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骥才《書房一世界》之《虎枕 · 關公》虎 枕關 公

作者:馮骥才

文 / 馮骥才

馮骥才《書房一世界》之《虎枕 · 關公》虎 枕關 公

我有多個不同的虎枕,大概與我與民間文化的糾結太多太深有關。其中有一隻布縫的虎枕,在屋一角,小桌下邊。

過去,虎枕在山西晉中南一帶的村子裡常常可以見到,但現在很少見到了。虎枕是孩子睡覺用的枕頭,以布縫成,枕内裝荞麥皮。枕頭一端制成生動的虎頭,以示護佑孩兒。北方人視虎為陽剛,用以驅邪,吓唬惡魔。這虎枕鄉間女人大都會做。可是現在沒人用了,年輕女人也都不會做了。

過去,鄉村封閉,各村的虎枕都有自己的樣式與做法,代代相襲,彼此殊異。上世紀末,山西晉中一帶的虎枕和布老虎的樣式還有幾百種之多。現在卻僅剩下一種列為國家非遺的黎侯虎,已成為旅遊紀念品了。

我存放這隻虎枕,并非由于它的稀罕,2001年,我們在對中華大地上的民間文化進行全面搶救之前,必須找一個各類文化“五髒俱全”的村落,進行采樣調查,做出一冊标準統一的《普查手冊》,給大家使用。當時我們選中了一個深藏在晉中山坳裡的田園式的小小山村——後溝村,深入其中。那次調查記憶深刻,收獲巨大。為此,我還寫了一篇長文《榆次後溝村采樣考察記》,以随筆手法記載那次田野工作的全過程。

當時在山間一戶人家,一位中年婦女正在縫制虎枕。她用各色碎布頭拼成虎身,一端虎頭做得十分精心,方方一張虎面上,缤紛又鮮明;橫眉瞪目,咧嘴呲牙,豬鬃為虎須,彩線為耳毛,所有拼接處,皆以黃線針繡勾出輪廓,還真有點講究呢!由是這虎威風凜凜,兼具喜慶;虎枕另一端,虎尾高翹,益發活靈活現。

我喜歡,喜歡它的稚拙醇樸,它實實在在的生活情感。因使得這婦女十分高興,非要送給我不可。

這事過去近二十年了。它一直一動不動、沉默地趴在我的小桌下邊。可是直到今天,它身上所記憶的,分明還是那次我們“搶救工程”行動發轫的那年那月那日那時呢。

文/ 馮骥才

馮骥才《書房一世界》之《虎枕 · 關公》虎 枕關 公

我有幾尊關公像。我喜歡民間對關公的定義——忠義、陽剛、驅邪。但擺在我書房裡的這一尊有點特别。高一尺,石雕,有彩,風化得厲害,左邊的臉甚至有點糢糊漫漶,帶着一種濃烈的曆盡滄桑的氣息。

這是尊純民間的神像,雕工寫意,卻極傳神,沒有半點人為的刻意,鬼斧神工,一任天然。關公端坐着,立眉瞪眼,神色肅然,剛猛威嚴。惟一奇異的是他右手握一柄短劍。一般關公都手握長柄大刀,何曾執劍?

賣這尊神像的小販說,這不是劍,是刀。這神像刻的是“關老爺磨刀”。 我知道,民間相傳農曆五月十三是“關公磨刀日”,磨刀不是用水嗎?是以,關老爺磨刀日就是老天降雨日。是日,中原及北方有習俗,村人跪拜蒼天,演關公戲,吃面條,祈雨;更廣泛的意義是祈望風調雨順和五谷豐登。可是古來誰見過“關老爺磨刀”的神像?我将信将疑,将它請到家中。我收藏的幾尊關公像,有的擺在客廳,有的放到學院的博物館裡。惟有這尊“關老爺磨刀”一直在書房裡放了二十多年。

不是為了祈雨,也不是為了此像稀罕,是因為這雕像充滿民間的純樸、率真、稚氣、随性、放達;左半張臉可能常被風吹,風化日久,面孔模糊,但神情猶然。凡具此氣質者,皆為至上之美。

馮骥才《書房一世界》之《虎枕 · 關公》虎 枕關 公

《書房一世界》作家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點選閱讀《書房一世界》之:

自序《書房說》

《心居·王夢白·節日風物》

《硬木樹樁·唐罐·三老道喜圖》

《西曬的小窗·野鳥·四季風景》

《意大利小本子·拆信刀·風鈴》

《架上的書·劫後餘書·潛在的閱讀史》

《書房的革命·移動的書房·書房的音樂》

《閑章·筆筒·老墨》

《手稿 · 自繪插圖》

《家庭漫畫 · 最初的書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