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作者: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id:zgjw_81) 作者:王雪振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當地時間22日晚上10點45分,塞爾維亞著名演員、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不幸病逝。在經曆了55年的銀幕生涯、30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以及近12年的從政經曆後,這個在塞爾維亞電影史上的傳奇人物、曾征服中國無數觀衆的男神,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他的台詞被許多人奉為經典

曾經,我們一度以為“瓦爾特”是不會謝幕的……

就在今年的2月18日,第38屆塞爾維亞國際旅遊展開幕時,貝爾格萊德市旅遊局播放了巴塔的一段30秒中文視訊。沒想到,這竟成了他在公共活動中的最後告别。

如今,斯人已去,傳奇不再。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在23日發出的唁電中說,他收到日沃伊諾維奇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巴塔在塞爾維亞電影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他的逝世不僅是塞爾維亞電影界,同時也是受到“瓦爾特”激勵的幾代人的重大損失。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據統計,在巴塔55年的銀幕生涯中,他總共出演了30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前南斯拉夫時代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中,他扮演的角色大多為英雄人物,展現了南斯拉夫人抗擊德國法西斯、争取自由的悲壯曆程。

在這些影片中,《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最為中國觀衆所熟悉。“空氣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看,這座城市,他,就是瓦爾特。”等台詞也被許多人奉為經典。

1965年、1967年和1972年,巴塔三度榮獲前南斯拉夫最佳男演員獎。南斯拉夫解體後,雖然受到一些非議,但他的藝術成就仍然得到認可,今年的貝爾格萊德國際電影節上,他被授予“終身成就獎”。

他在塞爾維亞是出了名的“段子手”

巴塔為人诙諧幽默,在塞爾維亞,是出了名的“段子手”。

一段關于巴塔和已故前南斯拉夫政治家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的故事曾經廣為流傳。據說,鐵托在世時很喜歡巴塔的電影,當然也很欣賞巴塔本人。有一次,巴塔對鐵托說:“總統同志,您的房子可真不錯啊。”鐵托回答:“不,那不是我個人的,那是國家财産。”巴塔馬上回應說:“國家财産?那就是說我也可以在夏天帶着我妻子來這裡度假啦?”

巴塔曾經有個經典笑話:“在電影裡,我破壞了德國納粹的很多作戰計劃,打死了無數的德國鬼子,是以希特勒在臨死前曾經留下遺囑———幹掉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在接受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等媒體的采訪時,被問及拍攝《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情景,他都分享了這樣一個片段:

“其中一幕是遊擊隊員和德軍作戰,這是一個有上千名演員參與的大場面,按計劃,我應該拿着手槍從倉庫裡沖出來并加入戰鬥,但在慌亂中,我把手槍丢在倉庫裡,而是錯拿了一把笤帚就沖了出來,但當時所有的演員和從業人員都全情投入,沒有一個人發現我手裡拿的是笤帚。這一幕拍攝結束後,導演對大家的配合表示十分滿意并準備收工,而我隻好硬着頭皮走出來說———等等,我拿錯了‘武器’。”

晚年的巴塔受到病痛的折磨,2006年突發過心肌梗塞,做了兩次心髒手術。剛剛做完手術蘇醒過來的他,還不忘幽默地說:“瓦爾特還沒有死,我還要去殺德國鬼子呢。”

他參加總統競選失敗後仍不忘調侃自己

除了電影演員的身份外,巴塔在塞爾維亞還是一名深受群眾愛戴的政治家。1990年,他第一批加入了塞爾維亞社會黨,一度擔任該黨副主席,巴塔曾長期擔任塞爾維亞議會議員,活躍在政治舞台上。2002年8月,他還被推舉參加塞爾維亞總統競選。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他仍不忘調侃自己:隻有讓廣大中國觀衆參與投票,“瓦爾特”才會有機會當選。

1979年,巴塔應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一個電影節,那是他第一次通路中國。車子經過南京路的時候,無數群眾湧上街頭,就為了看看扮演“瓦爾特”的真人是啥樣。從業人員為了他的安全,一再囑咐他不要搖下車窗、更不要下車。“但我知道我要下去,走到他們中間,因為我知道他們是熱愛我的人。”巴塔最終推開門, 毫不猶豫地走了出去。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當時,整個街道突然間安靜了,幾秒後,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聲,所有人都在喊着“瓦爾特”。

從此,深受感動的巴塔在有生之年先後通路過中國十多次,“每次去中國,我都很開心,感覺就像是回家,那裡有個大家庭在等着我。”

巴塔甚至還想過加入中國國籍, “我有足夠的理由去愛中國。如果不是歲數太大了,我都想加入中國國籍。據我所知,中國法律是規定不允許保持雙重國籍的,但我又不會放棄塞爾維亞國籍。中國人真的是那麼可敬,令人驚歎!”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劇情及經典台詞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劇情概況

1944年,德軍試圖把占領巴爾幹半島南部、希臘的a軍團20個師撤回德國做困獸之鬥。不過,他們的坦克燃料需中途在薩拉熱窩的油庫進行補給。被派遣到薩拉熱窩的黨衛軍馮・迪特裡施上校,便負責燃料秘密運輸的“勞費爾行動”。當時,一個綽号“瓦爾特”的人上司的遊擊隊成了德軍行動的障礙,更棘手的是,幾乎沒有幾個人知道瓦爾特的樣子和身份。為了掃清這一障礙,德國人派黨衛軍上尉康德爾以瓦爾特的身份打入抵抗運動組織内部,多次造成遊擊隊和抵抗運動的重大損失,并幾乎抓捕到了真正的瓦爾特。遊擊隊的皮勞特和戰友們鏟除了叛徒和假瓦爾特,擒獲了試圖混入解放區的德國特工團夥,炸掉了運送燃料的火車。最後皮勞特的助手告訴一直想見到瓦爾特的抵抗運動成員吉斯,皮勞特就是瓦爾特。馮・迪特裡施因為“勞費爾行動”失敗被調走。臨走時,他的繼任者詢問誰是瓦爾特,馮・迪特裡施有氣無力地說:“你看到這座城市了嗎?他就是瓦爾特!”

1

“黨衛軍上校(旗隊長),馮·迪特裡施也辦不到嗎?” “馮·迪特裡施?嗯,黨衛軍上校(旗隊長),如果他到那也許可能改變局面。可是聽說馮·迪特裡施正在挪威執行一項重要的任務。” “你說錯了,上校馮·迪特裡施已經到了,薩拉熱窩!”

背景

這是影片開頭,薩拉熱窩的德國南方集團軍司令部開會時,主持會議的國防軍将軍(中将)對國防軍中校韋蘭德說的一句話。馮·迪特裡施是黨衛軍上校,在圍剿遊擊隊行動中名聲顯赫,屬于德軍清理占領區遊擊隊等抵抗力量的超級王牌。為了對付瓦爾特,德軍被迫召回在挪威的馮·迪特裡施,由此可見納粹對以瓦爾特為首的遊擊隊員的重視程度。這句話剛說完,電影“瓦爾特保衛薩熱拉窩”這9個大字便出現在螢幕正中,伴随着激動人心的電影配樂,一場驚心動魄的鬥争就這樣開始了。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2

“空氣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 “是啊,暴風雨就要來了。”

遊擊隊接頭暗号之一。非常有詩意的一句對白,就連馮·迪特裡施也這麼由衷地感慨。這句台詞的經典程度相當了得,在老一代革命電影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我們父輩之中,這應該是能讓他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在電影中,這句話也極大地起到了渲染情緒的作用,仿佛暗示着一場大規模的行動即将上演。暴風雨來臨前,總是這樣的不得甯靜吧。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3

“我要放大一張表妹的照片。”

背景遊擊隊接頭暗号之一。這句話在多年以後出現在一個名為“美好藥店”的實驗民謠樂隊的一張專輯中。這張專輯叫做《請給我放大一張表妹的照片》。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4

“哈根算個什麼軍官,這麼感情用事。” “真沒用,典型的國防軍!”

這幾句台詞是在油庫車站,火車解除安裝傷員時,馮·迪特裡施與比肖夫上尉的對話。關于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之間的争鬥,也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簡稱“ss”的黨衛軍,是效忠于希特勒的納粹特務和軍事組織。擁有最精良的裝備,屬于納粹的精銳部隊。“ss”與納粹所犯下的暴行無法脫離幹系,大部分黨衛軍都參與過屠殺和迫害民主人士、共産黨、猶太人、戰俘甚至平民等暴行。至于兩者之間的立場與表現,有這麼個說法:在戰争後期,德軍被迫轉為戰略防禦,國防軍投降比例大大高于黨衛軍,甚至出現大規模投降的現象,而頑強抵抗的往往都是黨衛軍。以至于出現隻要黨衛軍被俘虜,往往不加任何審訊,當場就地槍決的情況。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5

“看,這座城市,他,就是瓦爾特!”

殘忍的黨衛軍上校馮·迪特裡施最終還是敗在了如幽靈般的瓦爾特手下。就在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他突然若有所思地望着迷霧中的薩拉熱窩,說出了影片中流傳最久,最脍炙人口的一句台詞。毫無疑問,馮·迪特裡施是個老練的、狡猾的、絕不肯輕易認輸的黨衛軍軍官。然而此刻,就如同他的言語中所表達出的無奈與虛弱,自負的他最終低下高貴的頭顱。他和送他回柏林的蓋世太保維爾德姆特的對話,可謂本片的點睛之筆:馮:“唉,太有意思了,我來到薩拉熱窩就尋找瓦爾特,可是找不到。現在我要離開了,總算知道了他。”維:“你說瓦爾特是誰?請告訴我他的真實姓名。”馮:“......我會告訴你的。看,這座城市,他,就是瓦爾特!”

傳奇“瓦爾特”離開了我們,生前曾想加入中國國籍

如今,巴塔走了,讓我們為他送行!

中國軍網“新聞策劃組”出品

策劃:曲延濤

作者:王雪振

編輯:毛志文

編審:陳 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