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作者:来一块苦瓜

曹操九岁前后跟随父亲来到京师洛阳,被带进太学时因为年龄不够在幼教院待了一年。在这里有和他不咬弦的袁术经常打架,还有日后投靠他又背叛了他的张邈,以及平日里犯了事形影不离的惩罚教具。一年以后,曹操升入了太学的小学部(东汉朝的学制在上期文章中作过介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下),这时袁绍已经是二年级的学长,并且日后同朝为官的,大多不是同学就是校友。像山阳高平人刘表,从鲁国大学毕业,正在太学的大学部深造;大学一年级的刘璋,就是日后的益州牧,弘农华阴人杨彪,已经在太学毕业,刚被举为议郎……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这群年轻人都是日后活跃在三国舞台的重量级人物,但此一时他们的份量可没有那么重,就是曹操——而后大名鼎鼎的魏王,连他太学里的老师都保护不了。那是在他读书期间,赶上了东汉朝的党锢之祸。党锢之祸这词乍听上去高深的很,其实并没有历史大师们说的那么复杂,就是上流社会那帮人闲的无聊了,想着多搞点权力,于是宦官跟士大夫,跟外戚在那掐脖子打架,都想着要把对方给搞下去。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那党锢之祸是何缘由?

要讲曹操,这个背景是脱不开的,那我们就对党锢之祸作一个大概了解。在东汉朝后期,外戚当中出现了一个牛人,他叫梁冀。梁冀先后立过冲、质、桓三代皇帝,专断朝政有近二十年。当时汉质帝还因为不满他专权,叫了他句"跋扈将军",就被梁冀当即给灌了杯毒酒整死了。后来轮到汉桓帝当皇帝,他吸取了前任失败的教训,借助太监势力(宦官)居然真就把梁冀给扳倒了。可梁冀的倒台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人民就乐哈哈了,相反,正是因为太监发动政变对他有功,汉桓帝就纵容他们在那胡闹。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胡闹,都瞎闹些什么呢?

太监存在身体零件的残缺,因而转嫁到内心往往也很扭曲,做起坏事来不会顾忌太多的道德约束。肆意强征暴敛,搜刮民间财富建造自己的私宅,招揽黑帮流氓来打击各种的不服,当然最主要还是制造款式不一的冤假错案来抨击士人集团。东汉的太监对朝权也表现的极为热衷,他们想要权力那就得跟士大夫们挣饭碗。要抢走他们手中的饭碗,对于太监们来说,可是有着传承已久而又屡试不爽的杀手锏,那就是——进谗言。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在汉桓帝那,这招用起来,那可太爽了,太监们要说谁坏,皇帝就认定那人不怀好心,太监说谁谋反,皇帝就相信那人是个反动分子。就这么的一唱一和,士大夫集团惨遭横祸,太监们则是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怪诞背景下,汉桓帝突然给崩了。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他临死也没有留下一个儿子,不过最后还是把国事托给了他的老丈人。这个老丈就是窦武,窦武是外戚,当权后很快又联合士人对太监集团展开了报复,因为逼得太狠,太监们干脆破罐子破摔,又一次发起政变把窦武,陈番先给剿杀了,之后宦官(太监)阵营里又相继崛起了曹节,十常侍,蹇硕等一众人气太监。这就是党锢之祸前后以来的大致情节,总之,就是 当皇帝的乱用权,当权派的谋私权,当小官的攀高权,党同伐异,风气很不好。诸葛亮《出师表》里“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就吐槽的是这个不好的年代。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曹家的波澜起伏

对于曹操,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这乱糟糟年代里,处于帝都漩涡风暴的中心,他又会经历了那些变故呢!事实上,在曹操进小学的第三年党锢浪潮就跟着席卷进了太学,当时宦官为打压士人策划了一个很大的阴谋,具体是什么这个太费字来解释,人名又多估计你们也不好记。总之到后来包括太学的很多老师也被安上了谋逆罪名,士兵就闯进学校把他们抓起来进行拷打折磨,为首的何颙乃是当世的大儒,小学部的总长,兼任议郎 参议国事。这人是曹操很敬重的学问大家,他就跑上去为何颙叫不平——“先生是个好人”。士兵给了他一脚就直接给轰走了,事后爸爸曹嵩听说了此事,赶忙拽来曹操又给臭骂了一顿,告诫他以后必须夹起尾巴做人。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作为士人集团的一分子,曹嵩参与的行当竟是帮着太监打压缉捕那些受迫害的士大夫。说是职责所在倒也并非妄言,这也许不是曹嵩的本意,但身处政局他又怎么能够置身事外,更何况一个小人物(司隶校尉)是没有资格忤逆高层人所作出的决定。可曹操不解父亲的所作所为,少年时代的他是愣娃一个,书上教给他的学问就是围绕仁义礼智信展开的大道理的外化,那是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的好人标准。并且更让他不解的是即便一向忠心办事的父亲为什么又要被窦武给撵下台,曹嵩丢了官曹操自然也就没资格再待在太学读书。

曹操的少年时代1(党锢风潮)

但没成想很快太监又把窦武给杀了,重新得了势。得势的太监(曹节)不仅给曹嵩封了大鸿胪(九卿之一),还和他认宗结成了拜把兄弟。人生大起大浮有时就像在做梦,曹嵩历经诸多风波已然习得了官场那套潜规则。他有能力,更懂人情,官运自然就扶摇直上,等后来灵帝朝卖官鬻爵发展到明码标价的时候,他更是买了顶太尉的乌纱帽,过了一把当三公的瘾。时值当时可谓炙手可热,就连向来蔑视他们的老街坊袁家,此刻也得要另眼相看了。

由于这期铺垫部分的篇幅稍显庞杂,写到这里我打算将少年曹操分成两期进行展出。五千字的体量算不得特别长,但对于历史领域,很多时候读者愿意看到的只是恣意汪洋中感兴趣的那一簇细流,而静下心感受文章内容的则就少了很多。这是在所难免的,碎片化信息充斥生活的现如今,能够守住本心不被动摇的几乎不亚于准备一场高考了,真的很难。下期文章里我会带给大家少年曹操的诸多往事,有他和袁绍看杂技表演,抢别人新娘,恶搞自家二叔等等许多有意思的场景,我会用最接地气的文字带你探究历史,走近曹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