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縣周家莊村
在曆史上是“貢米”産地

然而受缺水影響
1999年到2019年
當地稻米種植曾中斷足足20年
直到南水流到那裡
今年春季,時隔20年,周家莊村再次種下100畝有機水稻。11月,鄉親們迎來了久違的收獲。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周家莊村黨支部委員 王金華 :以前到了幹旱時期,滹沱河就會幹枯,白沙一片。近幾年通過南水北調改造,定時定期往滹沱河裡放水,補充地下水。滹沱河裡有水,我們周邊村裡地下水位就上漲了,對我們農田灌溉有一定的有利條件。
原來,随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成,2018年開始,河北省系統謀劃實施河湖生态補水,啟動了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三條河的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去年9月到今年8月底,三條河補水總量14億立方米,其中的8.7億立方米,就是來自湖北的漢江水。這讓周家莊村的地下水水位回升到34.51米,滹沱河再現碧波蕩漾。
南水滋養的,不僅是水稻。周家莊村的村民們以前吃水靠打井。最開始要打50米,後來要打到80米甚至200米。現在,随着地下水位明顯上漲,居民用水也不再是難題。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周家莊村黨支部委員王金華還介紹到,以前的水質不好,含有很多水鏽,吃水不達标。現在水的品質明顯變好了,經過水利部門檢測,水質達夠上了優質水的标準。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年來,累計向北方調水超過255億立方米。南水,已經成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Ⅱ類以上,沿線直接受益人口超過585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