公的屍體被人發現。但《春秋三傳》都是在陳桓公去世一兩百年後記載的,到底可信度有多高要打一個問号,尤其說他是瘋了,精神病,也隻見于《公羊傳》。但從後面的史實來看,他弟弟就是勸他跟鄭國修好的公子佗殺死太子免自立為君,這也是陳國曆史上第一次内亂,而公子佗即位不到20個月又被蔡國人所殺。是以可以大膽推測,陳桓公的死絕對與公子佗有關系,大家可以自行腦補。最後用杜甫的名句結束今天的内容。

梁公曾孫我姨弟,不見十年官濟濟。

大賢之後竟陵遲,浩蕩古今同一體。

“怙惡不悛”就需“斬草除根”虞舜後裔陳桓公夾縫求生

11月26日淩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