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涪城民生365|小小芦笋托起村民致富梦

作者:涪城融媒

“今年芦笋行情不错,平均每亩卖到1.5万元。”在涪城区丰谷镇水塘村,说起村里的芦笋产业,村党总支书记何金俊一脸喜色,“明年开春,村里的芦笋种植面积还会进一步增加,苗子都育上了。”

涪城民生365|小小芦笋托起村民致富梦

走进水塘村的芦笋基地,一排排芦笋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满眼葱绿。何金俊介绍,芦笋属于草本植物,是多年生蔬菜,一年种植,多年产收,一般可采摘10年至15年,产量逐年递增,年份越长,芦笋的根盘越大,产量也会越高。

王志才是该村芦笋种植大户之一。2019年,他从村里承包10亩土地,春天育苗、夏天移栽,第二年便迎来收获。“现在我每亩年产量在3000斤左右,今年芦笋收益还是比较可以,在16万元左右,预计明年的收成会更好。”王志才高兴地告诉记者。

涪城民生365|小小芦笋托起村民致富梦

为做大做强芦笋产业,水塘村先后引进了四川本色农业开发公司和耀福地蔬菜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合作发展模式,由公司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并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实施订单保底价回收产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完善道路、沟渠等配套设施,目前全村发展芦笋产业400余亩。

涪城民生365|小小芦笋托起村民致富梦

芦笋产业的壮大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发展。“90”后青年周文斌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周文斌在村上流转了18亩土地种植芦笋。“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指导,我们照做就行,今年是初次采收但收成也还可以。”周文斌介绍。

同时,村上的芦笋在采摘时期还能为本村的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天80元至100元,工资日结日清,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芦笋基地就在家门口,几分钟就到,早晚还余了时间种地,养养鸡鸭,照顾家里也方便,在这里我的工作就是翻土、除草、育苗,一个月能有1000多元的工资,真的不错!”看着大棚里一株株芦笋,水塘村村民李秀堂自豪地说。

涪城民生365|小小芦笋托起村民致富梦

目前,按照规划,水塘村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与邻近村社一起,打造“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农业主题公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现在我们正在对玉关路沿线的土地进行整理,搭建大棚、建设排灌设施。预计明年2月底前,玉关路沿线将全部种上芦笋。下一步,我们也将对芦笋进行深加工处理,制作芦笋茶、芦笋饮料等,更好地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何金俊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