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作者:正观历史

朝鲜战争在1953年7月停止,对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来说,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中国可以把全部资源用于国内建设,更不会有生命的牺牲。

不少久经沙场的志愿军将士略微有点遗憾,因为经过三年多的战争洗礼,再加上苏式武器的引进,志愿军已经成长为一支合成化的现代军队,比刚入朝时强大了许多。

第一批入朝的四个军是解放军的战略机动部队,装备和战术素养在全国都是最强的。可就是这样的部队,一个军也只有36门75毫米山炮,24门107和120毫米迫击炮。而美军一个师就有36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8门155毫米榴弹炮,以及71辆坦克。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按照当年国民党军队中美军顾问的看法,解放战争的战术水平顶多与一次大战差不多,在重武器的运用上还不如。因此,美军从上至下没有把中国军队入朝当成很重要的事情。

前几次战役的胜利,依靠的是志愿军灵活多变的战术、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美军的轻敌和不适应。在这一阶段,志愿军几乎完全用轻武器解决战斗,炮兵火力非常薄弱,一场战役消耗的炮弹只有数千发,还不及美军一次战斗的使用量。

转入阵地战阶段后,迂回穿插等战术的作用大打折扣,战争变成了钢铁的比拼。随着苏式装备的引进,志愿军的火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初步具备了与美军抗衡的能力。

眼看停战谈判接近尾声,李承晚却叫嚣着不肯停止战争,甚至想独自北进。除了南韩军队的实力增长较快,使李承晚觉得不靠联合国军,自己也能搏一下外,美国人对李承晚的不重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美方代表联合国军进行停战谈判,南韩方面却连一个代表都没有,完全被排除了谈判之外,李承晚显然不会对这种情况满意。不过他也没办法,吃的用的全是美国人给的,最多表示一下不满,还不敢直接冲着美国人。

这个李承晚不识好歹,再给他点颜色看看是完全应该的。 当夜,彭德怀亲自拟定电文给毛泽东,建议推迟停战签字时间,再歼灭李承晚军一点五万人。

李承晚把2.7万名人民军战俘强制编入南韩军队,破坏了停战谈判。志愿军因而决定教训一下南朝军队,让他们清醒清醒,不要以为自己有本钱来搅局。于是,金城战役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目标正是南韩军守卫的金城地区。

负责主攻的是20兵团,由60军和67军打头阵。7月13日晚,志愿军正式发起进攻,一周内志愿军攻占160多平方公里的敌方阵地,歼敌5.3万人。李承晚从此再也不敢发声,只好听从美方的安排,老老实实地遵守停战协定。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金城战役检验了志愿军后期的综合战斗力,既运用了强大的炮火支援,又充分结合机智灵活的步兵战术,堪称志愿军阵地攻坚战的典范。让美军认识到志愿军已经今非昔比,赶紧停战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火力方面,志愿军的1100门大炮在半小时内发射1900吨炮弹,几乎摧毁了南韩军队所有的表面工事,为步兵进攻扫清了障碍。对比运动战时期,志愿军简直是鸟枪换炮阔了起来,超过前五次战役炮弹投射量的总和。

在金城战役进行的同时,美国人终于实实在在地向中朝做出了停战的承诺,一向吊儿郎当的哈里逊这次严肃极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不要说吹口哨,连满不在乎的二郎腿都不敢跷。

在步兵战术方面,金城战役创造了两项纪录:3500人敌前大潜伏和奇袭白虎团。志愿军并没有因为炮兵部队得到大大加强,而削弱对步兵的要求。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60军为了缩短步兵冲击距离,提前把两个团的兵力潜伏在敌人阵地前的开阔地上,整整一个白天都没有被发现。等支援炮火一向敌纵深转移火力,步兵便可迅速冲入敌阵地,以减少伤亡。

这种潜伏对战士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吃苦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战斗英雄邱少云就是在类似的潜伏过程中,为了不暴露目标,坚忍着被火烧身的痛苦而牺牲的。因为他知道,如果潜伏部队被发现,敌人的炮弹便会铺天盖地而来,造成重大的伤亡。

以往一般都是以营连为单位进行潜伏,60军打破常规,一下子安排了两个团,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敌多个阵地同时发起进攻。60军因此在几个军中打得最好,攻击距离最远。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奇袭白虎团是志愿军最拿手的小分队战斗,13名侦察兵在杨育才的带领下,化装潜入敌军防线的纵深,一举端掉了南韩首都师白虎团的团部,自己一个伤亡也没有。

比起好莱坞电影里的特种部队,杨育才的小分队丝毫不逊色于他们,而且没有任何的支援,完全靠自身过硬的军事素质和灵活头脑,才克服一路上的险阻,来了个漂亮的斩首行动。

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掏掉白虎团团部。

团部被袭击后,白虎团失去指挥不得不撤退,从而使全线动摇,放弃了大片的坚固阵地。南韩军再次上演了战争初期的崩溃局面,拼命逃向后方,唯恐被志愿军追上吃掉。

金城就在67军眼前,郑维山正要拿下目标,司令部下令:全线停火

在作战指挥上,志愿军将领们越来越老练,即使是在硬碰硬的阵地战中,同样能把敌人耍得团团转。兵团司令郑维山趁着敌人被60军的攻势吸引住,全力发起反扑时,突然命令二线67军的两个师向韩军第五师发起攻击。

五天五夜没合眼的郑维山一头就栽倒在作战室的地图上昏睡过去……

由于敌人已经投入了预备队,无力阻止67军的攻势,通往金城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郑维山正准备拿下这个目标时,却传来志司的命令,停战协定已经签署,全线停火。五天五夜没合眼的郑维山一头栽倒在地。

对郑维山这样的职业军人而言,停战确实让人感觉甚是可惜,志愿军越来越强大,可以取得更大战果。但和平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军人们牺牲和奉献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所以志愿军毫不迟疑地执行了停战命令。

这场胜利涤荡了中国百年国耻和民族自卑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