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作者:三餘書社

乾隆,号稱十全老人,自幼熟讀詩書,學習書畫,千裡江山,處處有他題詞,無數珍貴書畫,都有他的跋文,可謂自信滿滿!

其實他的書法,深受梁詩正的影響,如果單從藝術成就來說,并沒有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但也屬于上佳!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乾隆書法

梁詩正,33歲中探花,37歲為帝師,這麼年輕就成為帝師,算是一個奇人!期間他與乾隆結下深厚的師生情,乾隆登基後,他擔任過六部尚書,上書房大臣,成為乾隆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朝廷大部分重要文獻均出自其手,很多名畫名帖具有他的跋文。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梁詩正跋文

梁詩正為官清正,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董其昌,晚年師顔真卿,米芾,後來受乾隆委托,編著《三希堂法帖》,期間接觸和臨摹包括王羲之、王獻之、王洵等100多位書法名帖和拓片,博采衆長,自成一家!

梁詩正雖然官至極品,角色多半為乾隆“代筆”,是以他的傳世的作品,多見于他的名帖名畫的跋文,加上乾隆喜歡趙孟頫、董其昌,是以這些傳世的作品,有很明顯的趙孟頫、董其昌的風格。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梁詩正尤善于行、楷,許多作品行中帶楷意,用筆有顔真卿率真之意,體勢有米芾的側欹,而布局得楊凝式的閑适舒朗,神采風韻似趙孟頫、董其昌,輕捷自如而風華自足。屬于難得一見的精品!

梁詩正的行書,也受到當時館閣體影響,以行楷為主,并加上自己的領悟和創新,在端莊不失飄逸,在飄逸中又有幾分工整,易識易辯,影響頗大,被譽為“最美的行書”之一!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有人說,梁詩正的行書,可比王羲之,其實已經過譽了,王羲之的行書筆意顧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斷意連,氣韻生動,風神潇灑,後人難以超越。

而梁詩正行書最大貢獻,是在繼承前人書法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厘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如果從實用角度,選擇梁詩正會更好!

啟功先生非常推崇梁詩正,曾經說過:300多年來,書法,我隻服他!啟功體與梁詩正行書頗為接近。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啟功書法

今日書壇,對書法審美,依然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以邱振中教授為主的書法專家們,他們在接受了西方文藝理念的情況下,認為像梁詩正這樣書法,屬于館閣體,格調不高,是一種媚俗的藝術,呈現了一種較低級的藝術形式和風格面貌,不是好書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流行書風創始人王镛的書法

而且在民間廣大書法愛好者看來,梁詩正書法脫胎于二王帖學,有王羲之的潇灑蘊藉、王獻之恣肆流麗、趙孟頫的遒媚秀逸、董其昌的圓潤靈秀,屬于難得好書法。

其實館閣體之争,由來已久:

連啟功先生書法,都不能幸免,也被蓋上“館閣體”的帽子!

對此,啟功先生說:這是在擡舉我呀,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

館閣體之争,看似審美觀之争,其實也是書法何去何從之争,國展、各省市書法展,類似于梁詩正這樣傳統的書法,蕩然無存,剩下隻有展覽體和流行書法,讓人不禁發出一聲歎息!

對此不知道您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薦一本《梁詩正書法集》,期待廣大書友喜歡!

清代奇人梁詩正,乾隆以他為師,啟功也為之點贊!專家:格調不高

梁詩正書法集 楷書行書字帖十宮詞書法軟筆臨摹臨帖書法毛筆字帖 ¥25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