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北“贡米”停产20年,直到它来了

作者:湖北新闻

河北省正定县周家庄村

在历史上是“贡米”产地

河北“贡米”停产20年,直到它来了

然而受缺水影响

1999年到2019年

当地稻米种植曾中断足足20年

直到南水流到那里

今年春季,时隔20年,周家庄村再次种下100亩有机水稻。11月,乡亲们迎来了久违的收获。

河北“贡米”停产20年,直到它来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周家庄村党支部委员 王金华 :以前到了干旱时期,滹沱河就会干枯,白沙一片。近几年通过南水北调改造,定时定期往滹沱河里放水,补充地下水。滹沱河里有水,我们周边村里地下水位就上涨了,对我们农田灌溉有一定的有利条件。

原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2018年开始,河北省系统谋划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启动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河的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去年9月到今年8月底,三条河补水总量14亿立方米,其中的8.7亿立方米,就是来自湖北的汉江水。这让周家庄村的地下水水位回升到34.51米,滹沱河再现碧波荡漾。

河北“贡米”停产20年,直到它来了

南水滋养的,不仅是水稻。周家庄村的村民们以前吃水靠打井。最开始要打50米,后来要打到80米甚至200米。现在,随着地下水位明显上涨,居民用水也不再是难题。

河北“贡米”停产20年,直到它来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周家庄村党支部委员王金华还介绍到,以前的水质不好,含有很多水锈,吃水不达标。现在水的质量明显变好了,经过水利部门检测,水质达够上了优质水的标准。

河北“贡米”停产20年,直到它来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255亿立方米。南水,已经成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以上,沿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5859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