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毅轩:地方政府也应该愿意降低地价

作者:王振英自己的地方
袁毅轩:地方政府也应该愿意降低地价

温/袁一轩

土地价格是不可分割的。土地市场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市场的活动是房地产市场的折射。

研究院9月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40个大中城市土地市场整体供需环比上升,住宅用地成交量翻了一番,土地流转总额也逐月增加。

土地市场走出冷淡了吗?

中指研究所引用了广州和长春的两个例子。9月18日,广州以超过114亿元人民币的起价挂牌9个地块上市,9月19日,广州又售出3套房源(其中2套是流媒体)。连续两天已经转让土地,比较集中。

长春上周出售了117亿美元的土地,是一周内二线城市的最高纪录。其中,仅在9月16日,一次性售出的14个包裹(必须合在一起)就达90.9亿美元。这张图片更像是向万达集团(北影资本)的定向转移,没有可比性。

然而,这种每周一周监测土地交易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土地市场的趋势。它有很大的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一个城市的一次性土地集中,或市中心的大片土地,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动土地周转。现有数据并不能证明土地市场的反弹,甚至没有显示出变暖的趋势。

土地交易不仅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也关系到住房企业征地的意愿。8月份土地交易量的下降与土地供应不足有很大关系。但房企不想拿地,你推出更多的土地,那就没用了。所以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真正显示土地市场繁荣的是溢价率和流的数量。据中原房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截至19日,自9月以来,交易价格超过10亿块地块的52例,其中22宗是底价交易,只有20个地块的溢价率超过10%。这笔交易的情况显然很轻。

前面提到的两个城市,长春90.9亿元的土地几乎是定向转让,所以底价交易是毋庸置疑的;

土地市场的短期波动并不能证实或伪证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目前,从销售市场反馈来看,没有证据表明房地产市场已经反弹。降价促销,也在价格促销;多位房企业内从业者表示,完成业绩的压力非常大,金九银十不料,但希望未来两个月的去噪率能有所提高。

我早就呼吁房企勇于降价降价、降价、降价,但大多数房企还是犹豫不决。不敢观望。现在看来,市场情况已经比较明朗,应该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高负债率,转让股权对公司要约;

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项目几乎没有利润。一开始,拿地时是拍卖报价(地价达到政府部门的期望),到卖出就是限价;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适当降低土地转让价格。原因有二:一是土地卖得不好,地方财政(政府基金)收入对当年的投资也会有一定影响,降价会增加成交的机会;

有两个前提,第一个是地方政府应该愿意。土地市场萧条,不愿意有路,或者不得不跌倒,就会有企业愿意报价。所谓降价,就是降价,底价。同时,降低期望。

其次,住房企业有购买土地的意愿。房地产市场走势不容乐观,营商环境不高,房企不投资土地会高。相反,如果繁荣回升,销售转好,即使你的起拍价很低,如果十几家房企来抢,你很快就会把溢价率提高到30%以上的高位。

既然土地价格最终在市场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地方政府降低土地出让起步价、底价,又有什么作用呢?一些。更不用说降价可以促进交易,土地出卖的概率大大降低,而政府要表现出诚意,激活市场,或许一次性转让土地会减少积分收入,但整个市场向上,受益的政府(收入)包括主要当事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