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作者:汗青道历史

1936年10月11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而休整一个月后一部的战士们化身“西路军”面对更残酷的横渡黄河北夺取宁夏之战。西路军堪称红军的中坚力量,曾经在战争中共击毙敌军近3万人,

黄河一带的渡河点由于四处戈壁、地势险要,所以红军并未在此建立根据地。强行横渡黄河的2万余人的西路军渡河遭到长期盘踞于此对地形十分熟悉的国民党军队切断与河东的联系,无奈宁夏战役被迫中止,西路军也只得继续西进试图先解决马家军。

西路军在甘西北却再次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尽管毙俘马家军2万余人,可却长期没有补给和增援部队只能是“慢性死亡”。4个月后西路军无奈以极大的损失兵败而归,不足3000人的余部四散撤退,郑维山便是其中一位。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1940年2月21日从新疆到延安的部分西路军战士

郑维山在战斗中头部遭到流弹重创,可杀敌的他并没有察觉,直至颤颤悠悠地走下祁连山后才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上,而血早已浸透了他的薄棉袄。一位务农回家的老乡及时发现了他,将其带回家救治疗伤保住了性命。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郑维山醒来后并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觉得自己独活下来实属不该,应当与战友们一同魂归故里才对。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遭到马家军残害的西路军战士

在老乡的照顾下,郑维山的身体恢复得很快,老乡劝说着他应该替死去的战友们好好活下去,杀更多的敌人慰藉英魂,郑维山也暗暗发誓要为死去战友复仇,能下床后他便决定离开不再给老乡添麻烦。

出发前老乡给他准备了盘缠和粮食以备路用,可郑维山紧记组织的教育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仅仅带了两天的口粮便踏上了上千公里的东行之路前往延安找组织汇合。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可路途却走了不到十分之一,郑维山没有丝毫畏惧,一路要饭乞讨,辗转流离后终回到延安大部队之中。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郑维山

郑维山刚到延安之时,战士们都对他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把他当作英雄,可只有他自己知道留在祁连山岗上的那些人才是英雄。郑维山没有一丝松懈,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抗日大学学习军事理论和先进的作战指挥技术,组织知道他的经历后也欣然同意。

入学后,郑维山常常挑灯夜读,通宵与同窗模拟战场情况作战,毕业之时他的理论能力已经是同期学员中数一数二的了。在抗日大学学习期间,国共两党选择联合抗日,毕业后郑维山将个人恩怨放在了民族大义之后,选择遵循党组织安排抗击日本侵略者,多次立功受到上级嘉奖。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郑维山(左侧)

郑维山大义的理性压制了复仇怒火十余载,直至三大战役结束后,第一野战军依中央命令解放大西北,行至兰州时,已是63军军长的郑维山再次与马家军相遇。在彭老总的指挥下,郑维山的63军联合65军协同攻打兰州城东。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郑维山(在抗大学习期间)

63军直面的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窦家山,郑维山不敢有丝毫轻敌的想法。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想起在河西走廊牺牲的战友们,郑维山还是恨不得全歼马家军。

战争刚刚打响,郑维山立即下令炮兵团火力全开展开进攻,一万多发炮弹雨点般地落在马家军的暗堡上,打得他们抱头鼠窜。经过数小时的作战马家军再也没有反抗之力,63军的军旗也插到了敌人的高地之上。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解放军战士炮轰敌人阵地

据不完全统计,兰州战役中第一野战军七个日夜损耗9500余人歼灭27000多的马家军。

兰州战役清晰明朗之时,郑维山独自一人站到攻下的山头痴痴地望向祁连山方向,无言的旷野仿佛总能传来曾经共同奋战的战友声音。郑维山这个流血受伤不曾流泪的硬汉掩面痛哭,摘下军帽跪在地上跪拜三次,迟迟爬不起来。

郑维山打光万发炮弹炮轰马家军复仇,战后向祁连山跪拜,泣不成声

▲解放兰州

建国后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郑维山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又分别担任北京和兰州军区的司令员。千禧年5月,郑维山与世长辞,遗嘱并无多言,仅希望将骨灰祁连山和河西走廊,方便他能找到“老战友”们。

西路军战士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绝不退缩坚决同敌人作战的决心彰显了我军精神和力量,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会永远高昂头颅。英魂终归故里,铭记于后代之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