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作者:普济
题记:麻婆豆腐的缘起,很有几个版本,故事主题要素基本一样。清朝同治年间,成都城北万福桥的陈兴盛饭铺,老板娘陈麻婆发明的家常菜,本人也藉此成名,所以叫陈麻婆豆腐。还都有重点说明,老板娘害过天花病,脸上有麻子,才叫她麻婆的。本文就以这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根据历史资料,挖掘分享这道菜的历史原貌,感受美食的神奇魅力,一道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豆腐,都能做到全世界扬名立万。假如淮南王刘安天上有知,一定会跟发明豆腐时一样高兴,2000年的功夫没白费,终于冲到了豆腐巅峰。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陈麻婆豆腐怎么来的,民间有很多说法,这里分享三个不同版本。

——新婚大礼进行中途被退回的新娘。

过去结婚不像如今,都生米煮成剩饭了,才举行婚礼。那时俩新人婚前,面都没见过,婚礼时掀开红盖头才是第一次见面。陈麻婆就坏在这一瞬间,新郎官掀开一看,俊俏的小娘子脸上有点点麻坑,立马退货。

这是在当地坊间流传比较多的版本。说陈麻婆出嫁前,娘家温姓,本姑娘芳名温巧巧,长得是如花似玉。父亲是教书先生,算是书香之家。邻家同龄小伙陈富贵,与温巧巧青梅竹马,为了娶到她,立志读书成才,以求配得上温姑娘。没承想命运不济,几次赶考均名落孙山,眼瞅着心上人儿披上嫁衣而去。陈富贵本来已心死如灰,也是老天眷念,温巧巧没做成新娘子,红盖头掀开即遭退婚。陈富贵随即展开攻势,想着法得到了温巧巧。于是有了后面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好人终得好报的陈麻婆。

陈富贵勤劳能干,小两口在成都城北关的万福桥开个小饭铺,叫陈兴盛饭铺。这是个通衢路口,饭铺门前成了来回苦力们歇脚的地方,小店就有得生意做。店后是家油坊,挨着饭铺有一家卖豆腐,一家卖牛肉的小店。于是有了故事的缘起。

川贵一带地无三尺平,货物运输除了马驮骡拉,短途都是肩挑背扛。油坊的油就是肩挑俩油篓,结伙运走。这些挑夫在当地叫做“棒棒”,他们的辛苦自不必说,挣钱不多,还不得回家吃饭,只能歇脚时“打尖”,胡乱整饱肚子。温姑娘当自家人待他们,每顿都是精心烹制,把他们拿来的豆腐和油,掺点牛肉末,做出香喷喷的美味。也是老天有眼,这道简单的豆腐菜名声传了出去,引得城里人都来吃。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书里记载的陈麻婆。

2013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书名《百年川菜传奇》,全书150个川菜历史故事里面,有麻婆豆腐。说的是1862年,青年陈春富和温巧巧俩口,来到成都城北万福桥边开个小饭铺。故事情节都差不多,但对陈麻婆称呼似有正解。按过去习俗,称呼女人皆以夫姓冠头,温巧巧只能在未出嫁时使用,嫁了人就没了名字,规矩的叫陈温氏,口语就是陈娘子,老了叫陈婆。因为陈春富是麻子,众人才叫她陈麻婆,意思是陈麻子的老婆。以此证明,陈麻婆本人不是麻子。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都知道陈麻婆豆腐名气很大,大在哪里?也分享三个故事。

——正经的穷人菜,堂而皇之走上富贵人的大席面。

这道美食最早出名,是那些挑油的棒棒们传出去的,菜名也是他们顺口叫的,朴实到底。于是城里就有人出来品尝。第一个是位官家贵妇,慕名出城吃了一次。没想到大出意外,竟然非常美味,口感为之一新,比起山珍海味一点也不逊色。回去就在自己圈子说起,很快来吃的城里人多了,络绎不绝到门庭若市。陈麻婆干脆把小店正名,竖起“陈麻婆豆腐店”的牌子。她人又热情大方,心想这简单的菜也没什么保密的,就被城里人学了去。于是,城里豪华大席面多了一道菜。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荣誉加身,是真的“草鸡变成了金凤凰”。

美食是我国传统的核心文化,让人感觉我们一生都是为了吃吃吃。所以,对于美食,真正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不论食材的便宜贵贱,只要做得大家都爱吃,就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譬如麻婆豆腐,一个乡下女人用普通的豆腐,家常的烹饪,做的好吃,一样的上了富人们的豪华大宴,入列上等美食。相传有个叫冯家吉的诗人,写的一首《成都竹枝词》比较传神:

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麻婆豆腐尽管历史不长,只有157年,因其美味,名气大的不得了。1909年,清末学者傅崇矩写了一本叫《成都通览》的书。书中把麻婆豆腐和陈麻婆豆腐店,与成都城的赖汤圆、包席馆、正兴园等23家顶级饭店并列,为

成都之著名食品店

——全世界的麻婆豆腐都一个发音。

作为世界三大菜(中国、法国、土耳其),中国菜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对外发布,麻婆豆腐荣列川菜十大名菜。此时,麻婆豆腐早已走出国门,落地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这道菜走出国门再也正常不过,歪果仁们来吃了多少遍,经过反复验证的难忘美食,去他们那等于送美食上门,当然热烈欢迎。可是菜名翻译出了问题,英语没法准确翻译“麻婆”一词。还是他们简单利亮,干脆原封不动,跟我们翻译他们的“三克油,弄个马骑”一样,他们也来个“Mapo Tofu”,和汉语发音一样,只是没有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但是听起来蛮舒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陈麻婆的做法。

做麻婆豆腐的豆腐叫水豆腐。四川豆腐属于典型的南方豆腐,特色是嫩,歇后语“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水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也打不得”,都是形容豆腐的嫩。不像北方豆腐,可以秤钩勾着称重,硬实。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麻婆豆腐出名算是机缘巧合,说三个因由:

●当时的百姓生活水平不高,做菜舍不得放多少油。可是麻婆确是放油很多,那些挑油的棒棒们,空油篓随便沥沥就是一碗,正常够一家人十天半月做菜用,他们就一顿用了。而且还是菜油,做川菜最香的油。这个不经意的多油做菜法,后来成了川菜一大特色,至今还是,譬如网红王刚的“宽油”大法。

●牛肉虽少,却提升了豆腐的档次。单单豆腐,怎么弄也成不了大气候。牛肉的加入,就不一样了,素菜成了荤菜。

●陈麻婆的善良赋予了这道菜灵性。她的善良也体现在加牛肉,实心诚意的做来,就像家庭母亲做的饭,再怎么简单,也好吃的很。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她的做法很朴实,炒锅烧热菜油,炸香红辣椒末,放牛肉末炒到焦香,加水煮煮后放入豆豉和豆腐,焖到收汁出锅装盆,放蒜苗,撒花椒面成菜。

——现在改良版做法。

主材料豆腐不变,牛肉猪肉都可以,菜油换成花生油,多了豆瓣酱和葱姜香菜等调味料,水也换成高汤。烹饪顺序是:先热锅冷油炒牛肉末,炒到焦香加豆瓣酱,再出香加豆豉、辣椒面和姜米,然后加高汤,放入豆腐大火煮,再加酱油和盐调色调咸淡。然后勾芡,盛盆,撒花椒粉和葱花成菜。

麻婆豆腐:英语也念Mapo Tofu,其实成都万福桥陈麻婆并不是麻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陈麻婆豆腐的名气陈麻婆豆腐的做法

——现代版麻婆豆腐烹饪注意事项。

由于材料和口味的百多年变化,如今的麻婆豆腐要做出当初的口味,起码要接近原来的味道,要在三个细节上把握好就行:

●豆腐。如今很多都是工业豆腐,传统豆腐越来越少。不是说工业豆腐不好,而是它实在没有了豆腐味,做不出正常豆腐菜的风味。所以,做这道菜必须的要用传统豆腐,南豆腐。有饭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自己磨豆腐,值得点赞。

●用油。主要的是川菜传统的宽油做法,如今已经不适应了。不是不好吃,而是不健康。尽管这道菜要求使用花生油,但在很多饭店不容易做到,用的是最便宜的调和油,更不健康。

●牛肉。一定要用不打水打胶的健康牛的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