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狼圖騰讀後感

作者:正覺悟道
狼圖騰讀後感

《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截至2014年4月,在中國大陸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近500萬冊,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獎項幾十餘種。海内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

狼圖騰讀後感

正面評價

孟繁華:《狼圖騰》在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是一個燦爛而奇異的存在:如果将它作為小說來讀,它充滿了曆史和傳說;如果将它當作一部文化人類學著作來讀,它又充滿了虛構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學識和文學能力奇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作品的獨特性。它的具體描述和人類學知識互相滲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議。是以,這是一部情理交織、力透紙背的大書。是現實的狼,也是曆史的狼。因之,這是一部狼的贊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

張抗抗:這部書是一席豐厚的文學細節飨宴。該書随手翻來,滿頁皆是過目難忘的文學細節。其“質地”的獨特、真實、密集、生動、準确,令人慨歎。千年的原始草原風貌、暴風雪白災黑災、四季草場的變遷、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習性、狼群的殘忍與溫情,小狼的純真與智慧;草原馬、牧羊狗、羊群、忙牛、旱獺、野兔、草原鼠、天鵝、老鷹各自的生活形态與互相關系……形成了各自獨立又緊密相關的無數個精彩故事,勾勒出一幅幅真實的草原生活圖景,逼真而藝術地再現了原始遊牧草原的殘酷與美麗。

滴呐:《狼圖騰》文章篇幅大,文字樸實近人,故事可讀性極強。且《狼圖騰》一書中——狼,的誘惑;狼,的精明;狼,的果敢等等,也都表現得淋漓盡緻,算是難得的暢銷佳作! [10]

周濤:這是一部因狼而起的關于遊牧民族生存哲學重新認識的大書。這個命題已存在了幾千年,擁有儒教文化的漢民族卻從來未敢正視過它,因為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處的弱性。 [11]

狼圖騰讀後感

負面評價

與《狼圖騰》作者姜戎曾同在一個大隊生産班的知青在看了4月3日《南方周末》的姜戎專訪後情緒激動,并聲稱《狼圖騰》全書胡編濫造,歪曲“狼”的本性,嚴重誤導青年讀者。同時,另一部分批評者對《狼圖騰》中反複影射“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優劣論”表示不滿,而作者提出西方文明因為具有與遊牧民族一樣的“狼性”而強盛不衰,更讓一些學者覺得匪夷所思。

德國漢學家顧彬稱:“《狼圖騰》對我們德國人來說是法西斯主義,這本書讓中國丢臉。” [12]

中國作家網:《狼圖騰》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挑戰姿态歪曲事實、颠覆常識。作者信奉一種幼稚的生物主義決定論,偏執地認為狼對于人類的文明進步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缺乏對常識的尊重,是以,作者在展開叙述的過程中,就很難維持主題與事象的邏輯上的一緻性和關聯性。他的判斷和觀點,常常與文本内部的情節打架。不僅如此,事實上,很多時候作者自己的議論,也在互相抵牾,自我拆解。總之,如果說,偏執的主觀性導緻了《狼圖騰》主題和價值觀的混亂,那麼,對常識的颠覆則把這部小說的寫作和出版,變成價值觀可疑、藝術性貧乏的失敗的話語事件。

劉小萌說:“文學作品允許發揮主觀創造性的虛構,但不能違背起碼的曆史記載和牧區的實際生活。小說裡提到牧民的天葬是為了讓狼吃掉屍體來完成升天的過程,事實上,牧民最理想的天葬是由鷹将屍體啄食,其次才是走獸啃食,最忌諱的是保留完屍。在内蒙古民俗裡,鷹的地位遠比狼要崇高,因為鷹對牧民的生活不造成危害,相反,我在内蒙古插隊五年,從未聽到牧民對狼有一句好話。狼隻要一有接近羊群的機會,即便它已經吃得很飽,也要把所有羊的喉嚨咬斷緻死。狼的本性在我看來,就是兇殘、暴戾、貪婪。”

老鬼:“不隻是我,身邊所有到過内蒙古牧區插隊的老知青們,也都接受不了這本書。因為它虛構了一個事實,虛構了一種文化。蒙古族牧民非但不以狼為圖騰,而且對狼是格殺勿論的。

狼圖騰讀後感

名家點評

讀了《狼圖騰》,覺得狼的許多難以置信的戰法很值得借鑒。其一: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時機出擊,儲存實力,麻痹對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出擊,置對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稱道的是戰鬥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商戰中這種對手最恐懼,也是最具殺傷力的。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

這當然是一部奇書,一部因狼而起的關于遊牧民族生存哲學重新認識的大書。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處的弱性。煌煌五十萬言,五十萬隻狼群彙合,顯示了作家閱曆、智慧和勇氣,更顯示了我們正視自身弱點的偉大精神。

——作家、評論家 周濤

”蒼狼樂隊“感謝《狼圖騰》。它讓我讀出:深沉、豪放、憂郁而綿長的蒙古長調與草原蒼狼幽怨、孤獨、固執于親情呼喚的仰天哭嗥,都是悲壯的勇士面對長生天如歌的表達;是獻給《天堂》裡偉大母親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腸、最動人的戀曲……

——蒙古族歌唱家騰格爾

我感覺狼肩負着使命 不怕犧牲不怕艱苦的精神 ~

狼圖騰讀後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