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禮記》精華,文字生動流暢,盡顯中華禮儀之美

《禮記》是中國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内容包羅萬象,文字生動流暢,字裡行間無不展現中華禮儀之美!

《禮記》精華,文字生動流暢,盡顯中華禮儀之美

1、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禮節注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有來有往才是良好關系的開端,這便是所謂的“禮尚往來”。

2、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記·表記》

觀察一個陌生的人,首先要從細節開始。真正的君子,在别人面前舉止慎重,容顔端莊,不說不該說的話,也不做不該做的事。

3、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 禮記·曲禮上》

擁有淵博的知識和強盛的記憶力的人,往往更懂得禮讓他人,修身行善。

4、君子之夫妻也以德,細人之夫妻也以姑息。

——《禮記·檀弓上》

如果真正地欣賞一個人,會用道德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不隻是一味地姑息縱容。

5、在上位,不淩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

——《禮記·中庸》

身處上位,不要欺淩處于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要巴結處在上位的人。為人正派,不有求于人,則心胸坦蕩。現在的國家幹部應引以為鑒。

6、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天下是大家的,不是某個帝王、某個團體所獨有的。

7、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對于自己所愛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點,對于自己所憎惡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處,這樣才不至于被愛恨遮蔽了雙眼。

《禮記》精華,文字生動流暢,盡顯中華禮儀之美

8、博學而不窮,笃行而不倦。

——《禮記·學記》

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要時刻注意謹慎言行,不能懈怠!

9、仁者以财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财。

——《禮記·大學》

有仁德的人用财富來成就自身,沒有仁德的人則利用自身去聚斂财富。

10、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隻有認識到自己的學問不夠,然後才能自我檢討;隻有認識到自己對某些知識困惑不解,然後才能奮發自強。

11、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禮記·曲禮》

禮儀對于人來說,就象釀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禮儀,小人輕視禮儀。蘖(niè):酒曲,類似釀酒用的米。

1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說話做事前要做好準備,不然就很難成功,隻有後悔莫及。

13、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禮記·雜記下》

處于一定的職位就應該有符合那個職位的言行,居于一定的職位而不稱職的人,會遭人唾棄。

14、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驕傲不可滋長,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高興不可過火。

15、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修身之道,好比走遠路必須從近處開始;好比登高山必須從低處開始,需要着眼于當下。

16、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由誠至明是先天的本性,由明至誠是後天的教化。做到内心真誠,一定會使人明曉事理;明曉事理,也一定會使人内心真誠。

17、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從心懷誠意到付諸行動,需要一系列的過程,隻有天下最大的誠心能達到出神入化的高境界。

18、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為人之道,平淡而不令人厭惡,簡略而有文采,溫和而有條理,由近知遠,由風知源,由微知顯,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19、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禮記·大學》

從格物緻知,一步步走到齊家平天下,是天下人的共同願望啊!

20、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禮記·祭義》

惡意的語言不從口中說出來,别人對你忿恨的話就不會傳回到你身上了。

2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道德是根本,财富隻是枝節。

《禮記》精華,文字生動流暢,盡顯中華禮儀之美

2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财富能裝飾房屋,道德能修養品性。胸襟寬廣,體态自然安詳,是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2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學識短淺,見聞不廣。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向古人學習,學的是舉止言行上的禮儀之美,更是待人處事上的為人之智!

好書分享全8冊詩經論語孟子尚書禮記易經口袋便攜版正版圖書 ¥72 購買

圖文均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