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作文裡被“妖魔化”的媽媽

女兒六年級,寫作文再也不用我參與構思、潤色了,都是她自己大筆一揮,想寫啥寫啥。倒不是寫作水準提高了,隻是青春期孩子的“獨立戰争”罷了。

這倒也有個好處,寫的都是發自肺腑的心裡話!

這篇作文《音樂讓生活更美好》顯然是寫跑題了,被撕了下來放在書桌上,被我收拾房間時撿到了。

好家夥!

哪有什麼“美好”?簡直就是在控訴我這個妖魔媽媽!

奇怪的是,這作文裡“媽媽”說的話我從來沒說過啊?!确實有時候她練琴我會在一旁提示很多次彈錯了她會很不耐煩,但那些刻薄、低級的語言,她是從哪裡學來的呀?

更重要的是,我終于明白:我經常提示的錯音為什麼一直改不掉!我以為不懂彈琴的我還要耳朵、眼睛齊用地幫她聽錯音,是多麼的“殚精竭慮”!可是孩子卻認為是“陰魂不散”,還要額外浪費這麼多的能量跟我對抗,那我這是何苦呢?

在作文裡被“妖魔化”的媽媽
在作文裡被“妖魔化”的媽媽
在作文裡被“妖魔化”的媽媽

于是當天晚上,她開始練琴時,我并沒有跟往常一樣坐到她旁邊陪着,而是走開自顧自的泡茶去了。

我用餘光看到她,一邊瞄着我,一邊故意把第一遍彈得“跟死屍一樣”。

我啥也沒說,小口小口品着茶。

她彈完一遍後扭頭疑惑地看着我,十幾秒鐘之後繃不住了,問:媽媽,你覺得我彈得咋樣?

我優雅地放下茶杯,站起來微笑地說:我沒注意聽,我不打擾你了哈,你自己琢磨。

說完我就去做飯了。

接下來的練琴時間,她自察自糾、專注、高效。我不用“殚精竭慮”,她也不用“對抗老妖”。愉快極了!長久以來練琴時的低效、沮喪、對抗,竟然這麼容易解決了!

我決心鼓勵她多寫寫“妖魔化的媽媽”這類的作文。

晚上跟她聊起這個主意的時候,她不好意思地說:班裡同學會經常交流媽媽們的“醜惡嘴臉”,是以作文裡有些話是她學來的。

但我每次說她“彈錯了”時,她的心情确實是像啞火了的炸彈一樣——想炸又炸不了。不但沒有動力去改正,反而特别想自暴自棄彈地更加不好!

我的天,我以為的正義之舉竟然有這麼巨大的殺傷力!

盡管彈錯音是事實、盡管本意是想幫她快速改正,但結果卻是如此的事與願違!

這話真是說不得了!

看來“直言”需要在适宜的氣氛下、孩子開放的心态下才是有益的。

而練琴時,絕對不是一個好時機。

“把練琴還原成她自己的事情吧,讓她學會自己與自己對話!”我對自己說。

孩子還說,最近班上的作文文風都在走這個“吐槽”路線,是主流趨勢。

想想我隻是“當下寫作潮流”中的衆多犧牲品之一,頓時沒那麼介意了。

在作文裡被“妖魔化”的媽媽

家長們不妨也翻翻孩子作文本(如果孩子讓的話),說不定也會有意外“收獲”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