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作者:德塔文影视观察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旧照美艳,似画中人。6月29日晚,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95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出演过《木兰从军》等40余部电影的她,曾轰动上海滩,与周璇、胡蝶等人齐名。

作为中国影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殿堂级巨星,陈云裳一度在上海滩声名远播。但事实上,她却是一位南国美人。

据悉,陈云裳原名陈民强,1921年生于香港,幼时随父母移居广州,从小就展露出超强的演艺天赋。她拜戏剧大师易剑泉为师,先后学习了国语、昆曲、京剧、粤剧。艺名“陈云裳”,就是师傅借由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而起。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14岁时,她在香港拍摄电影处女作《新青年》一炮而红。此后,先后拍摄了《花开富贵》、《血溅宝山城》、《女罗宾汉》等34部粤语电影,是当时香港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1938年底,陈云裳抵达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主演《木兰从军》一片。她扮演的花木兰,从初为少女时的活泼可爱,到决心替父从军时的正义,直至一身戎装的英俊刚强,表现了古代女英雄性格的各个侧面。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木兰从军》剧照)

该片在当时新落成的沪光大戏院连续三个月爆满,观众如痴如狂,打破了沪上电影放映史的最高票房纪录(《姊妹花》连映60天、《渔光曲》连映84天)。由此,一股“云裳”热在上海滩兴起。陈云裳也获得“孤岛电影皇后”之称,与胡蝶、周璇齐名,被大众评为“民国十大美人”之一。

说起陈云裳,离不开上海滩,而旧时的上海滩,有一样东西不得不提,那就是美女月份牌广告画。陈云裳,是上面数一数二的常客。画中的陈云裳,柳叶眉、樱桃嘴,旗袍、高跟鞋,或坐或立,带着一抹端庄的浅笑,恰如韦庄《菩萨蛮》所形容的那样,“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在陈云裳所有的广告画中,让人印象最深刻、流传最广泛的也许是一张为阴丹士林晴雨布做的月份牌。2012年,《画影流年——上海月份牌珍藏展》曾在宁波帮博物馆开展,陈云裳的这张晴雨牌阴丹士林布月份牌广告也曾在珍藏展中亮相,吸引许多宁波市民的驻足观赏。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虽然演艺事业如火如荼,但是陈云裳没有在影视圈活跃太久。在她22岁那一年,陈云裳嫁给了汤于翰,她对这位享誉国际的宁波籍医学家一见钟情。而嫁给医生,也正是陈云裳少女时代的一个梦想。

在自己的演艺事业巅峰期遇见人生中的另一半,陈云裳选择了激流勇退,从此远离影坛。有关他们才子佳人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关于汤于翰与陈云裳的感情,有诸多故事流传。

据说,当时只要陈云裳在片场拍戏,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汤于翰总是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去片场接陈云裳。电影拍摄现场的工作常常是夜以继日,汤于翰就在片场门口等着接陈云裳,有时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要是片场里面有人出来,他就装着汽车坏了,在埋头修车的样子。片场的人后来都知道他们在谈恋爱,于是都会善意调侃陈云裳:“陈小姐,你那个修汽车的又来了。”

有一次在片场接陈云裳回家的途中,看着疲惫不堪的陈云裳,汤于翰情真意切地说:“你拍电影太辛苦了,我们结婚吧,让我去辛苦,你就不用在外奔波了。”把陈云裳感动得热泪盈眶。

1943年,陈云裳完成了《万世流芳》一片的拍摄后,和汤于翰喜结连理。两人在上海举行了一场轰动上海滩的婚礼。陈云裳随即激流勇退,宣布告别影坛。除了1952年,她曾为香港新华影业公司主演了《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影片外,她不再为其他电影出演角色。

为何会有这种选择?对此,陈云裳曾有言:“一个人不可能所有东西都要的,既要事业,亦要家庭。过了一个阶段便要去另一个阶段;做了人家的老婆,便要扮演好老婆的角色。做任何事都应该这样。”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香魂已远,让我们送上最后的哀思。

思悼|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去世

艺人趋势分析娱乐数据分析新媒体分析

影视数据分析业务内容影视大数据

微信号:ysdsju

QQ:149817396

Weibo:@德塔文数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