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见证人:李厚之先生考古笔记之:万春寺曹洞宗正副派行

作者:子木丶可心

考古笔记:

万春寺曹洞宗正副派行

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白云山下万春寺,创建于唐,相传金州怀让和尚卓锡处。历经宋、元、明、清,多高僧住持。明嘉靖四十年(1581)重修,寺前有万春洞(亦称"白云洞"),洞内外有唐、宋、明人摩崖题咏。并与新罗寺、天圣寺、双溪寺并称安康四大丛林,为一郡名胜之区。

历史见证人:李厚之先生考古笔记之:万春寺曹洞宗正副派行

白云洞

明崇祯末年至清康熙间,有白云禅师、仁者上人等高高僧大德充任方丈,精湛佛理,传戒授徒,盛极一时。康熙十四年(1675),三藩倡乱,兴安州(安康)为吴三桂伪帅王屏藩窃据一州六县凡五年,寺院荒废,复因山洪涨发,佛殿倾圮,山门不振者百有八十余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有北来僧人汝隆者,劝捐募修,起颓兴废,聿然奂新。因锐意求治,振兴宗风,一时皈依者众。至光绪时,成为兴安府僧会司所在。民国初,后起无人,致山门复归寂寞。解放后,寺院废弃,遂成安康县武装部训练民兵场地,并改名白云山为武装山。1978年,安康地区文管会将万春寺明清题名碑碣运回保管,其中大部分为官吏士人唱酬诗篇,并未发现记载万春寺沿革和宗风派别文字,为此耿耿于怀,甚感遗憾!

2014年之夏,友人屈小明多方搜寻,最终在万春寺一废弃密室内,发现一通绘有《万春古寺全图暨曹洞正副派》石碑。碑高1·85米,宽0·70米,圆首浮雕双凤朝阳图案,无立碑年月,不知何时刊刻,唯在碑身左上阴刻万春寺座落位置示意图,图下文字记载寺院四至界畔;碑身右上刻《曹洞正派》派行文字,其文曰:"福慧智自觉,了本圆可悟。舟济普广宗,道庆通玄祖。清净澄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远恒,妙本常坚囤。心朗照幽深,梏明鉴崇祚。衷征善喜祥,殷勤愿济渡。雪山为导师,引汝归径路";右下刻《曹洞副派》:"兴隆传防眼,东周沙界悬。春融鱼龙化,赏生诚果然。拈花频沾脂,寿禄总缠绵。放允登宝地,法雨幸两全。优昙重发现,止观顿钦贤。严宏流印玺,利益更无欢。灵机推聚散,月影焕中天。至业成圣学,韶继一偈诠。九鼎闻思续,极应一灯禅。丽日当空度,万派会于源"。

碑刻万春寺《曹洞正派》与曹洞下嵩山少林寺祖庭派行大同小异。少材寺派行是:"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怡明鉴窑祚。衷正善禧禅,谟悫愿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皈玄路"。据此则知,安康万春寺并非南岳怀让一系临济宗寺院,而是青原行思一系曹洞宗寺院。

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皆是六祖慧能座下高徒,后来怀让一系分为临济宗和沩仰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即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两系分为五宗。以后又从临济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前后合共五宗七派,兴盛一时。

曹洞宗是唐僧人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所创,据说取六祖曹溪慧能及洞山良价之号而名。上承希迁和尚"即事而真"精神,创"五位君臣"之说,复得曹山本寂倡和。有《五位君臣颂》:即"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见面别无真,休更迷头仍从影;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此五位君臣,皆出宗门悟证。即君为体,臣为用。正中来,是体之直指;兼中至,是体用双行;兼中到,是体用俱寂。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良价逝后,本寂住洞山说法,继讲"五位君臣",解释"君是正,臣是偏。臣向君是偏中正,君向臣是正中偏,君臣迫合贤兼带"。故其禅风被誉为"回互细密",在五家禅中,其地位仅次于临济宗。

嵩山少林寺,唐宋时还是十方选贤住持寺院,曾有禅宗临济、沩仰、法眼、云门、曹洞五家僧侣同住和修。将五家统一而尊立曹洞为正宗是福裕禅师。福裕禅师,元初人。曾拜曹洞宗师万松行秀为师,得其衣钵。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大德九年(1305)敕福裕住持少林寺,封为都僧省都总统,总领大元国内佛教寺院。福裕主持少林寺期间,重建蒙古灭金时被战火毁坏殿宇,锐意图治,振兴宗风,创立少林寺曹洞正宗派别,并树立以"福"字为初祖的少林僧氏源流派世。

曹洞宗少林派行石碑的发现,虽不能改写万春寺的历史,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兴安州志》谓万春寺"创于南岳怀让"。怀让是郡人,因此郡中寺院大多为临济宗。至道光初年,双溪寺《新立禅林规约碑》还说"夫建丛席,立清规,肇自马祖、百丈祖"。马祖即怀让禅师入室弟子道一;百丈是马祖门下怀海禅师,是南岳怀让再传弟子,因居洪州百丈山(今江西奉新县)故称百丈祖。可见有清一代,安康佛教是南宗禅怀让一系天下。

历史见证人:李厚之先生考古笔记之:万春寺曹洞宗正副派行

怀让大师

万春寺曹洞宗派别的出现,应在清朝道光中期。寺中残碑上有"乙未(道光十五年)北来僧人汝隆劝捐募修,起颓兴废"文字。此北来僧人汝隆,当是少林寺曹洞宗"汝"字派僧人。释汝隆有恢复万春寺之功,必有振兴万春寺之志,既从曹洞下少林寺祖庭而来,一定怀有光大少林寺曹洞正宗之心。因此效仿福裕撰写曹洞下少林寺源流旅世,而撰写了以"兴"字开头的曹洞宗少林系下万春寺派世。其以"兴"字启首,则寓意陕西兴安府万春寺曹洞宗派,必将兴旺发达,派行源远流长。只可惜时迁势移,万春寺因后起无人,传至民国初,便形消寂,枉自遗留下这通被岁月堙没的《曹洞正副派行碑》,让人摩挲遐想而已。

历史见证人:李厚之先生考古笔记之:万春寺曹洞宗正副派行

曹洞正副派行碑

历史见证人:李厚之先生考古笔记之:万春寺曹洞宗正副派行

曹洞正副派行碑局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