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作者:芭莎藝術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青主真像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近日,“霜滿龛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該展從生平、文學、思想遺風等不同次元還原了一位真實立體的大師。傅山是誰?為何被譽為“學海”?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了解這位明末清初的學術奇峰!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是明末清初思想文化界的一座高峰,他跨越兩朝巨變卻不改文人傲骨。梁啟超将其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颙、顔元一同列為“清初六大師”。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绫本立軸,201×51.7cm(單屏),清

放在當下,傅山似乎沒有顧炎武、黃宗羲大名貫耳,但無論學術還是人品,他都當得起“大師”之譽。且比起當下的“學霸”“學神”,傅山有一個更驚人的稱号——“學海”!學問像海一樣廣博是什麼概念,看傅山你就知道了。

1

好唐詩、喜杜甫

傅山出身詩禮簪纓之家,原字青竹,後改青主,家學深厚。深厚到什麼地步?其祖上連續七八代都有研究諸子或《左傳》《漢書》的卓然成家者。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下,傅山可以說詩文書畫樣樣精通。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書乾坤惟此事五言詩》,絹本立軸,122.4×51.7cm,清

明清少有出名的詩家,傅山的詩獨特在情感真摯、獨守氣節。他好唐詩,大約是生逢易代,遭遇明亡清興的曆史巨變;又最喜杜甫,詩中常見憂國憂民之歎。“蕩蕩乾坤病,戋戋肺腑收。”(《病發示眉仁》)這兩句詩是傅山一生的切身感受,形象描繪了動蕩時代中一個知識分子無能為力的痛苦,現在讀來也令人感慨萬千。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書杜甫〈漫成二首〉之二》,絹本立軸,188×43.5cm,清

2

七劍下天山

很多人對“傅山”不熟悉,卻對“傅青主”有所耳聞。梁羽生在小說《七劍下天山》中這樣描寫道:“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三绺長須、面色紅潤、儒冠儒服的老人……名叫傅青主,不但醫術精妙,天下無匹,而且長于武功,在無極劍法上有精深造詣。”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電影《七劍》中的“莫問劍”傅青主

小說雖有誇大,但現實生活中傅山為了反清,後半生都在認真研究國術。史家稱他“性任俠”,其詩也說“盤根砺吾劍,金鐵滿山鳴”;據《石膏山志》記載,傅青主和兒子傅眉曾到山西靈石縣天空寺示範打坐和五禽戲,并傳授給寺内諸僧,留下“傅青主拳法”。其在武藝方面的造詣可見一斑。

3

《紅樓夢》的作者?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丁寶铨本《霜紅龛集》(節選)

關于其文,有野史認為《紅樓夢》的作者并非出身滿清包衣的曹雪芹,而是明朝遺老傅山,并舉出一些例證,如傅山出身官宦世家,早年家境無憂,明亡後生活窘迫,與《紅樓夢》情節十分相似;且他特有的“鼎”字寫法與《紅樓夢》手稿相同;而寶玉愛紅也與其心系朱明的情感吻合……但僅憑蛛絲馬迹不能妄下判斷,不過也能從側面證明其文章具有極強的思想性和現實性。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行書春日》,絹本立軸,161×48.5cm,清

4

經史子集無所不通

他真正被稱為“學海”其實是在學術方面,其知識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難得一見。單從傅山現存的一些著作就可以看出:《老子注》《莊子注》《管子注》《荀子注》等,還有一些如《周易音釋》《十三經評注》因清中期的文字獄被毀,但仍可見其經史子集無所不通。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書臨大令帖卷》(局部),绫本手卷,24.5×313cm,清

他還有這樣一件牛事:有次考試前,哥哥要他背熟53篇科考範文,他的一位同學自認才學不輸傅山,非要和他比賽誰背得多,一天為限。這位同學回去後手不釋卷,不眠不休才背了五篇。可傅青主晃晃悠悠到第二天早上,洗漱完才開始拿起書,到吃早飯時53篇已全部背下,一個錯字都沒有。和這樣智商的人比拼,不知那位同學作何感想?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隸書四條屏》,绫本立軸,206.1×55.5cm(單屏),清

5

“清初第一寫家”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書詩軸》,絹本立軸,187.8×51.4cm,清

傅山年少時由鐘繇小楷入門,後學顔真卿大楷、“二王”行書,草書又追摹張旭、懷素,篆、隸學秦漢,可謂“草楷篆隸俱造絕頂”,當時人稱“清初第一寫家”。其《四體書法卷》手卷在上海敬華2020春拍中以5405萬元成交,被後世公認為“中國最後一位草書大師”。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四體書冊》(局部),紙本,26.7×19.2cm(單頁),清

傅山也曾學趙孟頫,後來直言趙字“熟媚綽約自是賤态”,這與其生逢易代的大環境有關。他強調“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提出的“四甯四毋”也極為精辟——“甯拙毋巧,甯醜毋媚,甯支離毋輕滑,甯真率毋安排。”這一藝術主張為後人敬重和效法,對當時“奴書”盛行的清初書壇有滌蕩之益。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書七言詩》,絹本立軸,146×47cm,清

6

金石篆刻“當代巨眼”

習古字、通書畫的人大多也對金石篆刻感興趣。“金”主要指青銅器和銘文,“石”指石刻。單獨的金石學研究從北宋才開始出現:歐陽修的《集古錄》是學術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學著作;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也精通金石考據。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天龍禅寺五言詩篆書軸》,紙本立軸,160.1×59.3cm,清

由于傅山的書法太出色,以至于他在金石篆刻上的成就常被忽視。清人李果在《霜紅龛集序》中提到,傅山“篆刻金石文字皆能之”;晚清秦祖永在《桐陰論畫》中稱,傅山“工詩文,兼長隸書,尤精篆刻,收藏金石最富,辨識真赝百不失一,稱當代巨眼”。在當時印藝相對凋敝的北方,他的金石篆刻才學可謂孤峰獨峙。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篆正草乾坤如寂寞詩冊頁》,紙本冊頁,清

7

繪畫:海内無匹

傅山不僅是書法巨擘,在繪畫上也成就非凡。清初畫壇有“四僧一道”之說,“四僧”指漸江、髡殘、八大、石濤四位方外畫僧,“一道”指的就是“朱衣道人”傅山。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江深草閣圖軸》,绫本立軸,176.7×49.5cm,清

他現存畫作不多,以山水、花鳥最為常見,屬文人逸格一類。其作品古雅入神,與八大山人相近,但更多了一分縱橫恣意。《圖繪寶鑒》評曰:“畫出町畦之外,邱壑迥不猶人,其才品海内無匹,人不能盡識也。”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大鵬仙意》,绫本立軸,62×45.5cm,清

8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傅山曾對友人說:“吾書不如吾畫,吾畫不如吾醫。”一開口就是“老凡爾賽”了,畢竟他的書法是“草楷篆隸俱造絕頂”,繪畫也被譽為“海内無匹”。不過,他倒也沒說錯,傅山更為人知的身份其實是醫生。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中國古代士大夫的價值共識。對傅山來說,醫術也是他拒絕入仕後養家糊口的一門手藝。雖然是“糊口”,但他極重醫德,對病人一視同仁。對于名聲不好的富人官吏,即使出價再高,他也會婉言謝絕、不予醫治。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青羊庵七言絕句》,絹本立軸,154×45cm,清

更難得的是,傅山并不理會當時的性别偏見,将婦科作為單獨醫學領域進行歸納治療,這是中醫史上首次有此單獨學科。同時,他還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訣》等書流傳于世,造福蒼生。是以在張仲景之後,傅青主也被稱為“醫聖”。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各體詩冊》,紙本,23×11cm(單冊),清

9

好酒的性情中人

傅山在長期的流寓生活中,除了筆墨,唯一不能離的就是酒了。當然,其好酒并非酗酒,他對酒有天然的喜歡,也把酒作為解憂抒情和交流思想的媒介。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竹雨茶煙聯》,紙本立軸,225×44cm(單聯),清

在寓居汾陽期間,傅青主還改良了當地名酒竹葉青。他結合醫理精選釀酒所用藥材,最後定型為今日所用的竹葉、栀子、菊花、陳皮等12種,使酒具有清熱健脾等功效。可以說,竹葉青能成為今日名酒,與傅青主改善配方有莫大關系。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墨菊圖》,絹本立軸,164×40cm,清

10

威武不能屈

中國的文人光有學識不足以青史留名,傅山被稱為“學海”,為後人敬佩,與其崇高的文人氣節密不可分。他一生未入仕,但政治生涯的三件大事足以表明其剛介正直。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草書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絹本立軸,119.5×46.5cm,清

崇祯年間,他的老師、山西按察司提學佥事袁繼鹹因為敢于言事觸犯了權臣利益,被構陷罪名押往京師。傅山知道後氣憤難當,于是變賣家産,帶領130多名同學赴京鳴冤。由于無權無勢,他們便四處印發告狀帖,直到該帖經由錦衣衛直接送達崇祯帝手裡,這才得以平反。作為這次學生運動的頭領,傅山和同學薛宗周被稱為“二義士”,這也奠定了他在士人學子中的精神領袖地位。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楷書五言詩扇》,紙本,16.8×53cm,清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山水》,立軸,46×44cm,清

傅山49歲時因參與“反清複明”而被捕入獄,在獄中“抗詞不屈,絕食數日,幾死”,後在各界人士的奔走相助下才得以出獄。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隸書張說恩制賜食五言詩軸》,绫本立軸,143×48cm,清

康熙年間,朝廷因傅青主“人望”很高而“破例示恩”,授予其官職。他稱病不去,官吏竟然将他擡至京郊。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沒有辦法,便特封為“中書舍人”放還。他既不謝恩亦不接受,去世前還叮囑後人不可以官職之身下葬,堅持穿道袍入土,至死不忘保持氣節。時人贊其“權貴難移志,威武不能屈”。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傅山《哭子詩》,紙本書冊,27.5×24.3cm(單頁),清

傅山的一生遭逢朝代更疊的曆史巨變,思想、宗教、科技、文學都如激流碰撞,動蕩不安,這也展現在他的文學思想中。“既是為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這是傅青主自題的人生寫照。他一生不得勢也不願得勢,用剛正凜然的氣節成就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巍巍青山。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草書大師,傅山了解一下

編輯、文許琰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