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作者:唐詩宋詞古詩詞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是一代文宗,

他“文起八代之衰”,

在古文衰落的時代,

他勇挑重擔,發起古文運動。

他是韓愈,他不僅文章寫得好,

詩作也是千古流傳,

今天,詩詞君分享十首韓愈的詩作,

一起感受一代文宗的風範。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答張十一功曹》

唐·韓愈

山淨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踯躅閑開豔豔花。

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鬓,鬥覺霜毛一半加。

這是韓愈第一次被貶時寫下的詩。人生在遭遇挫折之後,心情總是悲傷的,鳥鳴花落,亦會感懷不已。

詩人似乎盡力想把他那種激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覺不自覺地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來,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壓抑着的感情潛流,讀來為之感動。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元和十年(815),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诰。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鑒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三四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曆來為人稱道。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遊太平公主山莊》

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壓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韓愈遊曆了太平公主山莊後寫下這首詩,通過對山莊台榭、林苑連延、花木繁盛,突出太平公主山莊的宏偉壯觀,實是諷刺太平公主的奢侈與虛榮。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唯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将。

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

我願生兩翅,捕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刺手拔鲸牙,舉瓢酌天漿。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颉颃。

中唐時,人們對或“抑李揚杜”或“揚杜抑李”,韓愈為了批評這種現象,寫下這首詩,韓愈認為“李杜文章在,光芒萬焰長”。他熱情地贊美了李白杜甫的詩文,看來,宗師韓愈對李白杜甫也相當傾慕喲!

全詩筆勢波瀾壯闊,恣肆縱橫,充滿了探險入幽的奇思幻想。詩文如長江大河浩浩蕩蕩,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盤旋,激濺飛瀉,變态萬狀,産生令人心搖意駭、目眩神迷之效果。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花島》

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

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

詩人看到蜂蝶飛舞聞島上的花香,尋找水上的花島,遠遠望去,島上花開嫣紅,蜂飛蝶舞,像水上飄着一片紅雲一樣。

這是詩人遠望之景,就像一幅美妙的彩繪一樣。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聽穎師彈琴》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随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這首詩描寫的是聽穎師彈琴的感受。韓愈描寫了從開始演奏到結束時感受。對于音樂效果,韓愈從開始的坐立不安、淚雨滂沱到冰炭塞腸,無一不展現穎師琴技的精湛,而展現了精妙音樂的感人力量。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晚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日郊遊,百花鬥豔,草木為了留春,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韓愈總是愛賦予草木以人心,讓人覺得草木有知,十分可愛。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題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颠倒青苔落绛英。

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簾格外鮮明,枝葉間時時可以看到石榴子兒長成。可惜此地缺少王孫公子的車水馬龍,豔豔的榴花隻好在蒼苔上散落紛紛。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憲宗大張旗鼓迎佛骨入宮廷供奉。在此之際,韓愈上了一道《論佛骨表》,大力勸谏憲宗不要信佛。唐憲宗盛怒之下,将韓愈貶為潮州刺史。面對來送别的侄孫,韓愈寫下了這首詩。

有風骨之人,永遠是為不為可之事。韓愈即是如此,在詩中,他将自己想要為國為君的感悟寫得凄楚懇切,十分動人。千百年來,無人不為韓愈的風骨而感動。

十首韓愈詩作,追慕一代文宗風範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此詩作于長慶三年(823年)的早春,此時的韓愈已經56歲了,任吏部侍郎。這個時候可能是韓愈最惬意的時候,他剛剛協助平息了一場叛亂,皇帝調他為吏部侍郎。而在文學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是行業内的大師。

是以,彼時的韓愈,雖年近花甲,但心情卻是十分好的。這首詩是寫給詩人張籍的,在詩中,韓愈興緻盎然,觀察着早春可愛迷人的景色。造句清新優美在,曆來為人傳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