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情境随環境而變化,逐字逐句——讀楊振甯先生的散文有一種感覺

作者:返樸
劉:情境随環境而變化,逐字逐句——讀楊振甯先生的散文有一種感覺

編寫|劉直言不諱

楊振甯先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無論他身在何處,這都是沒有争議的,但凡知道他能寫出精美的中文文章的人,可能都不會知道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于楊先生的語言藝術來說,無法欣賞中國人的神秘外友不用說,就是一些不為人知的人也是難得的三種口味。幾年前,讀完畢揚先生的美國作文後,我長長地歎了口氣:"那個《鄧家賢》,因為它被列入國中語言課本,讀者比楊先生的其他文章還多。在這方面,他足以讓許多奧班出生的各種規模的專業作家和編輯臉紅——去鄉下多年,沉浸在宇宙的奧秘中,仍然能夠如此生動地使用漢語單詞,教科書編輯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人。"[1]

如果我是一個外行人罕見而陌生,你可以帶幾個專家到平台上來。2005年,Blossom文學出版社承辦了一部"優雅的中國"系列讀物,委托編纂當代散文,是著名作家賈平草,共入選美國三十二篇文章,其中楊先生的《鄧家賢》。"楊先生是一個老知識分子,非常關心人性......"香港和北京三聯書店前主編李偉說。他的文章也寫得很漂亮,文字簡潔明了,台詞感人。著名思想家王元華說,楊先生"對中國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這種了解甚至比我們在座的一些專業人士還要深刻。港台著名電機專家、散文家陳志軒讀了楊先生的《美與實體》,稱贊他的作品"美奕清晰,好看",并說:"現在你不僅為小'人'寫作,也為大'人'寫作。"[5]

通過對楊先生百年誕辰的祝賀,我想談談閱讀他的散文。在霧中看花,寒山俯瞰,終于是自己的風景。

國情

我想,另一本可以納入中學語言課本的是《父與我》,那篇優美的文字,充滿感情,可以與朱子清的《背影》相提并論。文章回憶起楊老先生在昆明送兒子長途旅行的場景:

說完再見後,我上了一輛非常擁擠的公共汽車,起初我可以看到父親透過窗戶向我招手,幾分鐘後他就擠在遠處了。車裡有很多同學去了美國,當我說話時,我的注意力轉向了飛行路線和氣候變化等問題。等了一個多小時後,車子再也沒有啟動。突然,我旁邊的一個美國人向我打手勢,讓我向窗外看:突然發現我父親還在那裡等着!他身材瘦弱,穿着長袍,額頭上的頭發是白色的。看到他焦急的臉,我忍受了一個早晨熱淚盈眶,一頭亂發,不能做自己的。[6]

文字中附有一張1929年在廈門鼓浪嶼拍攝的照片,上面小男孩的腦門突出,身體的衣服和褲子都很短,盯着大眼睛,一副不情願的眼神,那是六歲多的楊振甯。三十年後,1960年,楊老先生飛往日内瓦與已經戀愛多年的兒子團聚,臨走前,楊振甯先生的三個弟弟拿出了這張照片,但老先生卻說:"不要拿,不要帶,那天我罵振甯,他很不高興。"文中既沒有說出他們責任的原因,也沒有說出楊老先生看到老照片時的心情,幾句話,輕風輕輕勾勒出父親善良的特點,以及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的舉止。看這裡,中文老師可能會說,這就是修辭的對比:用作者自己的頑皮對父親的話,用父親對老照片的反應來對抗他内心最深處的感受。

這隻是一個插曲,後來表達的更優美的修辭,楊先生寫道:

從1945年到1964年,我在美國生活了19年,包括我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然而,決定申請美國公民身份并不容易。我懷疑來自大多數國家的許多移民都有類似的問題。但對于一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長大的人來說,做出這樣的決定尤其困難。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沒有離開中國、移居另一個國家的長遠觀念。搬到另一個國家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徹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國擁有輝煌的文化。近百年來,她所遭受的屈辱和剝削,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百年的曆史。我父親在北京和上海擔任數學教授,直到1973年去世。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經常旅行。但我知道,直到我去世,他從未在我心中為我被遺棄的國家原諒我。[7]

這是文中一段動人的段落,楊老先生的純潔、耿潔和愛國情懷在紙上跳躍。一些不擇手段的網絡片段手,竟然抓住了"永不原諒我"這句話,作為對楊先生不忠、不孝的真相的攻擊,完全不明白楊先生是在用對比筆寫他父親的偉大。事實上,包括楊五芝在内的許多中國科學家都不會認為,在1950年代和1970年代,處于當代科學界頂尖的楊安澤回國是不明智的。

就像中國古代偉大的儒家思想一樣,楊先生的"家"和"國"是一體的心,這在楊先生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1957年8月9日,楊老先生在日内瓦向楊振甯夫婦示意,寫道:"别忘了永遠愛和愛每一頓飯,活着感受民族的感激之情。"1972年5月12日楊先生去世後,楊先生的年輕玩伴、終生好友熊秉明寫了一封慰問信,說你父親雖然去世了,但他的血液仍然在你的身體裡流淌。楊先生補充說:"是的,我的身體正在循環我父親的血液,中國文化的血液。

2008年初,在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楊先生《暮光之城》的首映式上,時任中國科協名譽會長周光超先生建議,既然《父我》如此精彩,楊先生也應該寫一部《母我》。事實上,楊先生之前在幾篇文章中都談過自己的母親,按照周先生的建議,楊先生很快完成了《母親和我》,這是附在當年在新加坡出版的《黎明集》的傳統版上。

這篇文章篇幅不長,但同樣充滿深厚的感情,用簡單的筆觸畫出了一幅勤奮、淳樸、堅韌的中國女性高大形象。文章開頭說,父親在海裡待了五年,母子互相依賴,看到一些留學生回家抛棄妻子,母親曾和教會裡的一位姊妹聊天,說一旦家庭狀況得不到維持,就帶兒子去教堂"吃飯教書"。雖然文化不高,但母親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四歲的兒子教他認字,五歲多的楊振甯學過三千多個方字。父親回到家後對母親很好,全家安頓在清華公園,在衆多受過高等教育的教授和妻子中間,母親的人生信條是照顧好家庭,少溝通,不打牌,不怕吃苦,而是求健康,很快在園裡為家庭管理赢得了良好的聲譽。成名後,楊先生曾送母親到瑞士、香港、美國東西海岸等地居住,母親生活過得很幸福,也彌補了楊先生多年來未能親自孝順的結。1992年南開大學舉辦了一場為他70歲生日舉辦的研讨會,楊先生在演講中回憶起母親的恩澤,從中突然傷心欲絕,抽泣着,至今網上還能看到當時現場的錄像。文章最後,楊先生用平靜的語氣總結了母親的一生,也算是向那個時代成千上萬的中國母親緻敬:

她的母親于1896年出生在中國舊國家,沒有上過學,隻在私立生活了一兩年。小時候,她隻有一個小名字,父親在取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後結婚:羅夢華。她經曆了20世紀中國社會的多重動蕩,以冷靜果斷的态度克服了一切困難。她是楊家的精神支柱,受到丈夫、孩子和所有認識她的人的尊敬。[8]

熊秉明是數學家熊清來先生的兒子,楊先生從小就認識他,後來成為著名的書法家和雕塑家。雖然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工作,但他們有許多共同的興趣。父母的友情,清華公園的童年,留學的經曆,美國在科學藝術方面的了解......,兩者之間的話題無窮無盡。2002年夏天,楊先生在倫敦觀看了馬蒂斯和畢加索的雙人主題展覽,并看到了畢加索晚年寫給馬蒂斯的一段話,他說:"我們要趕緊行動,否則我們将沒有時間互相交談。楊先生立即抄襲寄給朋友,五個月後熊秉明在巴黎去世,楊先生說:"恐怕這封信還在他的辦公桌上。"我和炳明是同齡的人,同齡的人,"他在悼詞中寫道。我們都有話要說。我們走了不同的道路,我們使用了不同的語言,但我們将說相同的底線。"文中引用了熊秉明寫的一首動人的詩,"童年時預測成人出行的未來,在家鄉預言遠方行人歸來的未來,"楊先生最後寫道:

甘蔗田、棉田、紅河是他父母月光之鄉雲南省米勒縣,也是全世界所有孩子的故鄉。[9]

中國男人

對于他的同胞、同學和密友鄧家璇來說,楊先生的紀念文字早已成為經典,對文章的贊美和評論不計其數。現在我想偷一個聰明,會是十多年前複制一點感覺下面。

文章開頭把我們帶到了100年前,當時抗日戰争和八國聯軍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悲慘的時期,然後話轉過來——中國人站起來,為這場變革貢獻了無數的士人,有一位久違的科學家,那就是: 鄧家璇.這樣,筆者的主人公,不僅是一位研制出核武器的科學家,更是一位為中國人擺脫任何被屠殺者的命運而汗流浃背的民族英雄。英勇戰鬥的邊疆是青海、新疆和神秘的羅泊,那裡最容易與"秦明月漢時關"聯系在一起。楊先生寫道:

不知道賈躍亭是否首先想起了我們在昆明一起背誦的《杭古戰場文字》:

這是巨大的!沙子裡沒有沙子,也沒有人看到。河流吊索,山區糾紛。陰郁是悲傷的,風是悲傷的。這是一個寒冷的早晨。鳥兒飛不起來,野獸也死了。館長對于宇道:"這古老的戰場也是!始終覆寫三支軍隊。經常鬼叫,天空有異味!"

賈先把同僚埋在沙漠裡的斷草,埋下屬的時候不知道心情如何?

在"粗略評估"參數時,必須有實體直覺,在計劃晝夜計算時,應該有數學洞察力,在決定計劃時,應該有勇氣,但也要有合理的判斷力。但理論是否足夠準确始終是一個問題。我想知道當他第一次簽署關鍵計劃時,我的手是否顫抖了?

戈壁海灘經常多風和沙灘,氣溫往往在30度以下。大大小小的臨時核武器試驗問題必然會出現。雖然賈躍亭首先有"傅意"的說法,但事故總是不可避免的。1982年,他成為核武器研究所所長後,突然一個無法測量的地下信号,每個人都非常焦慮,以至于人們建議他回去。他隻說了一件事:

"我不能去。"[10]

在敵人的肚子裡,食物無果而終的時代,在馬皮包裹的屍體上,春風拂面的荒原,英雄鄧佳先"我不能走",可以說是堅強兇猛,反流。

文中有一個感人的細節:盡管猜到了朋友的使命,但楊先生在1971年第一次來到中國時從未問過他的工作,鄧嘉第一次說自己"在田裡幹活",直到楊離國前夕,在上海上司人舉行的宴會上,他突然收到了鄧家賢的一張紙條, 隻有一個含義——中國的原子彈是中國人自己研制出來的。楊先生忍不住淚流滿面,隻好離開桌子去洗手間收拾臉。"事後,我記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情感沖擊,為了國家的驕傲?"他問道。首先為作物感到自豪?我永遠不知道。"答案實際上在文本中。楊先生寫道:

如果有一天,一位導演想拍攝鄧嘉的第一部傳記,我會建議他,背景音樂采用一首五四時代的歌曲,這是我小時候從父親的口中學到的。

我父親出生于1896年,當時中華民族還陷于一種永久管理的狀态。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

中國男人,中國男人,會舉起他們的手飛上天空。

長江東臨亞洲,昆侖、長城之翼,天國,取更多宏觀,黃帝的神種。

風虎雲龍,萬物随波逐流,傲嬌天國之子我穿越。

我有一把寶刀,大方地從敗類中,擊中中遊,大國,決定性的勝利戰場,空中穿過長虹,古今有多少陌生的丈夫。

斷頭的黃塵,顔冉樂公,至今鮮血依然是紅色。[11]

楊先生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導演,他的蒙太奇真的很睿智:大國劃分中國,中國的核計劃,高中和大學的窗戶,留在美國,奧本海默,"懸挂古代戰場文本",在一系列長鏡頭,短鏡頭,大寫變焦和動态明暗對比對比,這裡刷了五四時代的救援歌曲的樂譜, 音樂突然...一串方形文字,在楊先生的活力調動下:曆史沉思,導演的獨白,視覺和聲學效果在雙重沖擊下拱起一個高大豐滿的英雄形象。[12]

同樣不可思議的是,一些無聊的鍵盤人竟然用楊先生對老朋友的懷舊之情來迷惑大衆,我不知道楊、鄧兩個人深厚的友誼是基于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讓祖國迅速富強,洗雪洗刷近代所遭受的恥辱, 盡快在世界各國森林中自力更生。1971年,楊先生第一次回國,他想見到的第一個人是鄧家璇,當時他還在西北的一個"學習班"裡。正是楊先生的關切促使鄧佳全面恢複了核工業部九院的正常工作程式。鄧家璇夫人徐璐珞女士說,"楊振甯先生回來救鄧家賢的命",她還對楊某兩次月經友誼和楊先生在各種場合的細緻照顧,以及鄧嘉對楊先生的高度評價表示了看法。[14]

舊國家的新生活

1982年,楊安澤在一篇實體學論文的後記中寫下了他的背景和獲得美國公民身份的旅程,并在其中插入了一個感人的細節:

1960年代的一個晚上,在我去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的路上,我坐了一列火車從紐約到帕喬格。夜深了,搖搖晃晃的馬車空無一人。一個老人坐在我身後,我和他說話。他來自浙江省,生于1890年左右,在美國生活了50多年,有時洗衣服,有時在餐館洗碗。他從未結過婚,總是獨自一人住在房子裡。他顯然對人們非常友好。我心想,這是否意味着他不恨或恨?當汽車到達Bayshore時,老人蹒跚地沿着昏暗的過道走到汽車的後面,在地下顫抖。看着他彎着腰的歲月,我的心裡充滿了悲傷和憤怒。[15]

楊先生的"悲傷和憤怒"來自對現代中國所遭受的屈辱的深刻了解,來自傳統文化的熏陶,來自他父親的教誨,來自他在美國的個人觀察經曆。在各種場合,楊先生甚至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和諾貝爾基金會與李正道先生一起為獲獎舉辦的晚宴上,也多次提到這種感覺,以及關于八國集團聯盟的"野蠻屠殺和可恥掠奪"以及"中國人的憤怒情緒"。[16]

在《父與我》《鄧家璇》《現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展望》和《終末的反思》中,楊先生多次提到"民族恥辱",稱"這是永恒的時代,是死者死亡危險的時代","5000年來中華民族曆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在《暮光之城》收錄的《最後的反思》一文中,楊安澤補充了一張20世紀初上海英租界審判的照片:一個留着長辮子的中國人跪在大廳前,外國法官和中國官員在沒有書面解釋的情況下高高地站在舞台上。楊安澤經常引用的中國被列強欺負的清單可以追溯到1898年:

德國占領山東膠州灣,"租"99年。

俄羅斯占領遼甯東順大連,"租借"了25年。

法國"租借"占領了廣東省廣州灣99年。

英國占領了山東威海衛和香港的新界。前者"租"了25年,後者"租"了99年。[20]

1997年7月1日上午0時,楊先生有幸出席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統一慶典。看着五星紅旗在易永歌的音樂中冉冉升起,我想,如果父親能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他會比他更興奮。楊先生滿懷激情地寫下了以下幾句話:

他出生于1896年——101年前,馬關條約時代,騾子補償,在極度貧困中,被列強欺負,基本上被祖國瓜分。他們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目睹了外國人民在讓步的專橫,忍受了二十一條款、五年悲劇、918事件、南京大屠殺等無休止的外來霸淩,出國後嘗到了種族歧視的滋味,多麼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富強祖國的地位, 可以看到"大英帝國"國旗退卻,可以看到中國國旗自豪地向世界宣告:這是中國的土地。[21]

半個月後,7月16日,楊先生應邀在慶祝香港高等教育部門回歸的晚宴上發表演講,稱"香港回歸是本世紀的曆史性事件","中國人經常說鴉片戰争是國家的恥辱,香港的回歸是國家的恥辱"。其實,鴉片戰争也是英國人民的民族恥辱,回歸也雪上了英國人的民族恥辱。他接著解釋說,「羞恥」的意思與「羞恥」不同,不能全部翻譯成羞恥,因為羞恥這個詞意味著做錯事。鴉片戰争是英國的恥辱,而不是中國的恥辱。

他還提到了著名的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Toynbee),湯因比在他1947年出版的《審判文化》(The Culture of Trial)一書中談到,他小時候從母親那裡了解到鴉片戰争的真實背景,并感到"贖罪的恥辱",英國人應該為他們違反國際公法的行為感到羞恥。楊安倍稱贊湯因比"從宏觀角度看世界曆史,另一方面試圖預測未來",但他說,他認為湯因比對50年後世界偉大的預測有兩個錯誤,"第一,他沒有預見到蘇聯的解體。其次,他沒有預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的崛起。在《根源的反思》一書中,楊先生通過再次引用湯因比的書及其對未來世界的預言,進一步發展了他的觀點:

我相信,再過一百年,如果我們讨論20世紀對人類曆史影響最大的最重要的曆史事實,就不會是兩次世界大戰;相反,如果讨論20世紀最重要的曆史事實,就不會有兩次世界大戰。

(一) 人類對科學和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産力;

(2)中華民族真的是"站起來"的。[23]

楊潔篪是一個愛國者,但絕不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西方文明,特别是現代科學對人類的貢獻,以及他在美國學習的成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57年諾貝爾獎慶祝晚宴上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到了1901年的條約和驚人的賠償金額,"大約十年後,以典型的美國姿态,美國決定将賠償的份額返還給中國。這筆錢被用來設立一個基金,建立一所大學,清華大學,以及一個留在美國的研究所學生獎。我是這兩個項目的直接受益者。在演講的最後,楊先生鄭重聲明:

今天,當我站在這裡向你們描述這一切時,我懷着沉重的心情感到,在不止一個意義上,我是中西文化共同遺産的産物,既有沖突的,也有協調的。我想說,我既為我的中國血統和背景感到自豪,又對我對現代科學的奉獻感到滿意,現代科學是西方人類文明起源的一部分,我将繼續為此付出努力。[24]

2007年12月,楊先生在昂凡女士的協助下,編纂了《黎明集》,并撰寫了感人的前言。文章很受歡迎,上來聊聊"新青年"和魯迅的"鐵屋",還有哭着的《廣告狂人日記》;然後寫出王偉沉湖,陳玉科的話,以及清華園子弟們所了解的文化探索。然後跳到西南聯合國大會抗日戰争期間,很自然地導緻陳玉科寫了一首詩,用孟子寫,"南渡""北歸",意為永勇;以上情節是一次性的,文字極簡主義,情緒很沉重。這時,筆向前轉,不僅是破題,也是讀者帶出的"鐵房":

魯迅、王偉、陳玉科的時代,是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一個漫漫長夜。我和我的同學們在這個看似無盡的漫漫長夜中長大。

幸運的是,中華民族終于結束了這個漫長的夜晚,看到了曙光。我已經八十五歲了,我看不到白天的曙光。昂凡答應為我看,将驗證馮友蘭在《西南聯合國大會紀念碑銘文》中的一段話:

我國以世界古國為生,生活在東亞的天都,應該是邵涵唐的遺産,是世界先進的。未來國家建設的完成将在世界曆史上,處于一個獨特的位置。世界大國,雖然是新的,但不是古老的;但是我國,古代,也有新舊,所謂"周雖然老國,其生命是新的"也是新的" 。[25]

文化栽培

楊先生淵博的知識和文化修養,無疑得益于父母的啟蒙教育。他的母親教他讀書,并邀請一位老紳士(和他的表兄弟們)一起工作。楊先生記得,他讀的第一本書是《龍鞭影》,背影爛了。他的父親不僅是博士、大學教授和世代數學家,也是一位謙遜的紳士,具有傑出的人文素養。楊先生六七歲的時候,剛從美國回來的父親向他講解了天體用大球和小球的操作,教他懂英文字母,講算術問題,以及幹枝等傳統文化的知識, 八卦,唐詩,中國曆史,平劇和圍棋。大約九歲或十歲時,楊先生的父親發現他有很強的數學能力,兩年後在兒子的照片後面寫下了"振甯似乎有不同的東西"。但他沒有教楊先生分析幾何和微積分,而是邀請雷海宗先生的驕傲弟子教他讀孟子,楊先生在中學時能夠背誦孟子的全文。

年紀稍大一點,楊先生開始在外語書架上閱讀他父親的書,對哈代和賴特的《數論導論》中的一些定理以及斯派塞的《有限群論》中的一些精彩圖像印象深刻,後來又讀了哈代的《純數學》和牛頓原理的簡寫。他還閱讀了許多原創的科普書籍,包括美國數學史學家E.T.貝爾的《偉大的數學家》,以及《偉大的數學家》,以及英國天文學家和實體學家A.愛丁頓,J.金斯等人。大學畢業後,楊先生的閱讀量更加廣泛,除了赫森堡的《量子理論的實體學》等高難度的科學專著外,他還熱衷于閱讀英國小說。對此,同班黃坤似乎更癡迷。據楊先生說,著名作家J.康拉德、R.吉布林和J.高爾斯都是由黃坤介紹給他的。楊先生在大學裡讀過的其他外國傑作包括《傲慢與偏見》、《三個火槍手》、《悲慘世界》、《金銀島》、《最後的莫希幹人》、《湯姆·索耶曆險記》,其中大部分都是原版。幾年前,我在清華A區看到楊先生很驚訝,在那裡他談到了英國學者C.P.斯諾的學術小說《院長》。他崇拜魯迅和巴金,熟悉當代華僑作家餘華軒、餘麗華、童元芳、哈金雪飛的作品。[26]

楊先生喜歡讀詩,偶爾寫詩。潘先生回憶起有一年他和楊先生一起去古都奈良旅行,楊先生觸動了生活的現場,李尚寅的長詩逐字逐句地往回。1978年,在去拉薩的路上,楊先生從空中俯視着鴨綠江大轉彎的峽谷,并給出了兩首詩,帶有最後一句話的感覺,"如果你問山的未來,争奪事物。氣氛洶湧澎湃,天上到處都是人。1983年,楊先生在陳先生研制的纖維神經叢理論中寫了一首贊美陳班的詩,其中後半部分"創造了愛情幾何,四力纖維能量"。千古年遠,奧高李家辰",暗示杜甫"一千件古物,得失寸心"的深刻含義,将自然四大力量與五大幾何大師奧拉、高斯、李滿、嘉當和陳省貢獻于一體。楊先生還将杜甫和陸佑的名言翻譯成英文。英國詩人教皇為牛頓寫的墓志銘被翻譯成中文。有時候他會和王凡一起寫英文詩,重寫徐志摩的詩,你一句話,我一句話,享受吧。[31]

楊先生曾與潘國軒等人聊過中國文化,其中提到了中國詩歌和西方詩歌、洞察力和多機語言:

中國詩歌,由于其語言和文本在節奏結構上很多西方詩歌都達不到的地方。因為英語詩歌過于直接,也與上面提到的中國西化密切相關。西方語言文法的結構更準确,這有很多優點,比如你想寫法律檔案,你當然希望越準确越好,而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有很多詞是人們仍然無法區分好與壞的。如果你把它看作是詩歌或宏觀哲學,有時最好是不準确的。

當我們讀到一首中文詩和一首英文詩時,最大的感覺是西方詩歌太明顯了,什麼都告訴了它,說詩歌不存在。我認為這與西方的文化傳統密切相關。西方文化傳統長期以來一直特别注重準确性,比如希臘幾何學非常準确,比如希臘人發現正多邊形隻有五個,這是一幅精彩的肖像畫,沒有準确的幾何思維是不可能想到這個定理的。

西方詩歌比中國詩歌更具體,比中國詩歌更長。西方詩歌大多是理性的,而中國詩歌主要是感性的。有人認為宋代的詩比唐代的詩更理性,這是事實,但與西方的詩歌相比,西方的詩歌走得更遠。中國這種文學形式基本上是以抒情為導向的,而中國詩歌以抒情為導向是非常好的。喜歡這個東西,我覺得不能太準确,太準确說出來。

中文單詞是一個詞的一個音,節奏可以非常清晰準确,英文單詞有兩個音節,三個音節,是以不夠準确。漢字是平面的,這在西方文字中是沒有的。平淡地進入戰争的詩句,音節,這在西方詩歌中是沒有的。最近,有人發展了新詩,中國人發展新詩比英語詩歌的發展更容易實作,因為雖然新詩是從舊詩的規律中解放出來的,但它可以創造新的規律,而且,更容易地,創造新的規律,因為它是一個詞的一個語氣,同時又有扁平化成, 如果協調得當,可以形成一個美妙的結構。[32]

關于新詩,楊先生欣賞北島的作品,根據李薇對北島甘瑜夫人的話的重述,楊先生是她家的"公主"。父親在醫院重病後,楊先生親自探望,導緻北島獲準回家探親。2001年3月14日,楊先生在石溪寫了一首名為《北島》的現代詩。

雖然

你和我有不同的偏好,

不同的邂逅,

不同的體驗;

盡管

我正在研究物質的結構,

你所描述的是心靈的呼喚;

你和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也出現在一個完全不同的舞台上;

但是——

我不能也不會相信我們沒有任何共同點

終極護理!

楊先生并不是對西方詩歌的絕對拒絕,他欽佩18世紀具有神秘傾向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ck)的詩歌,并在《美與實體》中引用了他的"純真預言",認為當代實體學的"極度集中和包羅萬象的本質"可以用這樣不朽的術語來形容:

在一粒沙子裡有一個世界,

花中有天堂。

把無盡的東西握在手掌中,

永恒不是當下的光。[34]

審美品味

楊先生的藝術品味非常高,根據潘國軒、翁凡等人的叙述,楊先生每一個博物館、美術館之間,流淌着不同風格的作品,不同的藝術家,不同流派的特色都能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觀點。關于中國畫,楊先生認為:

中國畫在藝術傳統中有着輝煌的曆史。中國畫的情緒與西方繪畫的情緒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別之一在于個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畫很少被人主導。這種情緒要求人們在自然之間融化。相比之下,西方繪畫幾乎是對人與自然之間沖突的緻敬。[35]

中國傳統繪畫追求的情緒與西方傳統繪畫完全不同,是"觀看物體"的形象,而不是圖像的形象;我認為這種思考精神來自《易書》。[36]

也許是受到老朋友熊秉明的影響,楊先生特别關注雕塑藝術,尤其是吳義山作品雕塑風格的創作,他"一次又一次地從中國漫長而複雜的3000年曆史中探索出'中國'字的真正含義。他的雕塑在神與形之間創造了微妙的平衡,這是中國藝術的基礎。楊先生特别提到了齊白石、費曉彤、荷蘭女王、無題等作品,并引用雕塑家的話捕捉了女兒回歸創作的那一刻,感受着《春風》——"一個人的心如果沒有詩意,沒有簡單的情感,作品就不會感人。楊先生将吳為山雕塑的特點總結為真實、純粹、簡單,認為他"注定要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之一"。[37-38]

楊先生,他那一代知識分子大多崇拜魯迅。楊先生在《炳明的回憶》中說,朋友的文章、詩歌和雕塑,"都是錘煉、敲掉的",而魯迅的頭是他的傑作,"魯迅的深沉,魯迅的固執被他錘煉出來了"。隻有參觀中國現代文學博物館,站在博物館西角的頭像前,我們才能發現楊先生使用"錘"這個詞是多麼準确。

像鋼材,灰黑色調,基本立方體造型,人物角度清晰,隻有一隻眼睛,半睜半閉。去過現代文學博物館的人很少關注它,也許有些人覺得它不那麼漂亮,藝術評論家也沒什麼意見。楊先生的觀察和演繹令人歎為觀止,是一篇精彩的藝術評論:

魯迅的頭顱由鐵皮焊接而成,高兩米多,放在一塊高約三分之二米的大石頭上。舒毅主任說,從設計到切割鐵皮,再到焊接,再到最終安裝,"都是熊先生親力親為"。

化身的立體感非常突出。許多鐵片造成許多不同的表面,一個接一個,一層一層,用焊絲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堅固的金屬——魯迅的頭。它給我一種憂郁沉重的氣質,敏銳而深入的觀察和不妥協的精神的總體印象。

頭像朝向東南。我可以想象,當太陽照耀時,不同的平面當然是不同的。從前面看,應該有許多粗線勾勒出頭部的表面。我立刻想到了法國畫家魯爾特的宗教畫作。他用粗線條勾勒出慈悲的境界。魯迅在陽光下的化身,也應該特别展現魯迅内心深處的世界。

走到頭像後面,看到上面刻着"雜草墓"中的一段話:"在歌曲的發燒中感冒;在所有人的眼中都看不到任何東西,在絕望中得救...當我沾滿灰塵時,你會看到我的笑容!"

這讀起的幾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話,是濃縮了真正的魯迅原著。刻在頭像上,會讓子孫永遠不要忘記魯迅所經曆的黑暗時代。我以前沒有讀過這些話。今天讀不禁想到,如果魯迅複活,有機會觀察中華民族60多年逝世的驚天動地的變化,有機會展望下個世紀的未來世界,他會寫什麼樣的文章?[39]

品味風格

在他自己1983年編纂的英文文集中,楊安澤在許多早期的科學論文中加了一篇簡短的"後記",描述了論文的背景和一些相關的人物和事,幾乎每一篇都是一篇漂亮的文章。但我現在把自己定位(大概是紀念協會和編輯委員會的期望)不要談論楊先生的科學成就,閱讀這些文章隻留給他。另一方面,我認為楊先生是一位具有藝術家氣質的科學大師,對他的散文進行研究和評論,無法避免他對"自然旋律"的贊美,這與他的文學修養和審美品味有關。是以,我将重點關注楊先生著名科學家的研究品味和獨特的風格;

關于風格,楊先生在《超晶體學理論中啟動方法的推廣》的後記中回憶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并對西南大學的良好氛圍感到驚訝,并指出"在創作活動的每一個領域,一個人的愛與厭惡,加上他的能力、脾氣和機會,決定着他的風格, 這反過來又決定了他的貢獻"。他承認,他受到了芝加哥大學費米風格的影響,并補充說,"愛情和風格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亞于文學、藝術和音樂的重要性",并且"我對實體學某些方面的偏愛是在昆明時代形成的"。他接着提到,他在大學裡學會了欣賞愛因斯坦和狄拉克,盡管他們的風格非常不同,他欽佩薛定谔,但"海森堡的風格并沒有引起我的共鳴"。[42]

1986年,楊先生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所學生院發表演講,介紹并評論了費米、泰勒、奧本海默、愛因斯坦、保利、海森堡、狄拉克、安德薩格等偉大實體學家的工作,并談到了他與其中大多數人的關系。他特别稱贊狄拉克,說他的想法往往不同,但最終的結論就像"上帝的筆"。在演講的最後,楊先生将做好實體學的要素總結為三個P,即:

感覺 - 看看你在看什麼,抓住它。

堅持 - 堅持下去,當你是對的,就堅持下去。

力量——力量,有了力量,突破的能力,困難你就要突破了。[43]

《美與實體》大概是楊先生寫過的最精彩的科學論文,文章開頭是波爾茲曼的話,說這位科學大師作為偉大的音樂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一個好的數學家或實體學家,讀了幾頁後,就能認出柯斯蒂、高斯或亥姆霍茲;然後,他專注于狄拉克和海森堡的風格,用《沒有塵埃的秋水篇》來形容狄拉克的風格,說他"沒有任何敗類,直奔深處,直奔宇宙的奧秘"。"

在談到狄拉克方程時,楊先生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和裡程碑,"沒有中年人,破石"指出為什麼電子有自旋,為什麼自旋角動量是1/2而不是整數,以及它如何導緻"負能量"的奇怪概念,以至于最有名的海森堡因無法解釋這種神聖計算的起源而受到幹擾。楊先生用中國文學中的"性精神"這個詞來形容狄拉克的風格,就像原文一樣:

我本來想把他的文章的風格寫給我的文學、曆史和藝術界的朋友,但我從來不知道如何寫。去年,我碰巧在香港《大公報》的"大公園"專欄上看到一篇文章,引用了高石在《阿侯少府》中的一首詩:"性精神無所不包,風不平凡。"我很高興地認為,用這兩節經文來描述狄拉克的方程和反粒子理論更好:一方面,狄拉克的方程确實是包羅萬象的,用"out"這個詞來形容狄拉克的靈感特别吸引人。另一方面,在1928年之後的四年裡,他無視玻爾、海森堡、伯利等當時偉大實體學家的憤世嫉俗,始終堅持自己的理論,最終拿下了全勝,符合"風骨非凡"。

但什麼是"性精神"呢?這兩個詞被組合在一起在字典中解釋。如果你憑直覺把"自然"、"自然"、"心靈"、"靈魂"、"靈感"、"靈性"、"幽靈"等等加起來,它似乎指的是直接的、原始的、不圓的思維,而這恰好是狄拉克等式的精神。就在這時,我與香港中文大學的童元芳博士聊了聊1996年6月的一篇21世紀文章《錢鎖橋》,了解了袁洪道的"性理論"(後來是周作人、林玉堂等)。袁洪道說,哥哥袁忠道的詩是"精神獨特,放蕩不羁",這也是狄拉克風格的特點。"不是從自己的胸膛裡,拒絕寫",隻是描述了狄拉克的獨創性!

關于海森堡的風格,楊先生寫道,有人認為海森堡比狄拉克略勝一籌,因為1925年夏天的一篇文章導緻了量子力學的巨大發展,但他個人的審美興趣更有利于狄拉克。在接受科學曆史學家庫恩(Kuhn)的采訪時,黑森堡被引述為解釋量子力學誕生前的大氣層:

攀岩時,你想爬一座山,但往往到處都是霧......你有一張地圖,或者類似索引的東西,知道你的目的地,但仍然落入迷霧中。然後。。。。。。突然你含糊其辭,隻在幾秒鐘的工作中,從迷霧中看到一些圖像,你說:"哦,這就是我要找的大石頭。"從那以後,整個情況都變了,因為雖然你還不知道能不能爬到那塊大石頭上,但那一刻你說,'我知道我現在在哪裡了。我必須爬到靠近大石頭的地方,然後我才知道如何前進。

從這本海森堡自傳開始,楊先生接着描述了那個時代實體學家的激情和困惑——在大石的背後,有太多的風景,太多的事情要做,然後總結海森堡的風格如下:

海森堡的所有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朦胧、不清晰、敗類,與狄拉克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讀海森堡的文章,你會驚歎于他的獨創性,但你會覺得問題沒有完蛋,不幹淨,更要發展;[44]

對于海森堡和狄拉克風格差異的原因,楊先生分析了各自關注的實體内涵,認為有一門數學作為理論實體的語言,在實體學的三大類之上,即實驗、比喻解釋和理論體系結構,程和狄拉克方程是對理論架構的貢獻最大, 但它們的寫作方式截然不同:海森堡受到他對實驗結果和幻覺理論的了解的啟發,而狄拉克則受到他對數學之美的直覺欣賞的啟發。

在紀念海森堡百年誕辰的演講中,楊安澤還引用了海森堡對登山的類比,再次概述了幾位實體學大師的風格。上面寫着:

在中國古代,藝術和文學批評有一個傳統,即很少有詞語被用來描繪每個畫家或詩人的獨特風格。現在,我被允許以同樣的方式對這四位偉大的實體學家進行初步的初步比較,但我使用英語:

氣泡 - 功率

費米 - 穩定,強大(堅固,強度)

黑森堡 - 深刻的洞察力

狄拉克 - 笛卡爾純度

2005年,恰逢愛因斯坦"奇迹年"百年紀念活動,楊先生應邀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開幕式後發表演講,回顧了實體學新時代到來之前的背景,他說:"愛因斯坦有機會修改了牛頓在200多年前創造的系統, 但這個機會當然對他同時代的科學家開放。愛因斯坦抓住機遇的能力與他的願景有關,"自由視覺"和"遠見"。他在朋友愛因斯坦傳記作家派斯的書中發現了一個詞:"Apartness",他認為用它來形容愛因斯坦的風格是合适的。楊先生寫道:

孤獨、距離和自由視野是互相關聯的特征,也是所有科學、藝術和文學創作活動的必要因素。[46]

陳志軒寫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講述了熊秉明試圖為楊先生制作雕像。由此催生了一些情感,說你熊秉明即使有天賦,你怎麼能把70多年的友誼和老朋友的了解都刻在上面呢?想必他不知道要操作多少次刀,彎曲多少次硬核,也許肖像已經形成,但左看右看還是不滿意。其實,不僅雕刻如此,科學也是如此,最珍貴的可能不去尋找。[47]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我沒有考慮過标題。"流水的雲朵","輕便高"這些都是庸俗的;看到筆即将寫完,楊先生發現中國文學理論中的"性精神"突然跳入了他的腦海,他認為這最好概括了狄拉克風格的一個詞,确實有一種"神筆"的味道。為什麼楊先生的許多文章都不是這樣呢?如秋水清澈,"無渣,直至深淵",評論不顯斧痕,叙事雲光風,抒情。借用袁洪道贊美他哥哥的話——"情況随情況變化,逐字逐句。這就是本文标題的由來。

注釋

劉布朗特(簽名夢),《巧妙的切入》——摘自《暮光之城》,看科學大師的審美品位,《科學文化評論》,2008年第1期。

賈平草,《優雅的中國人:影響我的三十二個美國人》(現為當代散文讀者),天津:花藝出版社,2005年。

李偉,《我認識的楊振甯先生》,原載于《深圳水晶日報》,2015年3月2-3日;

王元華,高建國,《楊振甯收藏與人文關懷的對話》,2002年,未出版。

陳志軒,《1997年2月16日緻楊振甯先生的信》,引自《約瑟夫的詩——統一論》,童元芳,《孤獨畫廊》,南京:江蘇文學出版社,2007年。

楊振甯,《父親與我》,《二十一世紀》,1997年12月。

楊振甯,《父親和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1997年12月;

楊振甯,《母親與我》,《黎明珍藏》傳統版,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2008年。

楊振甯,《炳明紀念》,《二十一世紀》,2003年2月。

楊振甯,《鄧家賢》,《二十一世紀》,1993年6月。

楊振甯,《鄧家賢》,《二十一世紀》,1993年6月。

劉布朗特(簽名夢),《巧妙的切入》——摘自《暮光之城》,看懂科學大師的審美品味》,《科學文化評論》,2008年第1期。

在談到中國的核計劃和鄧和楊的經曆時,胡勝華用嚴肅的實體學史還原了曆史真相,其中提到"按照葉企業孫等人的設計,鄧家賢的重擔将由楊振甯承擔很大的可能性",結論是"楊振甯放棄了實驗實體, 選擇留在美國,最終成為一名傑出的理論實體學家,并獲得了諾貝爾獎,是世界實體學事業的榮譽,也是實作了自己的榮耀。他曾經說過,他最大的貢獻是"幫助改變中國人自覺上不如人類的心理",這一巨大的貢獻應該可以消除他大部分的内疚感。"見胡升華",楊振甯的道歉",Science.com 部落格, 2013-06-2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702556.html

徐璐珞,《在慶祝楊振甯先生90歲生日的宴會上講話》,2012年6月30日,未發表。

楊振甯,《中國根源與美國人》,原載于英文選集及後記;

本譯本引自楊振東,楊雙權的《楊振甯論閱讀與治理》(第三章第五節"我是中西兩種文化的共生者"),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振甯,《現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展望》,最初發表于香港《明報月刊》,1993年10月;

楊振甯,《最後的反思》,原版《民主與科學》,2004年第3期;

楊振甯,《鄧家賢》,《二十一世紀》,1993年6月。

楊振甯,《鄧家賢》,《二十一世紀》,1993年6月。

楊振甯,《父親與我》,《二十一世紀》,1997年12月。

楊振甯,《從民族的恥辱中說話》,最初發表于1997年7月20日的香港《明報》增刊;

楊振甯,《最後的反思》,原版《民主與科學》,2004年第3期;

楊振甯,《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的講話》,原文由張美滿編,《楊振甯論科學發展》;

楊振甯,《前言》,《暮光之城》,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除《父與我》和《母與我》外,參考資料還包括:楊振甯《現代實體與激情友誼》,最初發表于1991年8月香港《明報月刊》;《集》(下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楊振甯,《梨花作品的順序》,引自張建洲的《楊振甯集》(上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蔣彩建,楊振甯傳記——規範與對稱之美(新修訂版),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11年;楊建義,《楊振甯傳記》(更新),北京:三聯書店,2012;楊振東、楊雙權楊振甯主編《閱讀與管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蔡天心,"采訪楊振甯:我的生活可以算作一個圓",《數學傳奇》,北京:商業出版社,2016年。

潘國軒,《楊振甯的研究與人物》,最初發表于新加坡《聯合早報》,1985年4月13日;

楊振甯《時空》,原載于香港《70年代》,1979年3月;

楊振甯,《陳贊的階級》,原載于香港《70年代》,1983年2月;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理論實體與數學教授周玲烈(Ling-Lie Chau)認為,這句話出自張的《楊振甯集》(上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潘興華,《楊振甯翁凡夫婦訪談》,原載于新加坡《聯合早報》,2006年7月9日;

潘國軒,韓傳元,"甯歡——與楊振甯教授交談",最初發表于新加坡聯合早報,1988年1月17日;

李偉,《我認識的楊振甯先生》,原載于《深圳水晶日報》,2015年3月2-3日;

楊振甯,《美與實體》,原載于《21世紀》,1997年4月。據這首詩有很多中文譯本,楊先生的文章指的是英文原詩,末尾的筆記表明使用了陳志軒的翻譯。他對這節經文的熱愛也影響了張咀的愛情,張咀的墓碑刻在詩的另一個中文譯本的背面,該譯本在徐志墨翻譯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一個沙子的世界,一朵花,一個天堂,在手掌中無限,然後是永恒。

楊振甯,《我對一些社會問題的思考》,原作《讀教四十年》,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

楊振甯,《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原載于《自然》雜志2005年第1期;

楊振甯《吳為雕塑特征序言》;

楊振甯《讀吳維山雕塑:真,純潔》。《公園》,原載于《光明日報》,2001年5月9日;

楊振甯,"中國現代文學博物館和魯迅的頭",《暮光之城》,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楊晨甯,《1945-1980年論文選集》,《綜述》(即《選集》和《後記》),舊金山:弗裡曼公司,1983年。

楊先生的演講和日常談話都和他的文章一樣清晰自然,比如:數學家張一堂在"雙素數猜"上取得了突破,正如哥德巴赫的猜測,證明極其困難,而且似乎每個人都能了解,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在2016年"真相獎頒獎典禮"上,楊先生将獎項頒給張一堂,并介紹了他的作品,用一個"相對素數對"作為比喻,三個字兩個字把問題說清楚,讓張一堂說,"如果我讓自己介紹一下,肯定沒那麼好。"見《楊振甯用國小生能聽懂的語言解釋張義堂的'雙胞胎素數猜'》,《光明日報》王清淮,2016-10-17,https://www.sohu.com/a/116363704_372464

楊振甯《記住我在中國的大學生活》,原載于英文選集和後記;

楊振甯《幾位實體學家的故事》,原載于《實體》雜志1986年第11期;

以上三段引文出自楊振甯《美與實體》,最初發表于1997年4月的《21世紀》。

楊振甯,《海森堡》,原作《二十一世紀》,2002年4月。

楊振甯,"愛因斯坦:機遇與願景",《科學與文化評論》,2005年第4期。

陳志軒,《不能雕琢》,引自童元芳的《孤獨畫廊》,南京:江蘇文學出版社,2007年。

袁洪道,《書孝秀詩集》,引自《袁紅道收藏學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号"新清華",原載于《楊燕甯先生100年華誕文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