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和平:美“中國軍力報告”提及台灣問題,透露哪些資訊?

作者:直新聞
劉和平:美“中國軍力報告”提及台灣問題,透露哪些資訊?

直新聞:劉先生,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3日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迅速推動軍事現代化的目标是在2027年時,具有在印太地區對抗美軍的能力,并迫使台灣上司層依北京條件進行談判”。對此,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美國五角大樓的這個判斷對外透露了兩個資訊,一個是,在解決台灣問題上,中國大陸軍力發展的目标并不僅僅是“打得赢台灣”,而是能夠具備跟美國掰一掰手腕的實力。這背後的潛台詞就是,中國解決台灣問題仍然需要時間,因為從現階段來講,中美之間的軍事實力仍然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第二個信号是,即使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具備了跟美國掰一掰手腕的實力,也不會貿然采取軍事手段突然“武統”台灣,而是會“以戰逼談”、“以戰逼統”,讓台灣按照中國大陸提出的條件,來完成兩岸的統一。

實事求是來講,我個人認為,美國軍方的這個判斷在邏輯上是說得過去的,它比那些動不動就自以為是,認為“中國大陸将在短期内以突然襲擊的方法武統台灣”的判斷,要靠譜得多,而且它也極有可能成為中國大陸未來解決台灣問題的選項之一。

在此前的評論中我曾經反複說過,中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着眼于領土主權的複合,也不僅僅是着眼于法律與政治上的統一,而是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着眼于人心上的回歸與統一。而這種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光靠軍事手段顯然是達不到的,甚至在某一個時間段内,軍事手段的效果還有可能會适得其反。是以,解決台灣問題的上上策,仍然是利用政治、經濟、文化的吸引力,讓台灣群眾自覺自願地跟大陸完成統一。軍事手段,隻是在窮盡了其它辦法之後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被迫使用。

同時我還認為,即使是在軍事手段中,也可以分為上策與下策,下策指的就是直接用軍事手段通過打仗的方式來解決,上策則是通過兵臨城下圍而不打的方式,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也就是在實作“以武遏獨”之後,再實作“以武逼談”、“以武逼統”。我相信,隻要中國大陸把自己的戰略目标定得比較合理比較切合實際,比如要求台當局以協定與制度化的方式承認“一中”原則并且不得反悔,這個還是極有可能能夠做得到的。是以,隻要台海局勢不發生突發性的重大事變,比如蔡英文當局突然宣布“台灣獨立”,以至于大陸不得不啟動《反分裂國家法》,否則的話,中國大陸突然不宣而戰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零。

劉和平:美“中國軍力報告”提及台灣問題,透露哪些資訊?

直新聞: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資深國防外交政策研究專家卡彭特撰文指出,與台灣本島相比,中國大陸突然占領東沙、金門、馬祖等台灣外島的可能性更大。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确實,這種猜測性的分析看上去似乎的确很美。因為東沙群島還有澎湖金門馬祖,都遠離台灣本島,中國大陸率先收回這幾個島嶼非常容易,甚至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而且在這些地方發生沖突,不會涉及太多的人員傷亡,也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的沖擊。對于蔡英文當局以及美國來說,丢了這幾個島嶼,也僅僅是缺胳膊斷腿的事情,并不會危及生命,是以無論是蔡英文當局還是拜登政府,最終都會選擇“破财消災”息事甯人。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種判斷有些過于自以為是過于想當然了,它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件事情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與後果。首先,無論是直接拿下台灣本島,還是拿下東沙、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它在本質上都意味着中國大陸“武統”台灣的開始,會引起台灣方面甚至是美國的武力對抗;其次,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中國大陸認為拿下這些離島不會導緻太大的傷亡,可以有效控制戰争規模,那不排除台灣與美國方面也會有這種想法,也是心存僥幸認為這場所謂的戰争可打,那最終戰争就一定會打起來,而一旦打起來了,戰争規模就不是哪一方憑借主觀願望可以控制得了的,如此一來,中國好不容易經營了四五十年的和平發展外圍環境,以及中國和平崛起的勢頭,就會被打斷;第三,有些人認為,大陸突然拿下東沙等離島,可以摧毀“台獨”勢力與美國的鬥志,進而有助于實作統一。但是,大家有沒有想到另外一種相反的情況,假如這一動作沒有摧毀“台獨”勢力與美方的意志,反而迫使他們铤而走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公開宣布“獨立”,到那個時候又怎麼辦?

我認為,這就是過去數十年來,中國大陸雖然有能力輕易拿下這些離島,但卻始終保持克制的原因。因為這一動作,仍然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決定,而非單純的軍事考慮,是一個全局性的戰略考慮,而非局部的戰術考慮。

劉和平:美“中國軍力報告”提及台灣問題,透露哪些資訊?

直新聞: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不擔心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并補充說他已向中方明确表示,中美是“競争”,而不一定是“沖突”。對此,你又作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拜登的說法其實是前後沖突的。一方面,他說不擔心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他擔心與中國發生意料之外的沖突。大家知道,跟意料之中的沖突一樣,所謂意料之外的沖突也是沖突。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戰争,都是因為所謂的意料之外,或是擦槍走火而引發的。是以,拜登在内心深處,其實是非常擔心中美爆發沖突的,甚至可以說,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最為擔心的事情。這就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反複說向中方亮明自己的底牌,也就是要防止中美由競争對抗走向沖突的原因。

而在我看來,萬事萬物都有因果,而且是有因才有果。假如我們認真追究一下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其實并沒有完全偶然性的事情,所謂的偶然,從本質上來講,其實都有内在邏輯上的必然性,隻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假如兩岸之間因為所謂意外的因素或是擦槍走火而爆發了戰争,那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大陸與美台在台海周邊爆發了緊張的軍事對峙,而爆發緊張軍事對峙的原因,又是因為近來蔡英文當局公然叫嚣兩岸“互不隸屬”,以及美國公然派遣小股特種部隊入島協訓台軍以及要支援所謂台灣重返聯合國。假如拜登政府與蔡英文當局不在政治上做出挑釁,兩岸就不會發生軍事上的對峙,沒有軍事上的對峙,自然就不會有擦槍走火的機會。

是以目前兩岸有可能在軍事上爆發戰争,根源在于蔡英文當局與美國在政治上的挑釁。這就如同通過揚湯來止沸一樣,你竈台下在不斷地添油加柴燃起熊熊大火,台面上卻企圖通過揚湯來止沸,這顯然是徒勞而無功的。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排版丨徐潇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