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中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物聯網的數字亮點

近來,無人機、智能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vr(虛拟現實)裝置等高科技産品不斷湧現,人工智能圖景徐徐展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正使得人們的生産生活悄然發生嬗變,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其著作《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把無人交通工具(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3d列印、進階機器人、新材料、物聯網與基因工程列為核心推動技術。

随着“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走出一條從模仿、追随到引領的發展軌迹,而這背後的“秘訣”便是創新。今年前5個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3%,其中新能源發電、醫藥制造、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利潤率分别達32.1%、10.7%和10.1%;5月份,高技術産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長11.3%和10.3%。

數字中的亮點

  人均研發經費50萬元:

  科技部日前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将健全多元人才投入機制,全國研究與發展(r&d)人員年人均研發經費由2014年的37萬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萬元/年,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物聯網企業3萬家:

  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物聯網産業規模超過7500億元,物聯網盈利規模僅次于美國。目前中國物聯網及相關企業超過3萬家,其中85%為中小型企業,已建立了基本完整的物聯網産業體系。

  創新排名第22位: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日前聯合釋出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國際排名從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為唯一進入前25名集團的中等收入國家,已經成功跻身全球創新上司者行列。

  工業機器人8.9萬台: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釋出資料,自2013年以來,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大幅度攀升。2016年總銷售量已達到8.9萬台,同比增長26.6%。其中,國産工業機器人累計銷售2.9萬台,同比增長30.9%;工業機器人安裝量達到8.5萬台,超過全球新增工業機器人數量的30%。

  超算9.3億億次:

  國際top500組織6月19日釋出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實作核心部件全部國産的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首次奪冠,速度可達每秒3.39億億次的中國超算“天河二号”排名第二。

  新能源汽車50萬輛:

  資料顯示,到去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産量突破50萬輛,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在全球的占比都達到了50%。自2010年大規模牽頭發展電動汽車以來,每隔4年左右,我國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就能提高1倍、成本約降低50%。

  4g使用者7.3億戶:

  2016年,我國網際網路行業收入增長超過40%。截至2016年11月,4g使用者達7.3億戶,寬帶使用者接近3億戶。

  專利申請403.4萬件:

過去5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403.4萬件,發明專利授權量118.9萬件,比“十一五”增長1.5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

國際管理咨詢機構埃森哲釋出的最新報告稱,通過轉變工作方式以及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明顯提升,推動中國勞動生産率提高27%。中國必須在創新中尋找出路,堅持創新驅動,勇于變革,才能突破發展瓶頸,成為新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本文由深圳北航物聯編輯整理(www.buaaiot.org),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