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而且会像家一样遥远

作者:光明网

辛难年夏天,我在云南写了《藏族母亲》,突然收到王萌先生书记的短信,邀请我和王萌先生一起回伊利参加笔会,我毫不犹豫地说是的。因为我期待与王萌先生一起重温文学故乡,感受他在流放之地林则徐成为民谣歌手的方式。这次此行伊犁,还隐藏着另一种崇敬——想爬山,用一片心瓣向冰心,紧贴着老将李旭格中将的天意,聆听他灵魂的声音。时间过得飞快,在手指之间,老将军已经过去了九年,但我确信他的灵魂仍然在拉纳蒂巡逻,这是他和王蒙先生带着生命到达的地方。

远方,在作家眼中,是诗歌的故乡;夜视星空,我被播种了,徐格将军和王孟先生都是颜兆石,一个上武,一个从文字上来,从北京,用嘴拖回家,已经到了伊利。前者沉入生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故乡,而后者则观看了天山的南北,写下了一个军人的伟大爱与忠诚。向北望着天山,我期待着体验天山慷慨地给予王萌先生和老将军的威严、作风和正直。

天山在早晨,山傣如山,将伊犁城打扮成仙境。抵达伊利的第二天,我们和王萌先生一起参加了他委派的巴彦峪族人民公社第二队。他和维吾尔族老人拥抱着,不寒而栗,互相指指点点,十年没见啊,都维护得很好啊,活成天山仙女。坐下后,王萌先生问邻居们,还活着的人?他和老朋友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我站在一边的羡慕之情,一个汉族作家和维吾尔族村民的心在一起,成为最亲近的,源于兄弟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甚至生活习惯的尊重和爱,但这一切都首先来自语言,必须能够一起谈论。随后,走进旅厅民堂,王萌面前的队长的老照片,更深的是我的感受,他真的和少数民族人一起进了一个家庭。

我第一次读王萌先生的书的时候,我19岁,刚提到是一个军衔干部,而军队的地方恰好是沈从文是公司职员的地方。我们住在一个里,森林深处藏着一支部队。那年夏天,我调到宣传处,星期天进县去参观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花戏》。秋夜读书,居然遇见了王萌先生,读的是《新青年组织部》,手不盖卷,不懂东方的白。后来,我在那个偏远的县城买了王萌先生的《青春万岁》。"来吧,让我编织你,用青春的金线和快乐的波浪线编织你。那条小船上有歌声和笑声,校园里跳舞,绿树成荫,清晨下雪行进,有激烈的辩论,跳跃,温暖的心......"那些经典的句子一直在心中激荡,我经常默默地背诵。躺在那个叫墙边界的地方,我读通了黑夜,天空会破晓,推开窗户看到湘西星如此明亮,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文学星座。于是,我踏上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在玉壶里写下一颗冰心,写下了龙标准王长岭楼上的芙蓉城,写着怀化先生梨树平,当然更多的是写多年的剑铸。第一年,我被调到创作室工作,献身创作三年,写《大国之剑》,全国、军队的三个文学奖在口袋里。

天堂注定要失败。

还有一个像王萌先生这样的人,注定会影响我的人生。在天山脚下,我在等他;

已经是6点30分.m,太阳还挂在天山北麓,拉纳提草原就在前方,龚纳斯河的湍流声隐约可闻。十七年前,我和老首领李豫歌一起来到这里勘察现场。在黑暗中,仿佛看到老将军在山中,驰骋罗泊的英伦姿态。

从拉纳往前看,天山南北,罗泊、孔雀河,仍能看到军人的骨头。1964年10月,第一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李许歌上校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后的第二天乘直升机飞越心脏,将一代中国士兵留在了西部沙漠。作为总法律顾问前技术服务副主任,他继续参加第二次空投核试验,并启动了氢弹试验。那一年,边境局势趋紧,他被任命为新疆军师长,率领一个师,一路向西。他的妻子将在天山,最大的是他的老婆婆,68岁,最小的是士兵的10个月大的女儿。那一年,他的三个女儿,最大的15岁,最小的10岁,和父母一起去北京探险。军队纵队向新疆滚去,颇有一丝"为国灾牺牲"的悲痛。就是这样一支在伊利排成一排的钢铁大队,天山是那么的璀璨,冰峰会那么骄傲的骨头。

随着战争的阴云消散,伊犁古城掠过和平的鸽子。老师带领士兵们深入天山深处,勘察天山路,他也像王萌先生一样,学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1964年,王萌先生不久后前往乌鲁木齐,作为文联蹲点的干部,15岁的伊利和他两岁的妻子也追着丈夫的脚步。

李旭格、王萌,两人都是燕东人,一个干巴巴的"惊艳"的东西,一个写《青春万岁》,一篇吴文,要活着唱一首天山的歌。

晚年,解放兰州的李许革因炮弹病复发而受伤,几乎失聪。我为他写了《原子弹日记》。北戴河海边,一老一小,有一小块黑板对话。像旧唱片上的针刺,最激动人心的音乐等话题仍然在罗布泊,新疆和拉纳蒂回荡。

30多年后,他患上了肺癌,2001年,在切除肺叶后,他沉默了十年。终于,在2012年10月6日9点30分,我站在301医院老将军的病床前,看到他的血压从130下降到零。那一刻,我冲出病房,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

幸运的是,有很长的青春时光;

那天晚上,王萌先生站在天山的余晖中,留下了长长的阴影。看到这里,我觉得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时代并没有真正走得太远。

这里的风景是独一无二的。高瞻远瞩,拉纳蒂草原如浪涌而下,那风旗如画的时代,也来到了我身边。我站起身子迎着花海,摘了一朵黄色的花,一个微笑,草原像波浪一样。一个想法,一个想法,一个想法,马回来了。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以冰雪为心,尘土飞扬;那一刻,我意识到,在老指挥官手下的日子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命运。像王萌先生一样,他的经历和生活是我这一代作家的诗意觉醒。我终于明白了,比文学更重要的,是人生,是人的经历和命运。即使荣誉和屈辱飘飘然,都是作家的储备,在创作中,也不会盈余。

一只想家的鸟飞过头顶,叽叽喳喳,秋草黄,老鹰飞翔......想想新疆,想再次回到伊犁河,像王萌先生,徐格司令员一样,会远如故乡。原来我也有一个文学的故乡。(徐健)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