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抗病力強耐高溫 青島“參優1号”刺參開始大規格苗種擴繁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紅梅 報道
7月7日,在位于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範場内的青島瑞滋集團有限公司,1400kg“參優1号”刺參新品種苗種出池,打包運往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即墨區的三家海參工廠化苗種生産基地,将在那裡進行為期4個多月的大規格苗種擴繁。這是青島市實施“刺參‘參優1号’新品種育繁推技術體系建設”項目以來擴繁的首批苗種。後續,還将有1400kg“參優1号”新品種苗種陸續運至相應擴繁基地,大大提高青島市海參良種的苗種規模化生産能力。
海參作為我國第5次海水養殖浪潮的代表性物種,已經形成了以山東、遼甯、河北沿海為主産區、并以南北接力形式延伸到閩浙沿海的增養殖産業群,增養殖面積300萬畝,年産量20萬噸,産值高達300億元,成為沿海漁業經濟的支柱性産業。目前,青島市海參池塘養殖面積4.5萬畝,2018年産量2萬噸,是青島市水産養殖的支柱産業之一。
近年來,海參養殖因病害、高溫等問題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亟需從種質入手,提升苗種的抗逆能力。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與青島瑞滋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曆經12年,培育出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耐高溫的優良品種“參優1号”,于2017年通過國家水産原種與良種委員會評審,是我國首個具有抗逆性狀的刺參新品種。
目前,我國海參良種覆寫率不到20%,亟待提高良種普及率,進而提升産業的發展動力。針對這一現象,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按照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作戰方案要求,積極争取市級财政資金,于今年3月組織實施了“刺參‘參優1号’新品種育繁推技術體系建設”項目。
該項目利用研發團隊掌握的核心技術在青島市建立“參優1号”育繁推技術體系,并加強示範推廣與技術人才培養,實作該成果在青島市的轉化應用,将海參良種苗種年繁育量、稚參培育量、大規格苗種産量都提高1倍以上,分别達到300億隻、3萬kg、3萬kg,有力提升青島市海參良種生産能力與覆寫率,推動海參産業健康發展。
下一步,青島市将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良種生産基地和種業企業,助力青島市打造全國優質海參苗種供應基地。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