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作者:金牌经纪人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从年初的《跨过鸭绿江》到#yyds#《觉醒年代》,主旋律大剧在今年收视与口碑双面开花。《跨过鸭绿江》创央视收视记录,豆瓣评分8.8分,央一黄金档刚刚收官的《中流击水》,连续两周位列同时段收视首位。主旋律大剧不断获得市场的认可,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似乎国产剧“回到了”那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对片方和演员来说,好作品是唯一基准。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连续参演了《跨过鸭绿江》和《中流击水》两部由总台出品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演员奚望对战争年代革命女性的视角非常熟悉,而戏外,她是个养着一只猫,“想演杀手角色”的90后女演员。偶尔你可以从她身上看到许多“老演员”的影子,等待角色,爱惜剧本,不轻言辛苦,一步一个脚印,丰满她名为“演员”的职业生涯。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三段“纯真”灵魂,用心体会革命温度

奚望在《特赦1959》和《跨过鸭绿江》中两次饰演战地医护人员,而在《中流击水》中首次饰演了有原型的角色杨开慧。谈起三个角色的区别,奚望兴致勃勃地说“她们三个完全不一样”。《特赦1959》中她是照顾战犯的护士梁冬芳,用她的话说,“那是灰色中的一抹阳光”,所以表演时,奚望常常挂着一抹招牌式的微笑,展现角色的单纯和温暖,她也凭借这个角色提名第26届华鼎奖中国近现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并获得全国观众最喜爱电视演员奖。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而《跨过鸭绿江》中,她是直面生死的战地医生金俊瓯,那是一个极其冷峻的女军医角色,这次演绎她“尽量直给,说话也很简练,不常笑,也很少有情绪波动”。

有趣的是,这两个角色同是战地医护人员,在“医生和军人,病人和敌人”的拉扯中,奚望体会到了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她们是军人,军人服从命令,对抗敌人;但她们又是医生,救人是她们的天职。”《跨过鸭绿江》中金俊瓯有一句台词“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杀战俘”,奚望印象深刻,“她不会允许一个投降了没有被处决的战俘,在自己眼前被杀,那是她对自己职业的信仰。”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中流击水》中的杨开慧角色挑战更大,这是一位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同样是一个极具母性的角色。为了把握角色,她读了大量现存的杨开慧生平记事,以及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书信,“我要吻你一百遍”这样浓烈的爱,让她震撼。“她其实是一位特别有思想的新浪潮女性,她没有想过会嫁人,只是恰好遇到了她爱的男人,拥有了理想的爱情。这其实和今天很多女孩子的想法是一样的”。

“爱”成为了奚望诠释杨开慧的核心。剧中无数次抬头、凝望,支持毛泽东的革命理想时笑着落泪,漫长的等待后见到丈夫时欣喜地扑到怀中,给毛泽东写信“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时,不自觉地潸然泪下,“她的眼睛里是有星星的。透过眼神,你可以看到她的爱,她的崇拜,她与毛泽东是心意相通的知己。只要能把握这份爱意,她的一切行为就都能顺理成章地演出来”。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都说演员演完一部戏,那个角色就有一部分留在了演员身体里,演绎了这么多“敢爱敢恨,勇于追求”的女性,这些勇气和坚强也留在了奚望身上。“那些命运多舛的女子,从来没有自暴自弃,她们都坚强地生活着。这让我觉得我已经很幸福了,如果我还有不满足的地方,我不会抱怨,我就再努力一点”。演了这么多年代剧,虽然无法亲历那些岁月,但她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身为演员的共情力让她体会到战争年代的不易。“能够有幸演绎这些故事,让今天的年轻人们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我作为一名青年演员的责任感”。

唯有“认真”,才见专业

出生在演员家庭,奚望从小就接触这个行业,“16岁以前,完全没有想过要去当演员。”因为工作,母亲茹萍陪在自己身边的时间较少,儿时的奚望并不讨厌演员职业,只是觉得这是一份让人经常“不着家”的工作。直到16岁那年,“我要感谢已故的谢园老师”,她说。在那年妈妈的生日聚会上,谢园向朋友们神采飞扬地讲述自己当时正在排的戏。“我第一次领略到声情并茂是什么意思。原来一个人讲故事可以这么有趣,这么生动,原来一个人的性格魅力,真的可以让人热血沸腾。那是我第一次对演员这个职业产生向往。”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或许是因为这个开端,作为演员的奚望,从来没有把目光放在除了“演戏”之外的地方。她的生活“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演戏”。为了演戏,她曾在40度高温的沙漠、海拔4800米的高原骑马,也曾在零下30度的雪地中身着一条红裙跳舞。在拍摄新剧《唐朝诡事录》时,零下5度的横店,她连续淋了六、七天的雨。“每一天身上从里到外,就没有干过。”其中拍摄一场角色遭遇变故、崩溃大哭的戏,拍到最后,奚望说“我知道我其实从角色身上跳出来了。我感受了横店冰冷的雨打在我脸上,我知道那一刻的崩溃不是角色的崩溃,而是奚望的崩溃”。即使这么苦,奚望依旧称《唐朝诡事录》是她拍得最开心的戏,她告诉自己“因为我热爱这份职业,什么苦我都可以克服”。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奚望对人物的诠释往往很自然,不会有太多夸张的表情。但一碰到情感爆发的戏,感染力又极强,仿佛进入到人物心里。对奚望来说,理解角色最好的方法就是钻研剧本。“剧本赋予一个角色灵魂”。她非常尊重导演和编剧,也不太喜欢去改剧本和台词,因为“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理解,但他们是站在整个剧作,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我的所有二度创作都是以尊重剧本为前提的,演员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去丰富角色的多面性、可能性的。”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去贴近、观察角色的职业与生活。就算无法直接体验,奚望也会通过与亲历者对话,来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在自己的第一部现代都市剧《第五立面》中,奚望饰演了一位职业女建筑师汪希,在设计院拍摄时,她经常观察真实建筑师们的生活。“很少有人是准时下班的,他们只有完成了一个项目,才能休息,否决永远都在修改中。而且女性在建筑师行业里非常少,她要感受太多的孤独,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周期也非常长,所以职业女性在我看来非常不容易”。不同时代的戏演得多了,她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比如“演年代戏,氛围特别重要,因为以前的人都很爽朗直接,不太会拐弯抹角,而现代戏比如职场竞争,处理人际关系时就会有一些有趣的小桥段。而古装戏,礼仪很重要。”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你能从各个地方体会到奚望作为演员的专业,因为一切投入在她看来,都是演员该做的。包括准时、背台词、所谓的“吃苦”等,“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被夸敬业的事,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位合格的工作者,离优秀演员还有距离。要说辛苦,工作人员要辛苦的多”。

“真爱”不设限,职业生涯刚刚开始

说起对未来的规划,奚望说得最多的就是,“不想设限,能一直有戏拍就好”。

她坦言演员是一个注定要“被选择”的职业,她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这位演员,演每一个角色都尽力做到最好,在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抓住它。”

在《跨过鸭绿江》和《中流击水》两部重大革命历史剧中,观众关注的可能是众多男性角色,对于被视为“绿叶”女性角色,奚望认为,“每个角色在每部戏里的职能不同”,战争中女性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参与这样的题材已经非常荣幸。同时,她也认同一部戏中必须要有“绿叶”,才会让戏剧更加丰满。像她饰演的杨开慧展现了伟人温情、生活中的不同侧面,而金俊瓯则在宏大壮烈的战场之外,展现了当时军民情谊、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提起市场对女演员,特别是30+女演员的苛刻,在奚望看来,市场环境已经好了许多,不光是女演员,30+的女性也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年龄可能更有利于她理解人物,所以她没有太多焦虑。“我要演一辈子戏,我永远不会改行,不到我再也记不住台词的那一刻,我不会停止这份事业。所以三十岁对我来说,只是演员职业的开始。”

专访奚望:用三昧“真”火煮演员这杯茶

演了十年戏,尝试过很多类型的角色,她们阳光、爽朗、善良,这次在《唐朝诡事录》中,奚望演了一个有些泼辣的女孩,而迄今为止与她本人最像的角色,是《第五立面》中的汪希——“特别巧,和我的名字刚好是反过来的。汪希是一个倔强、直接、不服输,会通过工作得到许多能量的人”,奚望也是如此。未来可以的话,她也想尝试演一个“纯粹的反派”,比如真的“以杀人为乐的杀手”。世界上不会只有一帆风顺,光明、无私的好人,也会有阴暗的一面,“一些不完美的角色,如果能有一定教育意义,让人们看了之后知道那样是不好的,那就值了” 。

与奚望对话,你不会觉得她是“明星”,却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名踏实的演员。她自己也是这么定义的,“当观众看到我时,可能他并不知道我是谁,但会喊出我饰演过的角色的名字,作为一名演员,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鹿晗

吴亦凡

张艺兴

朱一龙

吴磊

秦昊

何冰

张萌

黄晓明

sunnee

陈洁

秦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