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1947年,中共中央軍委經過慎重的考慮,下令将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并,組建華東野戰軍。

兩年以後,為了适應戰争局勢的變化,華東野戰軍改名為第三野戰軍,保持原班人馬不變。

開國大将粟裕是這隻部隊,在軍事方面的絕對統帥,他率領第三野戰軍在解放戰争中,接連創造了十大奇迹,是各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的部隊。

然而,盡管粟裕的指揮非常優秀,但在第三野戰軍之内,卻一直有一些人,對粟裕非常不滿意,這幾個人究竟是誰,他們為什麼對戰神粟裕如此不滿呢?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粟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将,一生經曆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争,戰無不克,被人們稱為“一代戰神”。

而粟裕之是以被稱為戰神的原因,主要就是來源于解放戰争時期,他和陳毅所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以及後來的第三野戰軍,一直都是戰場上的王者之師。

在粟裕所參加的所有戰争中,華東野戰軍幾乎取得了全勝,尤其是在淮海戰役中,粟裕指揮着華東野戰軍十七路縱隊,殲滅了國民黨40多萬大軍。

當時,就連毛主席都稱贊他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第一功。”後來,華東野戰軍改建為第三野戰軍,粟裕繼續率領部隊作戰。

他接連在渡江戰役、上海戰役中取勝,為解放戰争的勝利立下赫赫戰功。1955年,全國軍隊大授勳,粟裕在多位開國大将中也是排名前列。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按理來說,像粟裕這樣的戰功赫赫的名将,應該是不會有人去質疑他的。然而,還真就有人質疑過粟裕的權威,對粟裕非常不滿,而且這幾個人還都是出自粟裕率領的第三野戰軍中。

宋時輪最早是山東野戰軍的總司令,在山東一帶與國民黨屢次交手,連戰連捷。後來,華東野戰軍成立,宋時輪也來到粟裕手下,成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的司令,地位僅次于粟裕。

然而,宋時輪卻有些不服,他覺得自己無論戰功還是能力,都不遜于粟裕,自己可是一軍之長,怎會甘願居于人下。

不過,宋時輪再怎麼不服,在民族大義面前,也是毫無怨言,一直為華東野戰軍奮力戰鬥,在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中,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現。

到了1948年的時候,宋時輪在豫東戰役中,重創國民黨整編11師,直接改變了戰場的形勢,幫助三野順利取勝。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此役過後,宋時輪開始有些飄飄然,他在濟南作戰的會議中,與粟裕在作戰方案上産生了沖突。宋時輪直接公開指責不懂戰事,惹得粟裕大為光火,狠狠批評了宋時輪。

那時,宋時輪氣不過,竟然向黨中央遞交了辭呈。其實,粟裕也不是什麼冥頑不化之人,倘若好好說話,粟裕也不會輕易動怒的。

還好陳毅及時出面,才留住了宋時輪,宋時輪也和粟裕重歸于好。宋時輪寫過檢讨以後,繼續帶着10縱與國民黨交手,在濟南戰役和渡江戰役中,他的炮兵團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在之後的上海戰役中,也是宋時輪的10縱率先攻入上海市區,為三野打開了勝利之門。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将帥大授銜,宋時輪被授予上将軍銜。

許世友是名副其實的老革命,他在南昌起義之前,就已經是黨内的将領了,而當時的粟裕也隻不過是一名警衛連的戰士。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是以,如果從資曆的角度來說,許世友要比粟裕大得多,然而,将帥的任命,絕不隻取決于資曆,而是要綜合考察,論軍事能力,整個解放軍可能也沒有幾個人比得過粟裕。

在華東野戰軍成立的時候,許世友被任命為九縱司令,敢打敢拼、作戰勇猛,深得粟裕敬佩。隻不過,許世友卻對粟裕不怎麼“感冒”。

衆所周知,粟裕用兵講究一個“奇”字,經常在戰場上把部隊調來調去,以完成自己的戰術目的,這與許世友直來直去的作戰風格相差巨大。

有一次,許世友覺得粟裕的指令過于“離譜”,就打算倚老賣老,和粟裕“講講道理”。然而,許世友打給粟裕的電話,卻被陳毅偶然接到了。

許世友不知道對面是陳毅,就開始以對待晚輩的口吻,對陳毅展開長篇大論。陳毅笑着說,“老許呀,看來你對咱們粟司令意見很大呀。”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許世友聽到陳毅的聲音吓了一跳,最終在陳毅的開導下,許世友聽從了粟裕的智慧,果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從此,許世友對粟裕愈發敬佩了。

在1955年的授勳儀式上,許世友曾因為自己僅被授上将軍銜,還找到周總理争論過。周總理告訴他,“粟裕還隻是大将啊”。

許世友聽到這話,點點頭回去了,畢竟他心裡也清楚,粟裕的能力在他之上。從這點來看,他還是很認可粟裕的能力的。

陳士榘早在紅軍時期,就擔任了第34師的參謀長,是毛主席的得力愛将,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以及長征行動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長征結束以後,陳士榘又升任軍長。

解放戰争開始的時候,陳士渠從山東野戰軍調任華東野戰軍的參謀長,陳士榘的軍事能力相當出色,比起粟裕也是不遑多讓。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作為三野的參謀長,陳士榘也有一定的決策權,他多次指揮支援部隊援助粟裕、陳毅的主要部隊,尤其是在孟良崮戰役中,正是陳士榘率領部隊。

他成功抵擋了國民黨對于孟良崮的支援,給粟裕争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奪取孟良崮,一舉扭轉了解放戰争的不利局面。

此役過後,粟裕和陳士榘高興的抱在一起,互相祝賀。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兩人之間的關系産生了間隙。

當時,三野正準備根據陳士榘的戰略部署,進行下一步攻擊行動,粟裕卻在這個時候突然站出來,說有更好的戰術選擇,兩人一直争執不下。

陳士榘對于自己的戰術非常有信心,眼看暫時說不動粟裕,就跨過粟裕的幹擾,直接讓黨中央決斷。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黨中央最終下令,維持原有的作戰方案,事實證明,陳士榘的這套戰術确實非常成功。粟裕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麼,而三野的總司令陳毅司令卻坐不住了。

他指責陳士榘的越級報告行為,是對自己和粟裕的無視,将陳士榘下放指揮縱隊的軍事行動。對此,陳士榘多少也有點生氣,不過他也知道陳老總的為人不錯,是以也沒往心裡去。

其實,粟裕卻一直挺喜歡陳士榘的,在他因過度操勞而病倒的時候,還主動提出要讓陳士榘接管部隊,兩人的關系還是非常好的。

最後一位就是譚震林,他應該是算是這幾人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了。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資曆,譚震林都和粟裕不相上下。

兩人當初在華中野戰軍曾共事過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彼此非常了解,粟裕也很敬重譚震林這位前輩。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兩人共同參加了淮海戰役,和劉伯承、鄧公、陳毅一起,組成了淮海戰役總前指揮委員會,一起指揮淮海戰役取得大勝,名噪一時。

後來,譚震林和陳毅、粟裕一起來到華東野戰軍作戰,三人在孟良崮戰役中取得大勝,又在緊随其後的南臨戰役中落敗,可謂是同甘共苦的兄弟了。

南臨戰役結束以後,譚震林突然接到指令去往别的部隊,臨走之前他給粟裕留下了一封信,就是這封信讓粟裕受益匪淺。

在這封信中,譚震林首先表揚了粟裕一直以來的成就,表示對粟裕寄予厚望。不過,緊随其後譚震林就寫出了粟裕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包括粗心大意、缺乏應有的遠見等,字裡行間都充滿着對粟裕的期待。在信的末尾,譚震林說:

“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指責你,你是新時代的傑出人才,理應更加優秀,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如今看來,譚震林對于粟裕的鞭策,是相當有效果的,粟裕真的克服了這些毛病,走上了“戰神”之路。

隻可惜譚震林因為後來走上政壇,是以沒有在1955的授勳儀式中,也沒有被授予軍銜,如果他還在軍中效力的話,很可能也是一位大将。

其實,如今看來,真正對粟裕有所不服的人,也就是宋時輪以及許世友等人。他們都是原先山東野戰軍的将領,都是山野總司令陳毅的部下,而粟裕則是原先華中軍區的司令。,

兩支部隊合并以後,部隊的管理問題肯定是一大難關,黨中央考慮到粟裕和陳毅在性格和能力上的差别,決定任命粟裕為副司令,掌管華東野戰軍的軍事行動,陳毅為總司令,統籌全局。

不得不說,黨中央的這個決定還是比較明智的,粟裕用兵神勇,卻有些馬虎大意,缺乏遠見。隻有在目光深遠、膽大心細的陳毅手下,粟裕才能更好地領兵作戰。

粟裕指揮三野戰績顯赫,但卻有4位将領一直對他不服,他們是誰?戰神粟裕其一、宋時輪其二、許世友其三、陳士榘其四、譚震林

同時,陳毅在其它方面也彌補了粟裕的不足之處,簡單來說就是,粟裕是将才,陳毅是帥才,兩者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關系。

然而,那些一直追随陳毅的山野将領卻不幹了,他們絕對陳毅要資曆有資曆,要能力有能力,為什麼要讓新來的粟裕執掌兵權,對于粟裕,他們一直有些不服。

黨組織早就想到了這一步,宋時輪和許世友的不滿,都被統籌大局的總司令陳毅安撫下來。從這一安排上來看,足見陳毅将軍在資曆和能力上的威望之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