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元昊占領黃河河套以西十七州大片土地後,野利山榮勸他建國自立。野利山榮通曉漢族文化,主張按西夏風俗,以強兵為本,進行改革。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二人正在交談之際,靈州守衛捆來兩個漢人,向元昊報告:“這兩個人放肆無禮,在酒店牆上亂寫大王的名諱。”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元昊怒道:“入國問諱,來我都城,不知道避諱嗎?”這兩個人答道:“姓都可以改,還計較什麼名字?”元昊聽罷,不覺大怒。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野利山榮忙對元昊附耳低聲說道:“他們對宋朝賜姓有看法,必是不滿宋朝。不妨聽他所言,也許是可用的人才。”元昊轉怒為喜。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元昊親自下堂,替他們解開繩索賜坐。原來這兩個人一個姓張,一個姓吳,是宋朝華州的書生,屢試不中,聽說趙元昊很有作為,便來投奔西夏。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這兩個人說,元昊本是黨項舊族,應當擁兵自立,擺脫宋朝的控制,可以名正言順地稱霸一方。趙元昊聽了,非常高興。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元昊随即下令,推行黨項發式,廢除唐朝和宋朝的賜姓李氏和趙氏,改用黨項姓“嵬名”,立國号,建立國都。他把興州改為興慶府,擴建宮城殿宇,做立國的準備。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元昊正式建國号大夏,自稱皇帝,是為夏景宗。他設立官職,制定律令,建立兵制,總共有軍兵五十餘萬。

宋史120:元昊叛宋自立,建國稱帝,最大的功臣竟是兩個漢人

元昊設立國字院和漢字院,令西域各族一律用西夏國字,在夏國統治的近二百年中,一直行用,對夏國文化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