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伏業從“搶地盤”轉向“練内功”

2月28日,航拍下的江西新餘市分宜縣陸輝公司裝機容量7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氣勢恢宏。近年來,新餘市因地制宜發展“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和“林光互補”等光伏電站項目,目前已有江西瑞晶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等5個項目上網電價獲批。

光伏業從“搶地盤”轉向“練内功”

在政策扶持下,我國光伏産業近年來發展持續向好,新增裝機量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但也暴露出補貼缺口逐年擴大、難以維系的短闆。要擺脫補貼“依賴症”,下一步必須通過全面實行競争性項目配置設定、發展分布式光伏及多元化光伏應用等,推動光伏産業提質增效、降低成本。

近期,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釋出《中國光伏産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預測,2016至2020年間全球光伏市場将以9%的複合增長率繼續擴大市場規模;2017年,中國預計新增裝機量可達到20吉瓦至30吉瓦,繼續領跑世界光伏産業。專家表示,雖然光伏産業增長穩健,但在電價下調、補貼拖欠、限電、用地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下,我國光伏産業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也日益增多,下一步須解決降本增效問題。

新增裝機連續4年居首

2016年,在國内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帶來的搶裝效應以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快速崛起帶動下,我國光伏産業發展持續向好,産業規模穩步增長,技術水準明顯提升。“從光伏應用方面看,2016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34.54吉瓦,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新增裝機量的47%。”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對記者說。

具體來看,2016年,我國多晶矽産量約19.4萬噸,同比增長17.6%,全年太陽能級多晶矽進口量約13.6萬噸(含矽錠);部分企業成本已降至70元/千克以下;建立5000噸級電子級多晶矽工廠,高品質産品已在半導體領域批量應用。矽片方面,2016年産量超過63吉瓦,同比增長11%以上,每片加工成本下降至1.4元以下。

王勃華透露,随着産量增加、成本下降,2016年成為光伏企業近幾年中盈利最好的一年,上中下遊光伏企業2016年毛利率均實作雙位數增長。例如,多晶矽和矽片領域領先的大全集團、保利協鑫兩家企業均實作30%毛利率,電池元件制造企業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的毛利率分别為17.6%、18%和20%;逆變器制造企業陽光電源的毛利率也達到26%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市場布局、結構雙轉換趨勢日趨明顯。市場布局方面,由于西北地區新能源限電問題,大規模新增裝機由原來的西北部向中東部轉移。2016年,中東部9個省份新增裝機超過1吉瓦,全年西北之外地區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裝機比重達72%。市場結構上,光伏新增裝機由原來占絕對多數的地面電站向分布式電站轉變。2016年8月份以後,分布式光伏電站每月并網量占比均在50%以上。

在裝機規模帶動下,光伏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大幅提升。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表示,2016年,全國太陽能發電6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太陽能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0.01%提高到2016年的1.3%。

全面實施競争性項目配置設定

“如果說‘十二五’最主要任務是擴大規模,‘十三五’期間擴大規模會放到次要位置。”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調研員邢翼騰表示,下一步最主要是通過規模擴大推動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擴大多元化應用,降本增效,充分發揮國家補貼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光伏産業提質增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多部門将出台技術創新、産業體系等方面新政,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全面實行競争性項目配置設定。

光伏“領跑者”是國家能源局從2015年開始實施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通過扶持建設先進技術示範基地,促進光伏先進技術産品應用和産業更新。2016年,我國已經在8個光伏“領跑者”基地采取招标或競争性比選等方式配置項目,并将電價作為主要競争條件。這一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每個項目比當地光伏标杆上網電價降低0.2元,預計節省補貼15億元。同時,還有展現光伏的競争力、倒逼技術進步、杜絕倒賣現象等諸多利好。

不過,各地雖然鼓勵競價,但還不是真正的競争性配置設定。“實行競價是必然選擇。”邢翼騰明确表示,2016年中國光伏上網電價下調之前,在全球處于較高水準,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補貼虧空嚴重。2015年我國新能源補貼缺口達400億元,2016年底缺口已經高達600億元。“2017年将全面實施競争性項目配置設定,全面建設标準檢測評價體系。”

“領跑者基地項目競争,将主要考量太陽能資源情況、土地成本及稅費情況、當地電網能不能有效接入、地方政府配套服務等。越有利于基地的總體價格下降,則越有可能勝出。”邢翼騰說。

分布式光伏成市場“寵兒”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17年中國光伏市場将呈現先緊後松态勢,前三季度緊,四季度較松,在普通項目、領跑技術基地、光伏扶貧、增補名額、分布式光伏等因素驅動下,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0吉瓦至30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及多元化光伏應用将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分布式光伏具有就地消納的顯著優點,是太陽能利用的最佳方式。自2016年以來,随着“三北”地區棄光加劇,分布式光伏發電呈現高速增長态勢。國家能源局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較2015年激增200%。在政策引導下,2017年這種發展趨勢還将延續。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通知,2017年1月1日起,我國一至三類資源區建立光伏電站的标杆上網電價分别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下調0.15元、0.13元、0.13元,分布式光伏項目依然保持每千瓦時0.42元電價。

為推動農村電網改造更新工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近日分别與5個省份簽署協定,合計将投資6522億元。同時,為配合國家光伏扶貧措施,南網目标在2020年達成新能源100%并網、貧困村落電力覆寫率100%的目标。改造後的電網将大幅提高農村輸電電壓,提升農村電網的可靠性與輸電能力,直接有助光伏扶貧和分布式光伏發展。

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一局處長劉宏波透露,該行2017年金融扶持的重要領域是分布式光伏及“光伏+”應用、光伏“領跑者”示範基地、光伏扶貧、光伏發電走出去、新能源微電網、多能互補等。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