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20年的一條山鎮幸福裡社群位于景泰縣縣城南部,這裡既是景泰縣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安置點之一,又是景泰縣南城區開發的主體,張園園是這個“年輕”社群的“90後”社群書記。
由于幸福裡社群處于城鄉結合處,人員結構複雜,治理服務這樣一個“年輕”社群,張園園深知自己肩負着重大責任,面對着不小的挑戰,但她總是保持積極向上的态度。
幸福裡社群黨委書記 張園園:平時我也沒有把自己當成是一名社群書記,我就是幸福裡(社群)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跟居民打交道的時候,我都把他當成了我的親戚、朋友,是以交流起來感覺很親切,他們也會親切地喊我園園或者小張。
自從成為社群書記,“小張”書記的電話就成了轄區熱線,每天都有居民打電話反映訴求,大到平房區自來水、巷道硬化、居民供暖、公廁改造等等事情,小到下水道堵塞、垃圾堆放、鄰裡沖突等問題,都在溝通中得到了解決。
幸福裡社群居民 吳龍:咱們這個下水道,由于時間長了,沒有(疏通),這段時間堵塞了,堵塞以後給居民們生活造成了不友善,社群書記,還有幹部來這馬上給咱們就協調解決。
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商戶的需求和想法,“小張”書記經常串門入戶、走街串巷,與他們聊家常、談心事,轄區的環境一步步發生改變,這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變化為她赢得了居民的心,赢來了群衆基礎。
幸福裡社群居民 劉莉:随時就是上門解決,像夫妻吵架呀、鄰裡呀、公婆跟媳婦的沖突呀,随時隻要聽着有人反映,社群從業人員随時上門解決協調。
社群工作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有的隻是關乎群衆的瑣事,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展現出青年人的使命和擔當,努力把人民群衆的事做到心坎裡。
幸福裡社群黨委書記 張園園:基層工作是苦樂相伴的,我們在工作中也會面對居民的不了解、不支援,我們也會有委屈、有辛酸難過的時候,可能有時候也會哭一鼻子,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也感覺到很充實。
日常工作中,和同僚們相處起來,“小張”書記總是平和、樂觀,社群的工作氛圍也變得輕松、活躍,她用真誠和貼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認可,與同僚們“打成一片”。
幸福裡社群幹部 王麗曉:因為我們書記是九零後,是以她做什麼事方法都比較新穎,然後就是敢想敢幹,想到就敢幹,就能做到。
幸福裡社群幹部 趙德傲:我們書記平時是一個很溫和的人,我是我們社群年齡最小的嘛,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給了我很多的幫助,我感覺她像一個知心的大姐姐一樣。
已在社群曆經近10年磨煉的“小張”書記,用她的年輕活力為社群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如今,幸福裡社群越變越好,社群居民不僅住得舒心,歸屬感、幸福感也在不斷提升。
幸福裡社群黨委書記 張園園:我希望我們的社群就像社群名字一樣“幸福裡”,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讓每個居民都能感覺到幸福感,生活在“幸福裡”。
記者:王钰琴 郭長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