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作者:十二讀書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文|丁十二

圖|網絡

巴中,坐落于四川東北部的一個地級市。說它是地級市,但它在一些外地人那裡的知名度還比不得一些縣級市。

記得幾年前剛上大學的時候,班裡一外地同學問我是哪裡的,我說巴中。他沉思了半刻,突然問我:你們那裡解放了嗎?上學是不是要騎馬?

我當他是開玩笑,便也開玩笑說:沒呢,我們上課都帶槍。我們一般不騎馬,都騎牛。

“牧童騎黃牛”,我心裡想。

看吧,在他們眼裡,巴中還沒解放呢,更惶談知名度了。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巴中最早的建制可以追溯到東漢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距今差不多1900多年曆史,比成都也就晚了個400多年。

不過巴中也确實是夠偏僻的,别的不說,在唐代,巴中,就是專門流放皇族和貶官的地方。

為啥呢?因為荒僻啊!

從李淵到唐僖宗李儇,唐朝有不少皇族被流放巴州,其中說得上名号的就包括修建南昌滕王閣的滕王李元嬰,李世民之子紀王李慎、吳王李恪,李治之子梁王李忠,雍王李賢,李顯之子襄王李重茂等。

在這些衆多人物中間,對巴中文化影響最深遠的當屬“章懷太子”李賢。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李賢,字明允,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則天次子。

龍朔元年(661年),李賢封沛王,沒錯,就是曆史上那個喜歡鬥雞,然後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為其助興的沛王,結果王勃是以被高宗驅逐出了王府。

上元二年(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賢繼太子位。李賢為太子期間,與他的母親也就是武則天關系十分緊張。

據《新唐書·章懷太子傳》記載:

時正谏大夫明崇俨以左道為武後所信,崇俨言英王類太宗,而相王貴,賢聞,惡之。宮人或傳賢乃後姊南韓夫人所生,賢益疑,而後撰《少陽政範》、《孝子傳》賜賢,數以書讓勒,愈不安。

後來,這個明崇俨被強盜殺害了,但是又遲遲抓不到兇手。于是武則天就懷疑是太子所為。恰好這時候李賢為了自保,不得已在馬坊裡藏了武器。武則天發現後便以私藏武器,圖謀不軌為借口,于永隆元年(680年)将其廢為庶人,幽禁在長安。此案連坐者達數十人。

開耀元年(681年)冬,李賢被流放到了偏僻的巴州(即今巴中)。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文明元年(684年),高宗李治駕崩,武則天先後廢顯、旦二帝,把持朝政,建立武周政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流放巴中的李賢寫下了一首堪比曹植《七步詩》的樂府詩——《黃台瓜辭》,以藤蔓和瓜比喻母子“相煎”,讀來讓人哀惋歎息。

《黃台瓜辭》 唐·李賢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所要傳達的意思也十分明白:旨在勸谏母親(武則天)切勿為了政治利益而傷害骨肉親情。希望武則天不要對自己的兒子一味猜忌、過度殺戮。否則,猶如摘瓜,一摘、再摘,尚可,一旦摘絕,最後隻能是抱着藤蔓回來。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然而李賢的一片赤誠終究還是沒能打動武則天。不久之後,武則天即指令左金吾衛将軍丘神勣前往搜查李賢的住宅,以防其謀反。

丘神勣到後将李賢囚禁,逼其自盡,年僅二十九歲。

神龍初年(705年),唐中宗李顯複辟,追贈李賢司徒。

景雲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追加李賢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懷”,故稱“章懷太子”。

在今天的巴中,就有一座山名叫“章懷山”,在唐朝以前叫天坪山,正是為紀念“章懷太子”而更名。山頂有“太子岩”,據傳,每天早晨,李賢都會隻身來到岩石之上,迎着旭日,誦讀詩文。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影視劇中的章懷太子

又聞李賢流放巴州時,經常登上城北的山上眺望長安方向,于是後遂将此山命名為“望王山”,沿用至今。

同時形成了另一個巴中傳統的民俗節日活動——“登高節”。

巴中人的登高節不是重陽節,而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這一天,巴中可謂“萬人空巷”,所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出門登高。特别值得一說的是,即便國慶也不放假的巴中高三學子也可以在“正月十六登高節”當天休息一天,這是巴中人的狂歡日。

巴中正月十六登高習俗形成已久,迄今已上千年。現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在巴中,卻造就了這一方獨特的巴人文化

巴中正月十六登高盛況

我常常在想,假如沒有發生這一系列變故,假如李賢依然是太子,然後順利繼任皇位,我想他應該會是個好皇帝。

但是,如果真的那樣,這些讓巴中人引以為豪的巴人文化、巴中文明就都不複存在了。城北的“望王山”或許就會叫“北龛坡”(與之對應的是巴中現有的南龛坡),“章懷山”依然叫天坪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