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秋二九五(十一)秦國登場滅芮 陳桓公殺侄自立

作者:趙王ZW

轉過年來,公元前708年,秦國登場。這一年秋天,秦國侵伐芮國,芮國是周王畿内的姬姓小國,秦國很輕松地就打敗了它。

秦國是嬴姓國,起于周朝的第八代周王周孝王之時。當時周孝王封上古帝王颛顼的後代——伯益的後人非子為附庸,所封之地便是秦。到了秦國的第六代國君秦襄公(嬴開)的時候,因為讨伐西戎有功,周平王便将岐、豐那一片土地賜給了秦襄公,秦國至此方才列為諸侯國。是以,秦國和鄭國、晉國、衛國、陳國等之前我們提到的諸侯國不一樣,它是後封的諸侯國,并且和中原諸侯國與周王朝的關系比起來,更疏遠一些。此後,秦國的國都屢次動遷,到了魯隐公九年時,遷到平陽,此時正值秦國的第九代國君秦甯公二年。秦國侵伐芮國這一年,便是秦甯公當政的第八年。

按說秦國此時隻是個不算起眼的小諸侯國,可是已經敢于侵伐周天子王畿内的芮國,再一次說明周天子的衰微,以及秦國的逐漸崛起。

當然,芮國之是以被秦國輕松打敗,一方面固然是秦國的軍事實力比芮國高,但另一方面也和芮國自己存在的問題是分不開的。芮國雖然是個小國,但在西周時可是周天子非常倚重的一個國家。當年周武王,也有說是周成王,把同姓子弟、卿士芮伯良封在芮,拱衛周王室,此後的芮國國君一直在周王室兼任卿大夫之職。這一點從周成王去世,當時的芮伯奉命成為六位顧命大臣之一就可見一斑。西周滅亡後,周王室東遷至洛邑,芮國雖然在政權動蕩之下存活了下來,但周王室衰微,周天子自保尚且困難,對芮國這樣的小國就更沒有什麼保護能力了。是以,秦甯公出兵讨伐芮國,芮國隻有挨打的份兒。

最要命的是,時代已經變了,天子衰微,諸侯紛争,在這樣動蕩的時代,時刻睜大警醒的眼睛,都未必能保住國家社稷,而身處大國夾縫之中的芮國卻毫無危機感。此時,芮國當政的國君是芮伯萬,他不勵精圖治,想方設法在亂世保全社稷,一門心思全用在了女人身上。

芮伯萬這個人十分好色,宮中女人非常多。芮伯萬好色到什麼程度呢?到了他的親媽芮姜都看不上他的程度。甚至因為芮伯萬的好色問題,他媽芮姜上一年就把芮伯萬給轟出了芮國國都。當時被親娘趕出國的芮伯萬無奈之下,隻好去了魏地住了一段時間。是以,秦軍前來攻打芮國時,芮國處在一個國君不在家、群龍無首的狀态,能不被秦國輕輕松松就打敗嗎?

更要命的是,秦甯公出兵滅了周王畿内的芮國,占了芮國的地盤,周桓王不但沒有譴責秦甯公,反而在秦國打敗芮國的當年冬天,和秦甯公一起發兵包圍了芮伯萬栖身的魏地,将芮伯萬給捉了回去。這是什麼?這就是你一直跟着的帶頭大哥,也不罩着你了,你怎麼辦?傻眼了吧!

秦滅芮的第二年,公元前707年正月,陳國變了天,因為陳桓公——薨逝了。

關于陳桓公的死,有說他雖然是坐鎮一國的國君,但實際上患有精神疾病,他是死于疾病發作的。雖然陳桓公可能身患精神疾病,但是我想應該并不嚴重。因為他前後在位37年之久,一個人如果真的病得很厲害,而且還是精神方面有很大的問題,是不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待這麼久的,就是他自己想,本國的大夫們、包括那些有野心的公子、公孫們肯定也是不會答應的。還有一點,當年衛國州籲弑殺衛桓公後,衛國大夫石碏就是請托了陳桓公,幫忙殺了州籲,平定了衛國之亂。一個對内可以主理國政長達37年之久,對外可以幫助别國平定叛亂的國君,說明他的身體就算有問題,問題也絕不會太大——陳桓公始終是陳國的定海神針。

正因為如此,是以陳桓公一死,陳國立刻就亂了——他的弟弟公子佗,母國是蔡國,陳桓公一死,蔡國就為公子佗殺了五父和陳桓公的兒子太子免,然後立公子佗為陳國國君,是為陳厲公。

中國的曆史,寫滿了兄弟子侄之間的相殺。這是由制度和血緣決定的。家天下後,基本的傳位邏輯是“父死子繼、兄死弟及”。父死子繼是正統,兄死弟及是補充。

這種繼承制度最初制定時,可能是出于一旦出現沒有兒子可以繼承君位時,便兄弟相及,進而保證政權和血統的延續。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兄死弟及卻變了味。

有的時候,上一代君主并非沒有兒子,但出于傳位傳賢、弟賢于子便傳位于弟的想法,越過了“父死子繼”直接進入“兄死弟及”。比如宋宣公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臨死前把宋國的國君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宋穆公。

有的時侯,上一代君主雖然傳位于子,但他的兒子卻個個是兄友弟恭的主,你推我讓,誰都不肯當家作主,最後讓來讓去,誰也不坐這個位子,或者最後還是弟弟坐了君位;前者比如殷商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後者比如我們在之後将會講到的宋桓公的兩個兒子目夷和和茲甫(茲甫也就是後來的宋襄公)。

曆史被這麼一攪和,就開始分叉。哥哥自己有兒子卻非要把君位傳給弟弟的,兒子可能就會心生不忿,然後出來和叔叔争天下。侄子坐天下,但同為上一代君主之子的叔叔想着自己憑什麼既沒能“父死子繼”,又不能“兄死弟及”的,也可能會出來和侄子争天下。就是正常的父死子繼,碰上弟弟有野心的,也很難安于現狀,鄭國的共叔段便屬于這一種。

而陳國的公子佗(陳厲公),就屬于叔叔殺了侄子,代而自立,用血腥和武力破壞陳桓公已經安排好的“父死子繼”,以期實作實際上的“兄死弟及”。可惜,陳厲公沒有強援,而陳桓公除了太子免外,還另有兒子。是以,陳厲公殺了太子免自立後,陳桓公其中一個兒子——公子躍,就在母舅家的幫助下,六年之後殺回陳國幹掉了叔叔陳厲公。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陳厲公娶的是蔡女,可是他這位夫人卻與蔡桓公通奸,陳厲公呢也多次去蔡國宣淫。這事估計惹惱了蔡桓公,蔡桓公轉而支援同樣蔡出的陳桓公太子免的弟弟公子躍。陳厲公七年,公子躍與他的兩個弟弟公子林、公子杵臼一起,共同說服了蔡桓公,然後蔡桓公便以國有美女為餌,将陳厲公騙至蔡國,然後将陳厲公給殺了,然後立公子躍為陳國國君,是為陳利公。不過這位陳利公短命得很,當年五月就死了,然後他的弟弟公子林即位,是為陳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