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作者:金牌經紀人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從年初的《跨過鴨綠江》到#yyds#《覺醒年代》,主旋律大劇在今年收視與口碑雙面開花。《跨過鴨綠江》創央視收視記錄,豆瓣評分8.8分,央一黃金檔剛剛收官的《中流擊水》,連續兩周位列同時段收視首位。主旋律大劇不斷獲得市場的認可,尤其是年輕觀衆的喜愛,似乎國産劇“回到了”那個内容為王的時代,對片方和演員來說,好作品是唯一基準。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連續參演了《跨過鴨綠江》和《中流擊水》兩部由總台出品的重大曆史題材作品,演員奚望對戰争年代革命女性的視角非常熟悉,而戲外,她是個養着一隻貓,“想演殺手角色”的90後女演員。偶爾你可以從她身上看到許多“老演員”的影子,等待角色,愛惜劇本,不輕言辛苦,一步一個腳印,豐滿她名為“演員”的職業生涯。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三段“純真”靈魂,用心體會革命溫度

奚望在《特赦1959》和《跨過鴨綠江》中兩次飾演戰地醫護人員,而在《中流擊水》中首次飾演了有原型的角色楊開慧。談起三個角色的差別,奚望興緻勃勃地說“她們三個完全不一樣”。《特赦1959》中她是照顧戰犯的護士梁冬芳,用她的話說,“那是灰色中的一抹陽光”,是以表演時,奚望常常挂着一抹招牌式的微笑,展現角色的單純和溫暖,她也憑借這個角色提名第26屆華鼎獎中國近現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并獲得全國觀衆最喜愛電視演員獎。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而《跨過鴨綠江》中,她是直面生死的戰地醫生金俊瓯,那是一個極其冷峻的女軍醫角色,這次演繹她“盡量直給,說話也很簡練,不常笑,也很少有情緒波動”。

有趣的是,這兩個角色同是戰地醫護人員,在“醫生和軍人,病人和敵人”的拉扯中,奚望體會到了對這份職業的“敬畏”。“她們是軍人,軍人服從指令,對抗敵人;但她們又是醫生,救人是她們的天職。”《跨過鴨綠江》中金俊瓯有一句台詞“中國人民志願軍不殺戰俘”,奚望印象深刻,“她不會允許一個投降了沒有被處決的戰俘,在自己眼前被殺,那是她對自己職業的信仰。”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中流擊水》中的楊開慧角色挑戰更大,這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革命烈士,同樣是一個極具母性的角色。為了把握角色,她讀了大量現存的楊開慧生平記事,以及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書信,“我要吻你一百遍”這樣濃烈的愛,讓她震撼。“她其實是一位特别有思想的新浪潮女性,她沒有想過會嫁人,隻是恰好遇到了她愛的男人,擁有了理想的愛情。這其實和今天很多女孩子的想法是一樣的”。

“愛”成為了奚望诠釋楊開慧的核心。劇中無數次擡頭、凝望,支援毛澤東的革命理想時笑着落淚,漫長的等待後見到丈夫時欣喜地撲到懷中,給毛澤東寫信“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時,不自覺地潸然淚下,“她的眼睛裡是有星星的。透過眼神,你可以看到她的愛,她的崇拜,她與毛澤東是心意相通的知己。隻要能把握這份愛意,她的一切行為就都能順理成章地演出來”。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都說演員演完一部戲,那個角色就有一部分留在了演員身體裡,演繹了這麼多“敢愛敢恨,勇于追求”的女性,這些勇氣和堅強也留在了奚望身上。“那些命運多舛的女子,從來沒有自暴自棄,她們都堅強地生活着。這讓我覺得我已經很幸福了,如果我還有不滿足的地方,我不會抱怨,我就再努力一點”。演了這麼多年代劇,雖然無法親曆那些歲月,但她是一個“有情懷的人”,身為演員的共情力讓她體會到戰争年代的不易。“能夠有幸演繹這些故事,讓今天的年輕人們知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我作為一名青年演員的責任感”。

唯有“認真”,才見專業

出生在演員家庭,奚望從小就接觸這個行業,“16歲以前,完全沒有想過要去當演員。”因為工作,母親茹萍陪在自己身邊的時間較少,兒時的奚望并不讨厭演員職業,隻是覺得這是一份讓人經常“不着家”的工作。直到16歲那年,“我要感謝已故的謝園老師”,她說。在那年媽媽的生日聚會上,謝園向朋友們神采飛揚地講述自己當時正在排的戲。“我第一次領略到聲情并茂是什麼意思。原來一個人講故事可以這麼有趣,這麼生動,原來一個人的性格魅力,真的可以讓人熱血沸騰。那是我第一次對演員這個職業産生向往。”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或許是因為這個開端,作為演員的奚望,從來沒有把目光放在除了“演戲”之外的地方。她的生活“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演戲”。為了演戲,她曾在40度高溫的沙漠、海拔4800米的高原騎馬,也曾在零下30度的雪地中身着一條紅裙跳舞。在拍攝新劇《唐朝詭事錄》時,零下5度的橫店,她連續淋了六、七天的雨。“每一天身上從裡到外,就沒有幹過。”其中拍攝一場角色遭遇變故、崩潰大哭的戲,拍到最後,奚望說“我知道我其實從角色身上跳出來了。我感受了橫店冰冷的雨打在我臉上,我知道那一刻的崩潰不是角色的崩潰,而是奚望的崩潰”。即使這麼苦,奚望依舊稱《唐朝詭事錄》是她拍得最開心的戲,她告訴自己“因為我熱愛這份職業,什麼苦我都可以克服”。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奚望對人物的诠釋往往很自然,不會有太多誇張的表情。但一碰到情感爆發的戲,感染力又極強,仿佛進入到人物心裡。對奚望來說,了解角色最好的方法就是鑽研劇本。“劇本賦予一個角色靈魂”。她非常尊重導演和編劇,也不太喜歡去改劇本和台詞,因為“我隻能站在我的角度了解,但他們是站在整個劇作,更加宏觀的角度去看問題,我的所有二度創作都是以尊重劇本為前提的,演員就是在劇本的基礎上,去豐富角色的多面性、可能性的。”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去貼近、觀察角色的職業與生活。就算無法直接體驗,奚望也會通過與親曆者對話,來加深對角色的了解。在自己的第一部現代都市劇《第五立面》中,奚望飾演了一位職業女建築師汪希,在設計院拍攝時,她經常觀察真實建築師們的生活。“很少有人是準時下班的,他們隻有完成了一個項目,才能休息,否決永遠都在修改中。而且女性在建築師行業裡非常少,她要感受太多的孤獨,成為一名建築師的周期也非常長,是以職業女性在我看來非常不容易”。不同時代的戲演得多了,她也會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比如“演年代戲,氛圍特别重要,因為以前的人都很爽朗直接,不太會拐彎抹角,而現代戲比如職場競争,處理人際關系時就會有一些有趣的小橋段。而古裝戲,禮儀很重要。”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你能從各個地方體會到奚望作為演員的專業,因為一切投入在她看來,都是演員該做的。包括準時、背台詞、所謂的“吃苦”等,“我不覺得這是一件值得被誇敬業的事,這隻能說明你是一位合格的工作者,離優秀演員還有距離。要說辛苦,從業人員要辛苦的多”。

“真愛”不設限,職業生涯剛剛開始

說起對未來的規劃,奚望說得最多的就是,“不想設限,能一直有戲拍就好”。

她坦言演員是一個注定要“被選擇”的職業,她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機會,嘗試不同的角色,讓更多的人看到我這位演員,演每一個角色都盡力做到最好,在下一次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抓住它。”

在《跨過鴨綠江》和《中流擊水》兩部重大革命曆史劇中,觀衆關注的可能是衆多男性角色,對于被視為“綠葉”女性角色,奚望認為,“每個角色在每部戲裡的職能不同”,戰争中女性也承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夠參與這樣的題材已經非常榮幸。同時,她也認同一部戲中必須要有“綠葉”,才會讓戲劇更加豐滿。像她飾演的楊開慧展現了偉人溫情、生活中的不同側面,而金俊瓯則在宏大壯烈的戰場之外,展現了當時軍民情誼、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提起市場對女演員,特别是30+女演員的苛刻,在奚望看來,市場環境已經好了許多,不光是女演員,30+的女性也被越來越多地關注到,年齡可能更有利于她了解人物,是以她沒有太多焦慮。“我要演一輩子戲,我永遠不會改行,不到我再也記不住台詞的那一刻,我不會停止這份事業。是以三十歲對我來說,隻是演員職業的開始。”

專訪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員這杯茶

演了十年戲,嘗試過很多類型的角色,她們陽光、爽朗、善良,這次在《唐朝詭事錄》中,奚望演了一個有些潑辣的女孩,而迄今為止與她本人最像的角色,是《第五立面》中的汪希——“特别巧,和我的名字剛好是反過來的。汪希是一個倔強、直接、不服輸,會通過工作得到許多能量的人”,奚望也是如此。未來可以的話,她也想嘗試演一個“純粹的反派”,比如真的“以殺人為樂的殺手”。世界上不會隻有一帆風順,光明、無私的好人,也會有陰暗的一面,“一些不完美的角色,如果能有一定教育意義,讓人們看了之後知道那樣是不好的,那就值了” 。

與奚望對話,你不會覺得她是“明星”,卻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名踏實的演員。她自己也是這麼定義的,“當觀衆看到我時,可能他并不知道我是誰,但會喊出我飾演過的角色的名字,作為一名演員,那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鹿晗

吳亦凡

張藝興

朱一龍

吳磊

秦昊

何冰

張萌

黃曉明

sunnee

陳潔

秦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