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作者:三十七载风云史

说到海派旗袍,不得不提到上海30年代的三大旗袍品牌“朋街”“鸿翔”和“龙凤”。朋街曾被誉为“云裳独擅”。

鸿翔的旗袍曾倍受当时名媛贵妇的青睐,宋氏三姐妹就曾是其老主顾。当时的鸿翔公司曾在上海的百乐门舞厅举办过一次时装表演会,当红明星蝴蝶、阮玲玉等都曾上台助阵。这也是上海和全中国的首次时装表演。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后来,鸿翔的六件精美旗袍被送往美国芝加哥参展,中国服装第一次走进了世博会,并获银质奖。建国以后,邓颖超、王光美、卓琳等,也都曾身着鸿翔公司精心裁剪的旗袍出访海外。

鸿翔老师傅诸宏生,几乎可称为海派旗袍历史的活字典。老先生曾这样介绍道:“一 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制作一个多星期。有大量绣花的旗袍从画样到完工则需要一两个月时间。 整件旗袍五分之四的制作过程全由手工完成。”

风情万种的旗袍成为中国小资女性的最爱,成为大都市街头最动人的流动风景。当年,旗袍的主要面料是阴丹士林布,时尚女子或青年学生在春秋季穿一袭彩色阴丹士林旗袍,到了冬日则在棉袍外罩上一件阴丹士林蓝大褂,再加上长长的围巾,别有一番韵味。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伴着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影星陈云裳成为阴丹士林重要的形象代言人之一,商业繁华地随处可见广告画上陈云裳的娇颜与倩影。

陈云裳1919年(一说1921年)出生于广州(一说香港),原名民强。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小民强9岁时被广州大新公司邀请到游艺场表演,受到观众欢迎,进而得到音乐名家易剑泉的赏识,让她进一步学习了昆曲、京剧、粤剧、唱歌、跳舞、书画等。后来,易剑泉以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境为12岁的陈民强改名为陈云裳。

1935年对于陈云裳来说可谓大吉之年。这一年,香港联华公司的导演独具慧眼,让她成为了电影《新青年》的女主角。票房大卖,她成功了。随即,《花开富贵》《十二金钗》《天下为公》等片约接踵而至,导演也把她视若明珠。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1935年至1938年,陈云裳在香港这短短几年中,拍摄了三十多部粤语片,从此走红影坛。

上海是近代中国电影的中心,陈云裳的大红大紫怎能不吸引海上大导演的视线呢?1938年,导演张善琨在香港第一次见到陈云裳时,便被这个美丽开朗的女子所打动,于是就花心思把陈云裳挖了过来。

当时,新华公司正在拍摄卜万苍执导的《木兰从军》。片中,作为女一号的陈云裳充分展示了非凡的表演才能。

第二年初电影上映之际,新华公司在各大报纸上展开了宣传攻势,广告称影片是一部“当今影坛绝无仅有的悲壮激昂历史古装片”,并以“从南国红到上海”为题刊发了陈云裳的大幅剧照。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电影开映前,新华公司还给每位观众送上一册《开幕特刊》,进行宣传。《木兰从军》在上海连映半年,场场爆满,陈云裳的名字也轰动了上海滩。

1939年至1941年,上海有关文化机构相继发起年度十大影星、影迷心爱的影星等评选活动,陈云裳连续几年名列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影皇后。

正在这一时段,以陈云裳为主角的阴丹士林《快乐小姐》广告画诞生了。画中的陈云裳穿着阴丹士林面料的可身旗袍,神情饱满,仪态大方。

上海滩很快出现了一股“云裳热”,相形之下,云裳时装公司、云裳舞厅、云裳咖啡馆等也是紧随其后热闹一番。明星的商业广告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20世纪40年代末,出演过六十多部影片的明星陈云裳逐渐退出演艺圈,安居香港。

2016年6月29日晚,陈云裳在家中安睡中逝世,享年97岁。

民国的影星多如胡蝶一般娇柔美艳,但陈云裳是不同的,她的美是健美,上得舞台开得飞机,她不是笼中的金丝雀,而是一个充满鲜活力的女子,仿佛拥有万千坚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同一时期的阮玲玉相比,陈云裳又是幸福的。阮玲玉在事业大红大紫的时候,一面承受着前夫的勒索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却终究没能等到唐季珊的维护甚至否认了妻子的清白。这种背叛终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云裳因日本人的构陷被贴上“卖国贼”的便签,从当红影星变成过街老鼠,连上街都成了奢侈。这时,身边依旧有一份真情陪伴,始终有个男人相信她,此人便是陈云裳后来的丈夫汤于翰。

陈云裳:与胡蝶、阮玲玉齐名,22岁为爱息影,与丈夫相守71年

看清一切的她,选择急流勇退,为爱息影。陈云裳1935年入行,1943年退出,早早地在22岁就结束了女明星生涯,与丈夫相守71年。

汤于翰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或许没有如唐季珊一般雄厚的财力,却给了女人最想要,最珍贵的东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