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食名片——长武锅盔

作者:长武融媒

在广袤的鹑觚原上种植着小麦、玉米、高粱、荞麦等粮食作物。人们利用这些主食满足了温饱之后,又在制作手法上又变化出许多花样,让平凡的生活变得幸福美好!

“陕西十大怪,锅盔像锅盖”。说的就是长武锅盔。它是我们最喜爱的主食。但是,一听这名字就跟军事文化有关。

俯瞰长武大地,县城以北的浅水原,是李世民大破西秦霸王薛举父子的古战场。县城以东的黑水古渡及阴灵关是唐代“靖难军”防御西北地区入侵的险关要隘。县城以西的古长武城是唐代“神策军”设防的八镇之一。这里因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千多场战事。

美食名片——长武锅盔

舌尖上的

美食

美食名片——长武锅盔

因为锅盔耐储藏、口感好、携带方便,而且在危急时刻又可以抵挡飞来的冷箭,所以在许多战争中,将士们都会随身携带一鏊锅盔面对残酷而悲壮的战争。这样,制作锅盔馍便成为长武人的一门手艺,世代相传。

在岁月的更迭中,锅盔渐渐演变成了长武民间的一种主食,而且还跟我们的礼仪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王大妈家的女儿这个月就要临产了,按照旧俗她要在本月的初三带上一鏊锅盔和婴儿裹肚去看望女儿。初三早上天不亮,王大妈就起床准备了。她先舀了几大勺小麦面粉,在里面加入适量的酵面、碱水、温水(北水沟的山泉水),搅拌均匀后揉成一个大面团。要做好锅盔,首先要看你的力量够不够、技术好不好。于是,她叫来了老伴完成压面的这道工序。只见王大爷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一头固定在墙上的长压杆下。为了增加力量,他的右腿搭在了伸出了案板的压杆上,与右手相互协作,将面团反复按压,一会儿又换成左腿,直到面被压得软硬适中。这时,王大妈把擀成圆形的面饼放进平底浅锅内用麦草火慢慢烧烙。经过几次翻动,面饼的正反两面慢慢变得微黄。一股麦香从锅里飘了出来,仿佛苍茫的黄土高原上刮来了一股江南水乡的风,沁人心脾、令人沉醉。王大妈把烙好的锅盔放在干净的麦草上晾凉。

上午十一点,她来到女儿家后,将锅盔扣在了亲家的锅盖上,用拳击破。然后,站在女儿房间的窗外将裹肚抛进去。进屋后又将裹肚压在土炕的席子底下。这种习俗称之为“打锅”,希望女儿平安顺利地生下孩子。女儿分娩后的第三天,王大妈和家人带上鸡蛋、红糖、挂面、锅盔等礼品又来到女儿家,这个风俗又叫“下奶”(催乳)。望着刚出生的孩子,两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长武锅盔既不同于以厚为名的武功西府锅盔,也不同于里面加了油和五香粉的乾州锅盔,它直径尺五,厚约八分。看起来普通,但吃到嘴里却满是惊喜。口感柔韧筋道,回味余韵绵长。如果将烙到九分熟的锅盔煮进羊肉汤、水豆腐里,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仿佛所有的醇厚鲜香都在齿间尽情绽放!

如今,锅盔是长武人民外出走亲访友必带的礼品。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朋友通过这种大而质朴的食物感受到长武人民的勤劳善良,感知到这方土地的历史厚重。这张耀眼的美食名片让人们来到长武便觉得亲切温暖,如同回家!

美食名片--长武锅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