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洋政府治下徐州窮小子陸洪濤的甘肅緻富歲月自1891年陸洪濤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來甘肅見習,一晃33年矣,一個徐州窮小子終于混成了一方諸侯。然後又玩了一個更進階的手法——金融收割。

作者:葭明通半瓶曆史

整部中國近代史,有點名氣的人物,大多數和天津脫不了幹系,這是為什麼呢?曆史教科書說了,晚清之後,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所謂半殖民地者,“租界”是表征之一。

租界雖然名譽上是出租出去的土地,但在租借期間租借國卻擁有獨立的行政自治權和領事裁判權,美名其曰保護租借國居民不受中國人侵害,簡直胡說八道。

租界最愛保護的是中國下台的軍閥和政客,一則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發了大财的人,消費力巨大,可以繁榮租界,二則這些人人脈深厚,就算不用他們做帝國主義的代理人,也起碼可以影響中國政府政策。

而那些失勢的政客軍閥也愛去租界投資辦實業,甚至就啥也不幹吃老本,反正有的是錢,拿出來蓋華屋,娶嬌妻享受人生,租界的司法自會保護他們的私有财産,以至于現在的天津留下了很多精美絕倫的小洋樓建築,比如陸洪濤舊居。

北洋政府治下徐州窮小子陸洪濤的甘肅緻富歲月自1891年陸洪濤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來甘肅見習,一晃33年矣,一個徐州窮小子終于混成了一方諸侯。然後又玩了一個更進階的手法——金融收割。

陸洪濤舊居

于民國人物也罷,于北洋軍閥也罷,這個人都不算太有名的人物,但是其在天津的舊居于今倒是儲存完好,于他的知名度有一定的提高。

陸洪濤是袁世凱的死忠分子,革命黨起,他聽袁世凱指令奮勇殺了近萬名革命軍人,袁世凱搖身一變變成了革命黨支援民國,他也就馬上做了民國的督軍,叛變了大清。

先是其父親陸逢春雖然識的幾個字,然而隻是赤貧一個,又正逢撚軍橫行,武人反而好出身,也就去當了大清的兵,畢竟是識字人嘛,有點見識,沒有去做撚匪,被他混了一個出身出來。

到陸洪濤19歲的時候,因為父親的人脈,他就有了機會進“天津武備學堂炮科”去讀書了,報位址填籍貫他們父子寫的是徐州銅山縣,生于清同治五年七月二十九日。然而,這都是他們家的一面之詞,因為關于陸洪濤的家鄉位址,所見史籍均末詳載,在銅山亦末查到,一切都在霧中。

雖然有“家譜”為證,也是陸洪濤發達後才續上的譜系,不足為證。總而言之,陸洪濤父親陸逢春是一個無來路的人,那種年代,這種事情不奇怪。

反正陸家是一個窮家庭,大頭兵嘛!兩個兒子要送出去一個給别人養,陸洪濤的弟弟被送給了舅舅家還改了姓,姓董名士恩,董士恩後來也不是小人物,曾經做到北洋政府财政次長。

說回19歲的陸洪濤,他在天津武備學堂讀書,同學可都不簡單,包括大軍閥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人都是他聊得來的同學,對于以後的小軍閥陸洪濤來說,這個人脈很重要。

1891年,陸洪濤武備學堂畢業,分派在甘肅見習,然而,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的陝甘總督楊昌浚對他愛答不理,并沒有差使派給他,把他涼了起來。陸洪濤遂趕赴新疆投奔了新疆巡撫陶模。後來陶模調任陝甘總督,陸洪濤亦跟随來甘,這中間的過程一定有外人不可以知道的各種人際關系原因,按下不表。

1897年,陶模任命陸洪濤為洋炮隊正教習,算是開始了他在甘肅的發财軍旅生涯。

北洋政府治下徐州窮小子陸洪濤的甘肅緻富歲月自1891年陸洪濤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來甘肅見習,一晃33年矣,一個徐州窮小子終于混成了一方諸侯。然後又玩了一個更進階的手法——金融收割。

陸洪濤

不過呢,他确實也有兩把刷子,畢竟是新式軍事學校的畢業生呀!軍隊被他訓練的能沖能戰,忠君愛國,他個人亦以曾國藩為榜樣,案頭書放的是《曾國藩文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陝西宣布響應革命,甘肅不為所動。于是大清朝廷指令已經升為甘肅第一标統的陸洪濤出兵攻打陝西革命黨,陸洪濤欣然受命。

但是,革命思想早已流遍天下,陸洪濤的軍隊也不純淨,于是改編軍隊,臨出發之前把步兵第一标改編成了“振武軍”,順便逼死了一直傾向革命的第一營管帶,可謂心狠手辣,決斷明快了。

殺人隻要一開始,是不容易停下的,陸洪濤的部隊入陝後,于11月攻陷長武,俘獲了支援革命的陝西民軍管帶石得勝,随即砍了頭顱懸在了城門之上。接着,在邠州、冉店一帶激戰,民軍首領向紫山在突圍中戰死,所部官兵全部被陸洪濤下令殺死,為的是需要屍首填河以搭出一座橋來好繼續東進,然後,陸洪濤占領了邠州,開始攻打永壽,激戰多日,陣地幾易其手,民軍八千餘人戰至千口,付出了死傷七千人的代價也終于沒有守住永壽。

永壽被陸洪濤占領。這時候,圍攻乾州的清軍作戰不力,與乾州的民軍形成了僵持局面,于是上級調陸洪濤繞道進攻禮泉,禮泉陷落。1912年,陸洪濤兵臨鹹陽城下,直指西安城。

在清軍中,陸洪濤部是一支能戰的軍隊,陸洪濤本人仇恨革命,作戰兇狠,作戰攻城之時常常親臨前線,親自開炮射擊,他是炮科畢業嘛!

總而言之,陝甘兩省人民的戰争苦難托出了陸洪濤的事業,此時的陸洪濤向上級允諾:“卑職十天可以拿下西安城!”

然而革命事畢竟不是唯軍事,西安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北京城變了天,1912年2月12日,溥儀發表诏書,宣布退位,通電各地息兵罷戰。甘肅的一些官紳亦通電承認革命共和,袁世凱亦指令陸洪濤振武軍全部撤出陝西,回防甘肅。

至此,于陸洪濤來說,與革命黨的戰争雖然失敗了,他個人的戰鬥事業卻是大勝特勝了,入陝一戰,他的振武軍是打出了戰績打出了威風!于北京的袁世凱來說“嗯,小陸子這小兄弟可堪大用!”

5月,袁世凱任命陸洪濤為涼州鎮總兵。1915年春,袁世凱在甘肅的親信省民政長張廣建又升陸洪濤為隴東鎮守使,兩個人開始了軍政親密合作。

這一年,隴東大旱,民不聊生,農民們開始抗捐鬥争,陸洪濤大軍到處,人頭滾滾,民變平息,民變帶頭人全部被殺。

後來袁世凱複辟,陝甘兩省又掀起了反袁世凱的起義,陸洪濤依然是老辦法——殺無赦,殺害了起義上司者王者英和常發祥等人。

後來袁世凱就死了,北洋軍散裂為大小軍閥,陸洪濤就成了甘肅的一個小軍閥。本來張廣建是皖系派的人馬,陸洪濤自然要跟着上級了。

1920年,直皖戰争爆發,皖系失敗,風波波及到甘肅,張廣建被驅逐出甘肅,陸洪濤因為有實打實的軍權在手,手下兒郎如狼似虎唯命是從,倒也安然無恙,民國北洋政府嘛!本來就是軍政府,自然如此結局了,不意外。

北京政府新派來的蔡成勳督軍很是識相,其實這個人和陸洪濤極為相像,也是天津武備學堂畢業,人生結局也是下野在天津做寓公。這時候對自己的同學很夠意思,“甘肅之事,還請陸兄暫為護理!”并不來搶同學地盤。

到了1922年5月,北洋北京政府終于承認了既成事實,正式任命了陸洪濤為甘肅督軍,後又被任命為肅武将軍,兩年後甘肅省省長也被陸洪濤收入了囊中,自然了,軍隊還是要抓在手中的,陸洪濤将甘肅省省防軍改為甘肅陸軍第一師,自任師長。

起先呢,因為隻是一個軍頭,既無财權亦無政權,軍中又都是兄弟夥,不敢太虧待他們,要指着他們打仗博事業呢,陸洪濤真心地不敢發财,再說了也指望着大清朝的“封妻萌子”呢!名聲臭了可不好。

如今連皇帝也沒有了,袁大人也沒有了,看看皇城的那些王八蛋,官做的什麼勁呢?當時,如此思想鬥争的小軍閥真心不少,陸洪濤算一個。

他還是要臉的,自知甘肅窮困,不好生發,于是給自己設計了一條“保境安民,休養生息”的施政方針,逢人便說:“甘民現在可謂窮困到極點,作吏者隻要維持現狀,不擾吾民,即為盡到職責也。”然後,他就什麼也不幹,安居現狀。

隻勸甘肅群眾好生的種地,要想種好地掙大錢就種鴉片,甘肅人民掙的還是小錢,鴉片的大錢都被陸洪濤掙去了。

設定了銀元局,開始大收特收鑄币稅,他制造的銀元,品質低劣,砂眼最多,被老百姓稱為“沙元”,無論什麼元吧!反正被他巧妙的掙了大錢。

陸洪濤在甘肅執政五年,在用人方面極為保守,以“唯命是從”為标準,其中以張兆鉀和李長青最是聽話,一個讓接了他隴東鎮守使的班,一個目不識丁的做不來政務,讓他做了第一師旅長。

一個人事常識——那些“唯命是從”的家夥從來是第一個落井下石的家夥。

1925年陸洪濤一病而癱瘓,張兆鉀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聯合了李長青,拿出了大錢奔走于曹锟和吳佩孚之間,試圖驅逐陸洪濤由他們取而代之。

陸洪濤倒也光棍性格,看見親信叛離,知道事不可收拾,遂向北京段祺瑞政府辭職,老同學段祺瑞倒真是有感情,并不受小輩們的金錢攻勢和蠱惑,準了陸洪濤的督軍辭職,強令留任省長,“老陸,你先養病,我讓馮玉祥去幫你,小輩們得不了勢的。”然後馮玉祥也公開發電支援陸洪濤。

病魔纏身的陸洪濤卻深知天高皇帝遠,有槍才有權的真理,争口氣就怕會失去性命也!

執意離開了甘肅,到天津做了寓公。

恩,北洋的軍政就是如此,說不幹自己真的可以就不幹了,然後還可以安全帶走搜刮來的巨額财富去做寓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