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

台灣青棗又叫做台灣甜棗,是由印度毛葉棗經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的優良水果品種。其果大、核細、肉脆清甜,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具有早結豐産、适應性強等特點,種植效益良好。下面小編寄來介紹一下台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我們一起來看看。

台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

1、園地選擇

台灣青棗适宜選在氣溫較高,霜期很短,陽光充足,土質肥沃,排灌友善,背風的地方建園種植。

種植規模較大的果園,要事先做好簡單的規劃工作。如勞工住房、倉庫要建在地勢較高,交通友善,視野開闊,便于觀察,管理,守衛的地方;一般200m左右距離要修建一條通道,以便運肥、運藥、運果等;每200m距離要有一個蓄水池或糞池;供水系統建設要做到省錢、省力又友善;排水渠馗修建既要簡便又有效等。但不同的地勢,有不同的要求,建園的規劃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2、種植規格

種植規格以每667平方米植20~30株為宜,株行距可以是6m×6m,或5m×5m或4m×5m。平坦肥沃的地方可以适當疏些,山坡地瘦地可以适當密些。

台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

3、種植要求

台灣青棗種植要求一般以挖穴種植,穴規格是1m×1m×1m。挖好穴後再回土。回土前每穴先施生石灰粉0.5kg,再填雜草,綠肥5~10cm厚,然後填土10~15cm,再在上面撒生石灰,之後再在施入腐熟糞肥20~30kg,餅肥2~3kg,磷肥1~2kg。所施腐熟的糞肥、磷肥、餅肥一定要與挖出的表層土拌勻後方可回填,以免造成苗木燒根;最後才把挖出的表土填上,回填的土一定要高出原地面20~30cm。地勢低的地方,最好堆成小土堆後再種植,以免積水使苗木爛根。

4、适時種植

台灣青棗種植的最佳時期是1~4月。種植得越早,生長時間就越長,當年産量就越高;其它時間種植,雖然當年仍可結果,但産量很低,而且所種的苗木成活率很低。苗木裝車運輸前,要将苗木的幼嫩部位剪去;種植時間最好是選在陰天或晴天傍晚,用袋裝苗或泥頭苗種植。

種植不宜過深,泥土隻要蓋過根部2~3cm即可,種植過深,容易積水,根部透氣性差,植株生長緩慢,甚至爛根死掉。但在山坡地或幹旱園地種植,可适當種植深些。苗木種下後,用腳輕輕把土踩緊,澆足定根水,在種植穴上蓋3cm的稻草,以防水分蒸發過快。種後如不下雨,每天澆水1次,連續澆3~5天,如果種植時,遇上炎熱天氣,最好用竹竿、樹枝、稻草或遮陽網搭一矮棚給幼苗遮陰,以防太陽直曬,造成葉片水分蒸發快,影響成活率,一周後可将竹竿、樹枝等遮陰材料揭開。種植後約20天,可用利刀将嫁接薄膜口輕輕割掉,以免影響苗木的生長。

台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

以上就是台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台灣青棗果實成熟後為長橢圓形,核小果大,果皮鮮綠,果肉為白色,營養豐富。想要種植台灣青棗的農戶們,可以掌握好以上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獲得高産的目的。

來源:惠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