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蛋雕、石雕、撕纸……长宁走出的非遗技艺,惊艳“四叶草”

作者:文汇网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蛋雕、石雕、撕纸……长宁走出的非遗技艺,惊艳“四叶草”

自首届进博会举办起,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化呈现就一直是“四叶草”一大亮点。今年,进博会新闻中心继续举办“非遗客厅”展示活动,邀请各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打开一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此次进博会,长宁区共有4个项目亮相“非遗客厅”,分别是蛋雕、香事、石雕、撕纸,香事传承人吴清、蛋雕传承人李亚非还亲临在现场与媒体记者进行了互动。

据悉,“非遗客厅”共分为“谈艺”“匠心”“茗香”“霓裳”4个生活空间。今年的“非遗客厅”进一步加大了互动体验项目的比重,11月4日-10日,上海灯彩、面塑、海派旗袍制作技艺、中式男装制作技艺、香囊制作技艺、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坐姿八段锦、朱氏妇科疗法、海派膏方文化、蛋雕、茶艺、香艺等12个非遗项目的20余名传承人在现场开展互动、体验、教学、定制、咨询等活动。

市级非遗撕纸传承人华兴富为“非遗客厅”新创作了海派撕纸作品《双喜盈门》。该作品采用大红洒金宣纸为材料,以中国传统吉祥"双喜为图案造型,采用传统技艺“以手代刀,以撕代剪"制作而成。"双喜"字中由中国传统吉祥动植物,吉祥文字,纹样等图案组成,有牡丹、喜鹊、凤凰、鲤鱼、祥云、石榴丶元宝,钱币等吉祥图案,寓意对新时代国富民强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蛋雕、石雕、撕纸……长宁走出的非遗技艺,惊艳“四叶草”

江南文人传统香事非遗传承人吴清,携炉瓶三事套装、明式爐瓶、明式铜鎏金狮子熏炉亮相“非遗客厅”,也在现场讲解起“香”的门道。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蛋雕、石雕、撕纸……长宁走出的非遗技艺,惊艳“四叶草”

小小一颗蛋,能创造多少可能?通过蛋雕大师李亚非的巧手,可以是不可思议的“蛋中蛋”奇观,也可以是蛋壳上雕出上千线条均匀的“满天星”异景。从事蛋雕艺术20年,李亚非的蛋雕艺术展现了材美、工巧、时宜的文化气韵,并采用了阴雕,阳雕,线雕,影雕、晕染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来表现作品内容。

海派写实石雕以石头为原料,用雕、刻、塑等手法使之成为兼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器物,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传承人陆小华、陆炯父子以砚雕、石壶雕和小型石雕工艺品为主,竹节砚、富贵有余砚、田黄摆件等作品汲取了中国传统工笔绘画的表现手法。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蛋雕、石雕、撕纸……长宁走出的非遗技艺,惊艳“四叶草”

长宁区非遗保护工作起步早,普及面广、工作较为规范。目前,长宁区有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保护名录,其中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上海市非遗名录10项。长宁在全市率先出台《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和非遗保护档案数据库,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非遗文化。

作者:周渊

编辑:朱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