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作者:海峡卫视今日海峡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一湾浅浅的海峡,曾是总理口中“最大的国殇”,曾是诗人笔下“最浓的乡愁”! 在台海阴云密布、两岸隔绝对峙的年代—— 多少高堂明镜悲白发、多少妻子长年守空帏、多少儿女不知父生死、多少异乡客夜夜梦神州。 浅浅海峡、咫尺天涯,承载多少民族伤痛! 1979年,大陆方面首先倡导开启两岸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尽快实施通邮通航,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 大陆方面的呼吁在岛内产生巨大反响,强大的民意压力下,台湾当局于1987年10月宣布开放部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政策。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割不断的骨肉亲情终于融化了阻隔海峡的坚冰,冲开了封闭38年之久的两岸往来之门。 “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总有一些人把握了当下,也开创了新局,他们是历史的推动者、亲历者、见证者。 两岸交流30年之际,我们《今日海峡》特别推出系列报道《两岸30年》,为您讲述那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背景下可歌可泣可感可佩的小人物故事。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台湾艺人凌峰。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红遍两岸的台湾艺人凌峰,是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台湾艺人,他在1985年获得第20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后,突然放弃在岛内的演艺事业,冲破层层关卡,在两岸刚刚开放探亲的第一年就来到大陆拍摄电视节目《八千里路云和月》,向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观众介绍大陆的风土民情。近日,我们的驻台记者重访凌峰,听他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和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心路历程。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凌峰是三岁半时,跟随父母从山东到台湾的。到了台湾之后,他们居住在眷村,父亲在四四兵工厂里做工。“基隆路世贸大厦过来,一直到101大楼后面,都是四四兵工厂。” 从凌峰的住家望出去,当年的兵工厂已经不复存在,但兵工厂南边的眷村——四四南村仍然保留旧貌,长满青苔的堡垒,被树枝环抱的围墙,那里都充满凌峰童年的记忆——

“防空洞 当年担心厦门来飞机 我们就躲在这个防空洞里”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我的母亲和邻居的妈妈们经常聚在一块唱歌,常听到的就是上海的《月圆花好》,每次唱到一首歌时,她们就会一起掉眼泪……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 结果一唱 大伙都哭了 我想大人怎么唱着唱着会哭呢 这首歌有什么好哭”。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年幼的凌峰无法理解大人们唱歌有什么好哭的!直到成年后,他才了解,那样的情愫叫做想家!凌峰说当时大人们每天靠唱歌来缓解思乡的心绪,但当时两岸处于敌对状态,回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我爸爸最后死在台湾 他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家”!

1983年春天,身患癌症末期的凌爸爸在凌峰母亲和妹妹的陪同下,经过东京中转,辗转回过山东老家。当年秋天,凌爸爸因癌症撒手人寰,他说父亲临终时告诉他家都回了,没有任何遗憾。但是对于凌峰而言,那一趟没有陪父亲一同回家却成了毕生难以抹去的遗憾,联想到眷村里的那些整夜以泪洗面盼望着回家,却还不曾回乡的老兵,凌峰读懂了什么是乡愁,他萌生了“我一定要去大陆”的想法,不但要回去,他还要干一件别人不曾干过的事,到大陆拍一部电视系列片,介绍给台湾的民众,以解那份浓浓的乡愁,他说这就是最早萌生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想法的源头。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我们要回老家! 因为爸爸妈妈 每天每月给我们讲的就是家乡的故事,所以这种故事给了我们一种理想,就是我们有一天要回去,我们要重建家园。其实《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个叫做重建家园的民族主义延伸出来的一个名字、一种情怀,叫做家国情怀。”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凌峰与邓丽君

1985年凌峰获得台湾第二十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就在他最红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转行,酝酿到大陆拍摄电视系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当年想要到大陆拍摄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需要大陆方面的批准和支持配合。在1987年,两岸尚未开放,想要与大陆政府方面联系,只有通过第三方渠道。于是,凌峰悄悄赶到日本,借着两岸都参加东京影展的机会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接洽到大陆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事宜。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凌峰说:“那个访问团可以给我打掩护,我偷偷地溜到了大使馆,把我的企划案递给他们。他们说你们要等一等,中央要去研究一下,后来我就在那边等。一个不留神,被新加坡媒体给报出来。”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行动曝光后,时任台当局文化宣传部门负责人的宋楚瑜,出于朋友的角度在第一时间就通知凌峰赶紧回台,以免受到惩罚。虽然凌峰随后立刻返程,但从日本一回到台湾就被软禁,台湾的报纸封杀他的消息,他被勒令不准上电视、不准演出。不过,当年海外的报纸争相报道此事,数月后,台湾当局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允许他出岛。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凌峰说,自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两岸开启交流30年是同年同月生。“刚好就碰到两岸探亲开放,所以我们以探亲的名义 拍摄纪录的名义,开启了《八千里路云和月》”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1987年11月11日,凌峰以探亲名义终于踏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拍《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系列片,并亲自担任主持,他成为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台湾艺人,撞开了两岸封冻近40年的坚冰。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八千里路云和月》不仅将镜头对准大陆的山川雄姿、风土人情,更关注人的命运,以人为载体,记录历史。凌峰每年花一半时间在大陆奔波拍摄,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伊犁,南至云南边境,无论是北京、广州、南京、苏州、桂林、成都、哈尔滨等大城市,还是内蒙古大草原,乃至福建的“寡妇村”等偏远的小乡村,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脚步,至今都未停止。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这些都是我磁带,我的宝贝” 凌峰十分珍视这些珍贵的影像素材,他将所有新旧影片的母带都保存在台北工作室,为了更好地保存,库房里恒温恒湿。凌峰说,库房里的带子已经多到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盒。未来他希望在金门再建一个工作室,这样金门大学与厦门大学都可以方便使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心血。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把《八千里路云和月》里面很多作品,甚至于我们都可以给他们用,用来做教材。甚至于他们在拍摄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给他们当顾问,和年轻的这一代把这个经验能够让他们分享,是我们的理想”。

今年是两岸交流30周年,凌峰说他和侯孝贤导演都自费搭机从大陆赶回台湾参加纪念活动,他在现场的发言也再次说出了他的心声——“我们可以分享中国崛起的荣耀,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凌峰30年的经历是这句词的最好写照。凌峰说他是幸运的,可以用镜头用生命去纪录这30年的历史变迁,两岸好了,中国一定好,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两岸不用再举办纪念活动。

两岸30年丨 凌峰:《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一种家国情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