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作者:六月的自留地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看《芈月傳》最讓我震撼的事情是庸夫人與秦王赢驷的和離。

在我的印象裡,古代,好像隻有丈夫可以休掉妻子,休妻的理由多種多樣,并且有專門的法律支援,從來沒見過妻子可以與丈夫和離的。

“七出”就是古代丈夫可以休妻的法律,不孝順公公婆婆,生不出孩子,紅杏出牆,嫉妒,生重大疾病,多嘴多舌,偷東西,妻子随便占一樣,丈夫都可以理直氣壯地休妻。

從“七出”來看,女子在婆家完全沒有地位可言,公公婆婆無論說什麼,做什麼,對或錯,你都不能反駁,因為你的意見與公公婆婆不一緻時,就可以告你頂嘴,不孝順父母,把你休回家,《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就是因為不得婆婆喜歡被休回家的。

妻子面對丈夫妻妾成群,連嫉妒都不能嫉妒,更慘無人道的是不能生大病,一個女子如果生了重大疾病,正需要丈夫的時候,丈夫可以把她休回家,這簡直沒有人性。《後漢書·馮衍傳》記載,馮衍的妻子善妒,不讓馮衍納妾養奴,家務活都是自己和女兒做,結果等到她老年時竟然被休回家。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一個女人被丈夫休回娘家,可不是像現在一樣,隻要有能力,想咋生活咋生活,别人管不着,在古代被休回家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是毀壞女人名節的事情,會被人指指點點,被世人所不容,不少女人被休後,頂不住社會的壓力而自殺。

古代,女子因種種原因被休回家的很多,可是與丈夫和離的很少見。休妻,說明妻子犯了錯誤;而和離,則是妻子并沒有過錯,隻是不願意繼續和丈夫生活下去,很有可能是丈夫有錯,妻子無法忍受才與丈夫和離。

總而言之,休妻,女子是被迫接受,是弱勢一方。和離,則是女子與丈夫處于平等位置,是一種協定離婚,與現代的協定離婚差不多。

更重的是,和離的女子,名聲比被休的女子名聲好很多,基本不存在毀名節的事情。

和離雖然對女方有利,但對男方來說名聲不好聽。說白了,在古代,女子能走到和離這一步,基本是忍無可忍,實在無法生活下去才選擇抛棄丈夫的,那麼哪個男人願意背個被老婆抛棄的名聲,肯定是死都不願意和離。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孫秀才那麼渣,孫母那麼一個惡婆婆,淑蘭都不想着和離,堅持忍下去,後來實在無法忍受與一個青樓女子共侍一夫,才選擇和離。而孫秀才是死都不願意和離,堅持休了淑蘭,盛家請了知縣和盛、孫兩家長輩做見證,又拿出淑蘭一半嫁妝作代價才和離成功,可見和離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

盛家有名望,有錢财,孫家窮門小戶,和離尚且這麼艱難,庸夫人要與秦王赢驷和離,更是難上加難,一般人恐怕連想都不敢想,可是庸夫人竟然做出來了,真的讓人敬佩。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庸夫人是赢驷的妻子,赢驷當太子時就嫁給了他,兩人感情很好,赢驷因為反對商鞅變法被放逐的那些年,庸夫人依然對他不離不棄,一力挑起打理太子府的責任,把太子府管理得井井有條,等着他的歸來。

那些年,庸夫人想必吃盡了苦,受夠了罪,扛起了本不屬于她的很重的責任,但她是一個豁達的女子,是一個有毅力的女子,更是一個聰明的女子。

她不但把太子府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把他倆當初訓練的玄鳥衛緊緊地掌握在手裡,在赢驷被放逐的那些年,暗中保護他。如果不是庸夫人掌握的玄鳥衛暗中保護,他不知道死了多少回。更是在秦孝公駕崩後,在諸公子試圖搶奪王位時,依然是靠玄鳥衛之力,才坐穩王位。

秦王赢驷能坐上秦王的位置,至少有一半是庸夫人的功勞,是她的不離不棄,是她的鼎力相助,才有他的秦王王位,可是諷刺的是,赢驷一坐穩了王位,為了他的江山社稷,為了他的宏圖大業,他要娶魏國公主為王後,讓庸夫人為妾。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庸夫人出身秦國大族,庸氏一族,自有她的驕傲,怎麼肯以妻為妾,這不僅僅是位份問題,更是社會地位、人格尊嚴問題,有時候,尊嚴勝于性命。

庸夫人能與赢驷一起訓練玄鳥衛,能打理好太子府,能掌管玄鳥衛,能幫他坐穩王位,絕對是一個有能力的睿智女子,這樣的女子是要與他并肩而立的,而不是委屈在一個隻知風花雪月的女子之下,不是在後宮與一群女人争風吃醋的。

她是一隻雄鷹,是要展翅高飛的,即使被折斷了羽翼,她也不願被困在籠子裡,與燕雀為伍,她自有她的驕傲和尊嚴。

她不能反對,也反對不了,可是她也不允許自己屈居于魏女之下,于是選擇和離。

芈月聽到孟赢說和離,吃驚地問:”那,大王能同意和離?“

孟赢輕聲說:”父王同意了,他把西郊行宮及周邊的山脈賜予母親居住行獵......“。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孟赢隻是輕輕的兩句話,其實已道盡了當時的風雲詭谲。

無權無勢家境貧困的孫秀才尚且死活不同意和離,尚且要維持自己的男性尊嚴,何況一國之君的秦王怎麼可能輕易地答應和離?可是他答應了,還把西郊行宮及周邊的山脈賜予庸夫人居住行獵,孟赢沒有說完的話,應該是還有很多特權賜予庸夫人。

秦王為什麼會答應?

他一定是有不得不答應的理由。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可能有人會說,他愛庸夫人,對她有愧疚之情。

愛嗎?如果愛她,就不會随便地踐踏她的尊嚴,讓她為妾。或許愛她,但是在江山社稷面前,以秦王的性格,愛可以忽略不計。

他對她有愧疚之情嗎?肯定有,但是愧疚不等于拿自己的尊嚴維持她的尊嚴。

從後來秦王對芈姝、對芈月的種種行為來看,秦王基本沒有自己的私人感情,他所有的心思都在國家利益上,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考虎是否對國家有利。

他之是以求娶芈姝,是因為魏王後去世後,宗廟占蔔結果,諸國女子都不得為正,隻有楚國女子為正,才能興秦國霸業。秦王為了秦國霸業,不惜冒險親自入楚求娶芈姝。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時齊、魏、燕、趙、韓、楚正在聯盟,其他五國都有求親使者到楚國打算與楚聯姻,秦王知道自己勝算不多,于是在芈姝去跳少司命舞的路上,提前設計讓人假扮越人半路截殺,而他來個英雄救美,就這樣,一下子俘虜了芈姝的少女心,成功迎娶芈姝。

秦王之是以對芈月好,看重芈月,培養她,前期是她聰明有悟性,經常會給他一些不同于朝臣的意見。公孫衍離秦入魏,他和朝臣們隻看到劣勢,而芈月卻看到了優勢,并且優大于劣;在攻韓和攻蜀的事情上,朝臣們争論不休,而芈月一下子就看到了攻蜀全面優勢和未來秦國擴張的優勢,讓他下決心攻打蜀國。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後來,秦王看芈月,很大程度上是拿赢稷來磨煉公子蕩,說白了芈月母子倆就是磨刀工具,這也是後來芈月恨秦王的原因。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秦王既然沒有自己的私人感情,那麼他同意庸夫人和離,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權勢。

赢驷被放逐那些年,遠離朝堂,秦孝公死前不久才把他找回來,他在朝堂沒有任何根基,可是在秦孝公死後,他能迅速打敗試圖争位的諸公子,坐穩王位,并且殺商鞅,打擊舊貴族,繼續執行商鞅之法,你能相信,他的背後沒有庸夫人的勢力支援?

我們可以想象,庸夫人出身秦國大族,自己手中又有玄鳥衛,僅這兩股勢力就不得了了,何況她能把太子府打理得井井有條,朝中的人脈怎麼會沒有。

如果秦王不同意庸夫人和離,以庸夫人這樣驕傲的女子來說,逼到死角,來一個魚死網破,秦王能接得住嗎?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國家動亂,再不小心,自己就有可能被推下王位,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權勢為主因,再加上感情和愧疚,何不順水推舟,同意了和離,用一個西郊行宮困住她,然後對外說,秦王為了迎娶魏國公主,将原配庸夫人置之别宮。

真是,死也要拿層面紗,遮一遮羞,維持住自己的君王尊嚴。

後來,庸夫人讓庸氏一族一直居住在上庸城,不讓他們回鹹陽進入朝堂,也能看出她是為了避諱,為了顧忌,想要保全庸氏一族,可見,當時的和離并不單純是因為感情,更多的或許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波雲詭谲。

隻是沒有撕破臉,表面依然是一派風和日麗,依然是彼此深深相愛,隻是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為之。

和離,對他們雙方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不用反目,還能相愛如初,雖然說起來有點諷刺,可是就是事實。

芈月傳:庸夫人與秦王赢驷和離是最明智的選擇

和離,對于庸夫人來說,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

她如果不和離,真的成為妾,那麼必然心中怨恨,與秦王漸行漸遠,他們兩人又沒有孩子,僅靠感情,遲早有磨完的那一天。

她如果真的成為妾,那就低人一等,不再與秦王比肩,成為他豢養的金絲雀,與别的女人又有什麼不同,充其量在秦王心中是舊人而已。

有時候,别人尊重你,并不是因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骨氣、尊嚴和才能。楚王槐,一國之君,地位不高嗎?可是秦王也好,芈月也罷,并不把他放在眼裡。蘇秦,地位高嗎?他隻是一個洛陽的窮小子,可是因為有才能,有骨氣,最後成為六國之相,在曆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無數人崇拜敬仰,秦王赢驷和芈月說起他,都很尊重。

庸夫人選擇和離,反而讓秦王這種霸氣的男人高看一眼,更尊重她,重要的是,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她會讓秦王永遠想着她的好,是以在秦王臨死之前對她說:“唯你固執己見(和離),你如今還是當日的桑柔。”

庸夫人選擇和離,會讓秦王對她産生愧疚之感,有時,愧疚之情是一把最好的武器,她會讓秦王想着要補償她,會因她的選擇而敬重她,信任她,在她有所求時,會答應她,成全她。

事實也是這樣,秦王在臨終之際,把玄鳥衛的令牌交給了庸夫人,把他死後“諸公子争位,當立赢稷為王”的遺诏讓她儲存,這是國之重托,何其信任。

庸夫人,選擇和離,雖然痛,但唯有和離,她才是她,依然是那個驕傲、豁達的女子,她才能在她愛的那個男人心中留下最最重要的位置,她才能走出困局,餘生過得灑脫,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

說明:本文寫的是《芈月傳》小說原著,可能會與電視劇稍有不同,圖檔來源電視劇劇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