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護44天“喚醒”19歲昏迷女孩

  我市一名19歲女孩遭遇車禍,顱腦嚴重受損,術後昏迷。龍南醫院神經外科醫護團隊不遺餘力,44天終将女孩“喚醒”。

  11月7日,記者來到龍南醫院,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醫護44天“喚醒”19歲昏迷女孩

  命懸一線

  争分奪秒搶救生命

  11月7日,在龍南醫院康複科,19歲的女孩曉玉,正在康複師的指導下做吞咽訓練。旁邊,女孩的媽媽目不轉睛地看着女兒,一刻也不舍得離開。對于媽媽來說,女兒是失而複得。

  時間追溯到8月15日。媽媽開車拉着曉玉,途中遭遇了嚴重車禍,事發後,120急救車将曉玉送到龍南醫院時,她已經昏迷,口鼻出血、瞳孔放大。

  “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腫,腦疝,出血量達100多毫升,情況十分危險。”龍南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張宇介紹,醫院立即開啟急診綠色通道,組織多學科會診,緊急安排手術。

  “患者屬于特急特重型顱腦損傷,處于生死邊緣,晚一分鐘手術,就會多一分危險。”張宇帶領醫療團隊,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成功将曉玉從死亡線上拉回。

  脫離生命危險後,曉玉一直昏迷,這也是顱腦損傷嚴重患者必須要經曆的狀态。

  曉玉能不能醒,何時醒?

  職業擔當

  一定讓孩子醒過來

  “孩子剛上大二,正是人生最好的時候,看着她,就像看着我自己的孩子。”術後,張宇帶着醫護團隊,精心對曉玉進行着治療。爸爸、媽媽日夜守護在曉玉的身邊,盼望女兒醒來。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曉玉還是沒有醒來。媽媽每天拿着日記本,寫着對女兒的思念和呼喚。而張宇也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曉玉的病情牽動着他的心。

  “那一段日子很煎熬,孩子媽媽每天都會問我,孩子能不能醒?為人父母的心情,我怎能不懂?能醒,一定能醒!”每次,張宇都會堅定地回答。

  他知道,他的這句話是鼓勵曉玉全家人堅持下去的希望。他自己心裡清楚,這樣的患者,如果3個月不醒,醒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很有可能長期昏迷,成為植物人,而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孩子才19歲,出事後,她所有的親人,心都揪着。張宇想起自己進修時,結識的北京天壇醫院促醒專家,這是跨兩個專業的範疇,但他不願放棄任何一次希望。

  神經外科主任邢立舉,非常支援張宇的想法,積極協調聯系專家會診,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全科人都在等着曉玉醒來。

  家屬感恩

  媽媽哭着鞠躬緻謝

  “醫生!醫生!我姑娘醒了,能數手指了……”

  9月28日,曉玉術後第44天,媽媽哭着去醫生辦公室叫張宇。這一刻,在場的醫護人員眼圈都紅了。

  “孩子,你知道這是誰嗎?”曉玉點點頭,她認識張宇的聲音,這個聲音在昏迷的日子裡,不知道聽了多少次。

  幾天後,曉玉能說出自己的微信名,能背詩,能說外語了。語言功能屬于進階意識,證明她徹底醒了。

  “忘不了送女兒來醫院的情景,我們一家都吓傻了。張宇副主任一邊和我說手術事宜,一邊給手術室打電話,一邊叫我夫妻和王迪醫生推着孩子去手術室,争分奪秒搶時間,将女兒的顱腦損傷降到最低。術後,邢立舉教授、張宇副主任、鄒冬梅護士長,帶領醫護人員對女兒精心治療,女兒才有今天的重生……”

  11月7日,曉玉媽媽給醫護團隊送去了感謝信和錦旗,哭着向醫護人員鞠躬。

  “孩子醒了,我們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的。”張宇說。

  目前,曉玉正在接受系列康複訓練,且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好。

  文/攝 記者 鄒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