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作者:上观新闻

快八月份了,云南亚洲象群“断鼻家族”仍然在石屏县龙武镇附近林地活动;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豹子,仍有一只不知所踪。

近年来,人与野生动物在城市中的相遇愈发频繁:

16 头野生亚洲象一路北迁的第 16 个月,足迹几乎跨越了半个云南省,最近时距离昆明不足100公里;南京的野猪冲下了紫金山,跑进了奶茶店;北京的黄鼠狼闯入办公室大楼,偷吃键盘里的面包屑……

城市不断扩张,侵吞野生动物领地,人与野生动物如何和谐共存?我们梳理了近10年相关媒体报道与公开资料,并结合现有的学术成果,试图探寻城市中人与野生动物的相处之道。

“常住民”与“意外来客”

当人与动物即将在城市中相遇,公众对此态度如何?

我们选取央视和人民日报的两则新闻,爬取相关评论,发现公众态度并不统一。不少人的态度呈现浪漫化倾向,有人将大象北上看作“逛吃旅游团”,还有人欢迎大象来到自己的家乡。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七嘴八舌的“支招”与玩笑背后,网友们难掩新鲜和好奇——毕竟,这是大型野生动物第一次大摇大摆、“携家带口”地踏上中国城市的大马路。

但事实上,人与野生动物在城市中早已频频相遇。近十年媒体报道中,共有265起野生动物进入城市的记录,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有36次。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这些在城市中冒险的野生动物们,有些是“意外来客”,跌跌撞撞闯入了人类的生活区域,例如野生象群;有些则是在城市中游荡许久的“常住民”。

我们选取了六个典型的“冒险家”,为他们制作了身份卡。其中,有频频闯入城市的猫头鹰和野猪,也有引起过舆论关注的貉、豹、亚洲象和小灵猫。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相较于意外来客,常住民往往体型娇小,攻击力较弱。意外闯入的亚洲象“吨位”可达4千吨,是貉的500倍。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常住民中,小灵猫是最金贵的“稀客”,猫头鹰则是勇闯城市的“老手”。2020年6月,小灵猫现身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之前,已经在上海市销声匿迹了近10年,而猫头鹰家族则频频被偶遇。

意外来客中,亚洲象具有压倒性的综合“实力”。野猪也频繁“肇事”,在近十年的媒体报道中共导致11起伤人事件,庄稼、警车、家禽等也“惨遭毒手”。

为何“搬家”?

野生动物“搬家”进城,并非没有原因。我们分别选取貉作为“常住民”代表,亚洲象作为“意外来客”代表,分析它们为何“搬家”。

2019 年至 2020 年,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王放课题组在全上海布置了 58 台红外相机,记录下了这群“常住民”们的踪迹。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在一步步踏入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常住民们”逐渐掌握了城市生活的技巧。奉贤区的貉甚至学会了估算烧烤摊下班的时间,蹲点在烤架旁,第一时间冲去捡食地上还冒着热气的香喷喷的鸡骨头。

然而,王放也担心,“正是因为它的适应能力特别快,所以一旦我们朝错误的方向引导,它也会迅速地朝错误的方向去改变。”如果不去人为干扰、诱导貉的生活习性,“常住民”有机会与人和平共存。

与生性温和的貉不同,“意外来客”代表——野生亚洲象虽外表可爱,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这一次,亚洲野象群一路北迁,白天抱团睡觉,晚上暴走赶路,时不时“敲开”村民家门寻觅食物,在玉米地中“大吃大喝”,嬉戏玩耍……可它们极强的破坏力同样不能忽视。据统计,该象群已肇事 412 起,直接破坏农作物 842 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 680 万元。为尽量避免人象冲突,当地政府从监测预警到围栏防护,再到保险理赔,采取了多种措施。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亚洲象的长距离迁徙并不常见。这群“意外来客”之所以跋涉几百公里踏足城市,是因为种群不断扩张,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却在不断减少。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立团队的研究显示,亚洲象的分布范围主要是连片的天然林,但在过去40年中,茶园、橡胶园、农田的面积共扩张了4126平方公里,相当于570000个标准足球场。与此同时,天然林区域却在不断碎片化。因此,亚洲象群不得不“逃”出保护区,人象冲突愈演愈烈。

“待客”之道仍需探索

随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进入城市,市民们啧啧称奇,自然保护工作者们却逐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逐步将目光投向这一议题。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王放将其概括为“中国自然保护工作经历的转型”:1949 年以来,动物学家们首先关注的是像大熊猫、金丝猴这样的濒危动物。近年来,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研究,尤其是兽类研究中的空白才逐渐被填补起来。

相关环保ngo也在以每两年1个左右的平均速度增加,与学界共同推动城市野生动物保护。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事实上,究竟要对野生动物采取怎样的“待客之道”,不仅仅是中国需要探索的问题。在世界各地,人们与城市里“动物邻居”的相处模式各不相同。有些是美好的邂逅,有些是艰难的博弈。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断鼻家族”和在逃豹子背后:野生动物如何与城市相处

当英国的狐狸出现在地铁站,柏林的行人为野猪让路,日本的奈良鹿被立法保护,南非的企鹅在马路上大摇大摆;当中国西双版纳的亚洲象被无处不在的电子眼注视,南京的野猪被全民“玩梗”,香港的市民为小野猪找妈妈……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

在工业文明不断扩张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或许已经忘了,脚下这片土地,不仅仅属于自己。动物的“浪漫”与“萌”,无法遮蔽背井离乡的苦难与夹缝中求生的艰辛。不论是将“意外来客”安然无恙地送回自然家园,还是与“常住民”们和谐共处,如何为“动物邻居”们创造更宜居的环境,仍然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作品 指导老师:周葆华、徐笛、崔迪

数据搜集与分析|段明淼 张邹圆 姜辛宜 李珂 傅吉婧

文案|段明淼 张邹圆 姜辛宜 李珂 傅吉婧

可视化制图|林美辰 姜辛宜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李彤彤

来源: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