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作者:上觀新聞

快八月份了,雲南亞洲象群“斷鼻家族”仍然在石屏縣龍武鎮附近林地活動;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出逃的豹子,仍有一隻不知所蹤。

近年來,人與野生動物在城市中的相遇愈發頻繁:

16 頭野生亞洲象一路北遷的第 16 個月,足迹幾乎跨越了半個雲南省,最近時距離昆明不足100公裡;南京的野豬沖下了紫金山,跑進了奶茶店;北京的黃鼠狼闖入辦公室大樓,偷吃鍵盤裡的面包屑……

城市不斷擴張,侵吞野生動物領地,人與野生動物如何和諧共存?我們梳理了近10年相關媒體報道與公開資料,并結合現有的學術成果,試圖探尋城市中人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之道。

“常住民”與“意外來客”

當人與動物即将在城市中相遇,公衆對此态度如何?

我們選取央視和人民日報的兩則新聞,爬取相關評論,發現公衆态度并不統一。不少人的态度呈現浪漫化傾向,有人将大象北上看作“逛吃旅遊團”,還有人歡迎大象來到自己的家鄉。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七嘴八舌的“支招”與玩笑背後,網友們難掩新鮮和好奇——畢竟,這是大型野生動物第一次大搖大擺、“攜家帶口”地踏上中國城市的大馬路。

但事實上,人與野生動物在城市中早已頻頻相遇。近十年媒體報道中,共有265起野生動物進入城市的記錄,北上廣三大一線城市有36次。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這些在城市中冒險的野生動物們,有些是“意外來客”,跌跌撞撞闖入了人類的生活區域,例如野生象群;有些則是在城市中遊蕩許久的“常住民”。

我們選取了六個典型的“冒險家”,為他們制作了身份卡。其中,有頻頻闖入城市的貓頭鷹和野豬,也有引起過輿論關注的貉、豹、亞洲象和小靈貓。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相較于意外來客,常住民往往體型嬌小,攻擊力較弱。意外闖入的亞洲象“噸位”可達4千噸,是貉的500倍。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常住民中,小靈貓是最金貴的“稀客”,貓頭鷹則是勇闖城市的“老手”。2020年6月,小靈貓現身複旦大學江灣校區之前,已經在上海市銷聲匿迹了近10年,而貓頭鷹家族則頻頻被偶遇。

意外來客中,亞洲象具有壓倒性的綜合“實力”。野豬也頻繁“肇事”,在近十年的媒體報道中共導緻11起傷人事件,莊稼、警車、家禽等也“慘遭毒手”。

為何“搬家”?

野生動物“搬家”進城,并非沒有原因。我們分别選取貉作為“常住民”代表,亞洲象作為“意外來客”代表,分析它們為何“搬家”。

2019 年至 2020 年,複旦大學青年研究員王放課題組在全上海布置了 58 台紅外相機,記錄下了這群“常住民”們的蹤迹。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在一步步踏入人類社會的過程中,“常住民們”逐漸掌握了城市生活的技巧。奉賢區的貉甚至學會了估算燒烤攤下班的時間,蹲點在烤架旁,第一時間沖去撿食地上還冒着熱氣的香噴噴的雞骨頭。

然而,王放也擔心,“正是因為它的适應能力特别快,是以一旦我們朝錯誤的方向引導,它也會迅速地朝錯誤的方向去改變。”如果不去人為幹擾、誘導貉的生活習性,“常住民”有機會與人和平共存。

與生性溫和的貉不同,“意外來客”代表——野生亞洲象雖外表可愛,卻具有極強的攻擊性。這一次,亞洲野象群一路北遷,白天抱團睡覺,晚上暴走趕路,時不時“敲開”村民家門尋覓食物,在玉米地中“大吃大喝”,嬉戲玩耍……可它們極強的破壞力同樣不能忽視。據統計,該象群已肇事 412 起,直接破壞農作物 842 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 680 萬元。為盡量避免人象沖突,當地政府從監測預警到圍欄防護,再到保險理賠,采取了多種措施。

事實上,在自然界中,亞洲象的長距離遷徙并不常見。這群“意外來客”之是以跋涉幾百公裡踏足城市,是因為種群不斷擴張,但賴以生存的栖息地卻在不斷減少。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立團隊的研究顯示,亞洲象的分布範圍主要是連片的天然林,但在過去40年中,茶園、橡膠園、農田的面積共擴張了4126平方公裡,相當于570000個标準足球場。與此同時,天然林區域卻在不斷碎片化。是以,亞洲象群不得不“逃”出保護區,人象沖突愈演愈烈。

“待客”之道仍需探索

随着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進入城市,市民們啧啧稱奇,自然保護工作者們卻逐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逐漸将目光投向這一議題。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王放将其概括為“中國自然保護工作經曆的轉型”:1949 年以來,動物學家們首先關注的是像大熊貓、金絲猴這樣的瀕危動物。近年來,城市中的野生動物研究,尤其是獸類研究中的空白才逐漸被填補起來。

相關環保ngo也在以每兩年1個左右的平均速度增加,與學界共同推動城市野生動物保護。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事實上,究竟要對野生動物采取怎樣的“待客之道”,不僅僅是中國需要探索的問題。在世界各地,人們與城市裡“動物鄰居”的相處模式各不相同。有些是美好的邂逅,有些是艱難的博弈。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斷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後:野生動物如何與城市相處

當英國的狐狸出現在地鐵站,柏林的行人為野豬讓路,日本的奈良鹿被立法保護,南非的企鵝在馬路上大搖大擺;當中國西雙版納的亞洲象被無處不在的電子眼注視,南京的野豬被全民“玩梗”,香港的市民為小野豬找媽媽……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不斷提升,為城市治理帶來了新挑戰。

在工業文明不斷擴張的漫長曆史中,人類或許已經忘了,腳下這片土地,不僅僅屬于自己。動物的“浪漫”與“萌”,無法遮蔽背井離鄉的苦難與夾縫中求生的艱辛。不論是将“意外來客”安然無恙地送回自然家園,還是與“常住民”們和諧共處,如何為“動物鄰居”們創造更宜居的環境,仍然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的命題。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資料分析與資訊可視化課程作品 指導老師:周葆華、徐笛、崔迪

資料搜集與分析|段明淼 張鄒圓 姜辛宜 李珂 傅吉婧

文案|段明淼 張鄒圓 姜辛宜 李珂 傅吉婧

可視化制圖|林美辰 姜辛宜

欄目主編:張陌 文字編輯:李彤彤

來源:作者:複旦大學新聞學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