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4年,朱溫殺唐昭宗,并擁立起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這表明朱溫已經實際擁有了唐帝國的最高權力,可以随意廢立皇帝。
也是在這一年,朱溫向唐王朝尚存無多的門第勢力發起了最後的攻擊。在這場主要針對唐朝舊族的肅殺運動中,司空圖就是那個幸運兒。

司空圖,字表聖,不僅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更著有《二十四詩品》,是中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詩論大家,負有盛名。
朱溫殺唐昭宗的時候,司空圖為監察禦史,司空圖畏懼,上表唐哀帝乞求緻仕,說道:
“望皇上察臣本意,非為官榮,可驗衰嬴,庶全名節”。
而唐哀帝也順水推舟的下诏書,允許司空圖告老還鄉,說道:
“既養高以傲世,類移山以釣名,心惟樂于漱流,仕非颛于食祿。”
代皇上撰寫诏書的正是篡唐首賊朱溫的心腹,時任宰相的柳璨,柳璨本想加害司空圖,不料司空圖來了這一招,找不到理由拒絕,畢竟這個大家不在官場,也可以省很多事,對自己沒有壞處。
司空圖緻仕,沒過多久,便發生了著名的“白馬驿之禍”。
曾經看不起柳璨這個寒門宰相的三十多位門第顯貴的大臣們,如河東裴氏出身的裴樞、五姓七宗之一的崔遠,還有關隴豪門獨孤氏的獨孤損,通通在滑州白馬驿站(今河南安陽滑縣)被殘忍的殺害。
朱溫的心腹謀士李振,同樣出身寒門,早年混迹長安,沒少受白眼,覺得還不解恨,向朱溫建言道:'此輩常自謂清流,宜投之黃河,使為濁流。”
朱溫在笑聲中采納了李振的建議,屍骨未寒的三十多位大唐重臣,被投入了奔湧的黃河中,這也标志着力挺唐朝的勢力為之一空。
而司空圖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幸運兒的逃脫了迫害。
《舊唐書*司空圖傳》記載:
“既脫柳璨之禍還山,乃預為壽藏終制。故人來者,引之圹中,賦詩對酌,人或難色,圖規制曰:達人大關,幽顯一緻,非止暫遊此中,公何不廣哉?”
意思是說,司空圖告老還鄉歸隐中條山後,便提前辦好棺椁墓葬之類的事情,朋友來訪,他就帶着朋友們參觀自己裝修好的墓地,在這裡吟詩作賦。
朋友們卻感到壓抑與悲傷,司空圖就對朋友們說:“通達之人胸懷寬廣,生死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差别,我就是準備長眠在此的,你們又有什麼想不開呢?”
可是羚羊卻覺得司空圖雖然逃脫了“白馬驿之禍”,性命得以保全,但除此之外,别無意義,在柳璨、李振的謀劃下,朱溫的将保唐的名門望族屠戮殆盡,大唐滅亡不過是遲早之事。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已經接受禅讓的後梁太祖朱溫依然保持着心狠手辣的風格,可憐的唐哀帝最終難逃被弑的命運。
僥幸逃脫但常常哀思唐朝的司空圖,當聽到唐哀帝死難的消息後,終于再也忍受不了自己幸運兒的身份,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中簡堂曆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中正簡素,立志弘揚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讀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