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作者:狐狸晨曦

明朝末年,當崇祯帝朱由檢即位後,大明王朝二百多年下來積累的體制弊病,早已積重難返,病入膏肓。一邊是人口激增、土地兼并嚴重,錢财集中于權貴巨室,一邊是腐朽的國家機器根本收不上稅,國家财政窘迫,難以維系正常運轉。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明朝宗室制度,相比于此前的漢唐宋各朝,最大弊端在于沒有降等襲爵制,導緻随着時間推移,每代帝王分藩各個皇子為親王,每代親王又分出許多郡王,枝繁葉茂下,給國家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這些錦衣玉食的藩王,離開四方天的王府超過幾裡就被當做造反,實際上猶如被皇帝和官僚們以層層祖宗法度軟禁的進階囚犯,他們除了欺淩小民、聚斂财富、混吃等死,又還有什麼人生價值可言呢?

是以,如萬曆皇帝的愛子、崇祯帝的皇叔,福王朱常洵那樣,自己肥的流油, 富可敵國,卻于天下大亂一毛不拔,最後被流民軍活捉,生生做成“福祿(鹿)宴”,亦不足為奇。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崇祯帝難道真不知道百姓無錢,整個國家的财富都在官僚巨富手中麼?可是他一方面固然可以随意罷黜甚至殺戮那些宰輔、總督、尚書等方面大員,如同殺豬宰狗,另一方面卻根本無力和整個官僚權貴集團做鬥争,讓這些道德君子從嘴裡把錢吐出來。

在内憂外患之際,崇祯帝也蹭聽取内閣首輔薛國觀的進言,強迫自己的那些皇親國戚捐資助響。

崇祯帝曾祖母、萬曆帝生母、孝定太後李氏,生前信奉佛教,死後被尊為“九蓮菩薩”。武清侯李國瑞,是李太後的侄孫,繼承了其祖父、李太後哥哥的爵位,按親戚關系算,是崇祯帝的遠房表舅,雙方的血緣關系已經很淡了。

李國瑞擁有大片莊園田産,家資無數,崇祯帝首先拿他開刀,李國瑞就藏匿私财,拆毀居所,把破舊器具擺滿大街來哭窮。崇祯帝的嶽父,當朝國丈、嘉定伯周奎還特意給他說好話。

崇祯帝大怒,把李國瑞剝奪爵位,打入天牢,李國瑞被吓死了。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崇祯帝繼續逼捐,皇親國戚們人人自危,便暗地和宮中的嫔妃宦官相勾結,趁着年幼的五皇子朱慈煥生病,便裝神弄鬼,假造孝定太後(九蓮菩薩)顯靈,責備崇祯帝薄待外戚,把這個小孩子活活吓死,甚至還放言要殺盡所有皇子:【諸皇子盡當夭!】

【帝初憂國用不足,國觀請借助,言:“在外群僚,臣等任之;在内戚畹,非獨斷不可。”因以武清侯李國瑞為言……或教國瑞匿赀勿獻,拆毀居第,陳什器通衢鬻之,示無所有。嘉定伯周奎與有連,代為請。帝怒,奪國瑞爵,國瑞悸死。有司追不已,戚畹皆自危。因皇五子病,交通宦官宮妾,倡言孝定太後已為九蓮菩薩,空中責帝薄外家,諸皇子盡當夭,降神于皇五子。】

這亦是權貴集團對皇帝的最後通牒:今日可以把黑手伸進皇宮,吓殺皇子,難道明日便不能弑君篡位麼?

崇祯帝痛失愛子,又遭恐吓,隻能生生咽下這口惡氣,讓李國瑞七歲兒子繼承武清侯位,将李家的家産盡數歸還,并殺了薛國觀這個倒黴首輔,給皇親國戚們出氣。

【俄皇子卒,帝大恐,急封國瑞七歲兒存善為侯,盡還所納金銀,而追恨國觀,待隙而發。】

要知道,二百多年來,明朝的外戚被打壓得無權無勢,勢力孱弱為曆朝曆代之最。

然而,崇祯帝僅僅是想拿一個遠房外戚開刀,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一個親生皇子的性命,附帶一個内閣首輔的人頭,最後還隻能自己認栽!

更不用說分封各地的諸多藩王,很多都已經分封就國一二百年,在地方上影響力巨大,勢力盤根錯節。崇祯帝想要他們吐出銀子,以濟國難,談何容易?

是以,哪怕是松錦大戰洪承疇部毀敗,潼關大戰孫傳庭部覆亡之後,大明王朝精銳的機動軍力固然已經全軍覆滅,但九邊重鎮尚有幾十萬缺衣少食的邊軍,然而崇祯帝卻根本拿不出能讓他們賣力抗敵的糧饷。

是以,李自成數萬老營東征,幾十萬明朝邊軍竟卷甲而降,幾個月就讓李自成兵鋒直指北京城下,逼得崇祯帝上吊自殺,臨終猶自痛罵:【臣皆亡國之臣!】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而當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後,這些原明朝降軍又迅速轉投了滿清,成為清軍取關中、下江南、攻伐四方的馬前卒,急先鋒,并和八旗鐵騎一起,用屠刀把士紳權貴們積累的巨額财富,盡數洗劫一空。明亡清興,便成定局。

清軍入關後, 一開始打着“幫明朝報仇、剿滅流民軍”的旗号,更冠冕堂皇宣布,要“善待”和“恩養”明朝宗室。

然而,短短兩年後,當李自成殒命,南京弘光政權同樣輕易覆滅,八旗兵鋒已經席卷了神州大片疆土, 清廷認為明朝藩王與宗室,再無可資利用的政治價值,便對他們開始了大肆殺戮。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清廷更公開釋出谕旨:【凡故明宗室……若窮迫降順,或叛而複歸,及被執獻者,無少長盡誅之!】(明朝朱氏宗室,如果是迫于無奈才投降,或者反抗過滿清卻又投降,或者被屬下挾制投降,無分年齡老少,全部斬首!)

八旗軍在攻略各府縣的曆程中,更将捕獲的一個個明朝宗室,近乎殺戮殆盡。

公元1662年,永曆帝昆明被殺、李定國嘔血而亡、鄭成功憂憤而死,不久,李來亨投火自焚,清廷基本撲滅了神州大陸的反清烽火。

公元1668年,滿清康熙帝終于宣布,從此對明朝朱氏宗室“網開一面”,放他們一條生路:「诏故明宗室子孫衆多,有竄伏山林者,令悉歸田裡;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複舊。」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公元1699年,康熙帝在南京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以此收買人心,又召谕天下,要「訪察明室後裔,授以職銜,俾其世守祀事。」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然而,九年之後,崇祯帝四皇子朱慈炤被清廷發現。 朱慈炤,崇祯六年三月初七出生,生母是皇貴妃田氏,崇祯十五年三月,時年九歲封永王。

雖然他此時已經是75歲高齡,在清朝治下隐姓埋名六十多年,根本無“反清複明”之念。

大明王朝的落幕:崇祯帝兩個皇子的悲涼人生

豈知康熙帝卻不肯網開一面,而是悍然宣布:「王士元(朱慈炤)雖未必有反清之行,但未必無反清之心!」, 定要對大明皇子斬草除根!

康熙帝為了掩飾自己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惡行,便授意清廷官員,篡改審訊記錄,

《清實錄卷》:【丁未。先是奉差查審大岚山賊吏部侍郎穆丹押解賊犯朱三、即王士元等父子六人至京、下九卿詹事科道會審。至是九卿等覆奏:朱三供伊系崇祯第四子。查崇祯第四子,已于崇祯十四年身故。】

他們把上文所述,在宮廷陰謀中被吓死的五皇子朱慈煥,強行說成是“崇祯第四子”,然後說朱慈炤是假冒崇祯帝皇子,鐵證如山,将其滿門老小十三口 ,盡數殺害:

朱慈炤被千刀萬剮,淩遲處死,朱慈炤的一妻一妾,三個女兒, 在清廷抓捕時被迫自盡。六個兒子, 都被當衆斬首。一個年幼孫子,死于獄中。

崇祯皇帝的血脈,甚至是此前泰昌皇帝、萬曆皇帝、隆慶皇帝、嘉靖皇帝等諸多大明皇帝的全部血脈,至此斷絕……

而因為清朝篡改了相關記錄,時至今日,還有許多人,誤以為康熙年間遇害的崇祯帝四皇子朱慈炤,竟是他的五弟朱慈煥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