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BM/三星/格羅方德共同研發5nm晶片,商業化還要多久?

相較于市場上的10納米技術,5納米制程可在相同的耗電下提高40%的效能,或是在相同效能下減少75%的耗電,對于節能或仰賴更高運算的人工智能、vr、雲端應用大有幫助。

ibm于周一(6/5)宣布,已與三星、globalfoundries及其他裝置供貨商共同開發出可打造5納米晶片的制程,并準備在本周于日本京都舉行的2017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研讨會中公布細節。

IBM/三星/格羅方德共同研發5nm晶片,商業化還要多久?

相較于7納米晶片可存放200億個半導體,5納米技術則可在指甲大小的晶片上存放300億個半導體。 若相比于市場上的10納米技術,5納米技術在固定的用電量上可提高40%的效能,或是在同樣的效能上可減少75%的電力損耗,不論是對未來的人工智能系統、虛拟現實或是行動裝置的應用都将大有幫助。

5納米晶片主要仰賴了堆棧的納米片(nanosheet)與超紫外線(extreme ultraviolet,euv)蝕刻技術。

5納米下的矽納米片半導體:

IBM/三星/格羅方德共同研發5nm晶片,商業化還要多久?

有别于現在市場上主流的鳍式場效半導體(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finfet),納米片是由橫向的gate-all-around (gaa)半導體所組成。

ibm表示,他們研究納米片技術的時間已超過10年,這是業界首次有人能夠示範讓堆棧納米片裝置的電性優于finfet架構在設計與制造上的可行性,而納米片半導體架構也将取代finfet主導7納米晶片之後的制程發展。

另一方面,用于生産7納米晶片的超紫外線蝕刻技術也被應用在基于納米片的5納米晶片上,該技術可在單一生産制程或晶片設計上持續調整納米片的寬度,能夠微調特定電路的效能與電力損耗,而這是受限于鳍高度的finfet架構制程無法達到的。

有鑒于7納米晶片要到明年才會商業化,5納米晶片真正落實在商業産品上的時程可能還要好些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