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天津市決定興建食品街,位址選在南市,東起榮業街,西至慶善街,南從清和街起,北到慎益街止。過去這裡是南市的中心地帶,周圍有共和戲院、上權仙電影院、演出灤州影的“雨來散”、唱評戲的“蹦蹦”棚、冶遊場所慶雲落子館,還有許多白面兒館。
老天津人都知道,南市不僅僅是“三不管”,也是小吃聖地。早在清末民初,南市就形成了飲食市場,從早到晚,小攤上可以吃到油茶、煎焖子、茶湯、炸糕、盆糕、大麥粥、面茶、餡餅、素包、抻條面,甚至可以喝到北京的豆汁。其中不少家是世代相傳,獨具風味。還有一家專賣“折羅”的小店,每天不少窮苦人排隊買剩飯剩菜,老百姓為它起了個帶有諷刺意味的名字:六國飯店。飲食市場一直延續到60年代,後來南市成了居住區,建食品街拆遷,搬走了400多戶居民。
80年代南市食品街
1984年8月11日下午3點20分,南市食品街工程破土奠基,由天津市房管局第一修建公司承建。100天之後,1985 年 1 月 1 日上午,南市食品街舉行開業慶典。開幕宴會在蓬萊春飯莊舉行,大上司出席,駱玉笙、尚明珠、丁至雲、常寶霆、郭振清、關牧村都在宴會上表演,著名畫家黃胄現場畫了一頭驢,題字“曹記驢肉館刀下留情”。
雄偉壯麗的南市食品街展現在天津人面前,這處建築群的設計師叫袁家菽,是袁世凱的孫女,畢業于天津大學,當時是天津市建築設計院的建築師。食品街并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幢三層樓建築群。四面有四個古代宮廷風格的大門樓,中間是人造花崗岩拱形門洞,門洞上方的牌匾刻有王羲之字型的“南市食品街”五個字。建築群東、西、南、北四角,有四座清式仿鬥栱結構八角樓。進門洞後,裡面正中間是十字甬道,甬道上端有頂棚,兩側是店鋪。
袁家菽在設計中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圖案——八角形,從食品街建築群平面,到立柱、窗戶、屋頂、角樓、牌樓,二層商業街的護欄、商店門前的宮燈、室内的花隔,遊客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八角形。食品街還裝飾了七幅瓷磚壁畫,最大的兩幅兩米寬、一米五高,一幅是西安華清池風光,一幅是玄奘釋經的大雁塔。
南市食品街被天津人稱為“吃的勸業場”,雲集了上百家餐館、食品店,來到食品街,就能吃遍全中國。首先來說,食品街恢複了斷檔多年的天津老字号,比如聚合成、會芳樓、先得月。
聚合成飯莊是南市食品街規模最大的一家,愛新覺羅·溥佐題寫牌匾。聚合成創始于清末,曾是津門“八大成”之一,菜肴以鹹鮮為主。聚合成飯莊開業後的第一批客人,是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帶來的幾位朋友。張君秋當年在天津唱戲時曾是聚合成的主顧,這次又嘗到了龍盤大蝦、雞絲銀針、扒魚翅、罾蹦鯉魚,發現仍然保持了老聚合成的味道。
停業三十多年的會芳樓飯莊,也在南市食品街西北角角樓首層至三層開業,一層賣羊肉蒸餃,二層有京式烤鴨,爆、烤、涮羊肉及各種冷葷、點心,三層是全羊宴、鴨翅席。荟芳樓恢複了斷檔多年的“什錦涮鍋”,鍋底放海米、口蘑、雞湯,涮羊肉片、雞片、魚片、羊肝片、羊腰片、尤魚卷,一鍋多樣,口鮮不膩。
曾為“津沽八十飯莊”之首的先得月飯莊,斷檔四十幾年後,也在南市食品街恢複開業,請來了13歲就在先得月學徒的高恭翔老師傅做主廚,書法家啟功書題寫了牌匾。
在恢複津門老字号飯莊的同時,南市食品街邀請了全國著名的飯莊入駐。始建于明代的蘇州得月樓以聯營形式入駐,内部裝修仿照蘇州風格,後廚的竈、墩、冷葷、面點等工種,都是從蘇州得月樓調到天津的師傅,招牌菜白汁桂魚、松鼠桂魚、得月童雞、蝦蟹二鮮、鳳尾拌龍、香炸雙味、鴛鴦球湯,一個不落帶到了天津。
鹹亨酒店,按照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的格局布置:當街一個曲尺形櫃台,擺着各種紹興老酒,櫃台裡預備着熱水,可随時溫酒。服務員身穿灰長衫、頭戴黑氈帽,讓人恍若置身于清末時的紹興。開業第一天,鹹亨酒店從9點一開門,曲尺櫃台就被圍得水洩不通,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出了800瓶紹興黃酒。
南市食品街開了不少創新餐廳。比如主打粵菜的香港酒樓、從神戶來的真正日本料理神戶餐廳,還有中式快餐廳華芳食品店,賣米飯和豬肉炒蒜苔、肉丁炒辣子、木樨蕃茄、燴三絲,每份六毛到一塊錢。當然最有名,最深入人心的,是座落在三區二樓的三毛餐廳,畫家張樂平題寫牌匾,餐廳内有大型童話“七顆星”壁畫,大玩偶“三毛經理”在餐廳門口迎候小朋友。
紅樓茶社在南市食品街二區首層,仿造《紅樓夢》,雕花的屏風、月門,硬木螺钿鑲嵌的桌椅,以及古典裝束的服務員,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圍。那時天津人主要喝花茶,紅樓茶社提供茉莉、白蘭、珠蘭、玫瑰等花茶,泡進白瓷蓋碗裡,以襯托花茶固有的湯色。
天津人最看重的小吃,諸如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大福來鍋巴菜、曹記驢肉、杜稱奇火燒、白記水餃、圓籠蒸餃、陸記燙面炸糕、石頭門坎素包、明順齋燒餅、芝蘭齋糕幹、面茶、豆香齋卷圈、三鮮鍋貼、天津抻條面、羊肉泡馍、知味齋爆肚、聚美齋醬菜、“寶蘭”粉皮卷,等等,在南市食品街都能找到。
還有一些有特色的小吃店,老幼樂小吃店從揚州請來兩位廚師,專做黃橋燒餅和蔥油火燒,另有龍須面和盤香餅、麻團、涼果、江米藕、杏仁茶、小豆粥等南北風味的小吃。村姑飯館專賣天津特色貼饽饽熬小魚。天津市乳品廠下屬的馨怡乳餐廳賣各種口味酸奶。多方風味小吃店經營廣東風味雲吞,5毛4分一碗,按比例用生雞蛋和面壓制雲吞皮,精選豬肉、白糖、小磨香油制成“硬”餡,廣味純正,肥而不膩,皮軟餡大,一天能賣1000多碗。起士林也在食品街開了分店,經營上百種西菜,包括名菜奶油烤魚歸、口蘑裡脊、黃油炸雞卷。
南市食品街買賣興隆,1985年元旦開業十天後,顧客達40萬人次,銷貨額165萬元。至少在80年代到90年代,在天津要想吃點什麼,去食品街沒問題。直到餐飲業遍地開花的今天,吃飯再也不用專門去食品街,但南市食品街,仍然是天津最重要的餐飲地标。甚至可以再加一句,沒有之一。(文:何玉新)
南市食品街三毛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