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幻的"沉默的中國":魯迅思想的視覺傳播

作者:光明網

作者:劉潤坤 張慧宇

魯迅是20世紀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象征,魯迅的意義不僅在于他作為五四代參與中國現代化程序,還在于他作為罕見的思想資源的參與,在不同時代得到了充分的诠釋, 具有持續的影響和當下的性質,他的诠釋成為了解20世紀乃至現在中國思想和文化史的核心。以魯迅為中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現代化程序中的艱難轉變,也可以描繪出新時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圖景。在視覺文化時代,探索魯迅思想的視覺傳達,深化和豐富其思想内涵,拓展和創新其傳播路徑,具有重要意義。以"沉默的中國"的變遷為線索,魯迅思想的視覺傳達經曆了三個階段:以藝術為代表的現代形象媒體、以電影為代表的視訊媒體和以網絡視訊為代表的數字視聽媒體。

"發聲中國":用現代形象媒體傳播中國的"新聲音"

1927年初,在魯迅短暫停留香港期間,他向香港青年會發表了題為《沉默的中國》的演講。魯迅提到,"現在,浙江、陝西,都在打仗,哪裡人哭笑,我們不得而知。香港似乎很平和,住在這裡中國人,舒服還是不是很舒服,别人不知道",這種"不知道"在魯迅看來,是由于古文字,"雖然會說話,而且隻有少數人聽見,遠處的人不知道,結果等于沉默。也因為困難,有些人會被當成嬰兒,喜歡玩花樣,人也是,隻有少數人懂,——其實不知道真正懂,而大多數人不懂,結果等于沉默",而古文隻能承受古人的聲音, "不是我們現代的聲音",是以,所謂"沉默的中國"不僅指大多數人不能用古文字和"聲音",而且古文字不能發出"現代"的聲音,造成"人人無法互相了解,就像一大盤松散的沙子"。隻有"現代""現代""活生生的話語"才能"把中國變成健全的中國",這種"健全的中國"就是"與世界人民一起生活在世界上"。換句話說,"健全的中國"的效果應該是"與世界同步"。問題不在于如何讓中國"發聲",而是此時對于魯迅來說,建構對中國的"互相了解"和"了解"已成為一種必要。古代漢語和方言的對立背後,與其說是精英和群衆的對立,不如說是"沉默的中國"和"發聲的中國"的對抗。

魯迅把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抱着"真"的态度,"隻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在這裡,聲音具有雙重含義,它(無聲)不僅是中國現實的代表,也是現代中國的想象(聲音)。事實上,魯迅的聲音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無論是《摩洛十裡》中"最有力的聲音""不要在國外求新聲音",還是"打破不良聲音理論"中的"打破聲音理論"中的"發自内心的聲音"打破"沉默"。對政治漠不關心,或者對"呐喊"等聲音的隐喻革命迫在眉睫,魯迅試圖找到一條讓中國說話的方式,而聲音必須有相應的媒介,是以可以說合适的媒介是完成從"沉默的中國"到"健全的中國"的轉變的關鍵。

形象一直是魯迅高度推崇的媒介形式,不僅催生了魯迅早期的震撼和覺醒,也承載着魯迅的"大衆文學"和"革命文學"的理想。"幻燈片"、"解剖圖"等現代形象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年輕魯迅的現代認知結構,是"啟蒙魯迅"個人覺醒的基礎。在"革命魯迅"時期,圖像承載着普及和促進革命的重要任務,特别是對于文盲率高的人們來說,圖像在寫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魯迅倡導新興版畫運動将西方現代主義、蘇聯藝術與中國古典造型藝術相結合,創造出一種高度可識别的形式語言, 不僅推動了繪畫語言的改革,而且直接推動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革命。

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社會革命伴随着世界從文本時代向圖像時代轉變的視覺和文化革命,是以可以說,當時的形象比文本更"現代"和"進步"的媒體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魯迅試圖利用現代形象媒體為中國發聲,并不意味着他完全站在中國傳統的對立面。如果對古代漢語的批評是不能被"大多數人"用作國語,是以需要用白話寫成,那麼魯迅對中西繪畫的看法恰恰相反。魯迅對圖檔的了解一直堅持"中國"的立場。在《連環畫瑣事》中,魯迅提到"因為漢字太難了,隻有圖檔才能幫到可憐的文字産品"。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繪畫或象形畫的啟蒙意義,主要展現在"女人和孩子容易知道"的流行功能上,這也可以從魯迅後來對版畫的強烈倡導中看出。

魯迅對繪畫的熱愛可以追溯到他的青春。在《長華一張與山海》一文中,想念曾經照顧過魯迅的保姆阿昌(長母),這個保姆又恨又愛"我",恨她殺了藏着的老鼠,喜歡起訴,還愛她為"我"買一幅畫("别人不會做, 或者做不到,她可以成功做到")。如果說魯迅認為白話和古籍之間有一種斷裂,那麼在他看來,繪畫就不是這樣了。《山海之書》《艾莉亞聲圖》《毛詩畫》《詩畫》和《點石齋系列畫》是同一本圖畫書,繪畫的功能在于它更被大衆所接受,其意義在于在建築語境中得到了廣大社會的重視,而《點石齋畫》的意義在于其廣泛流傳, 這也意味着魯迅對大衆讀者的看法已經重新調整,從大衆對象的啟蒙和轉變,變成了大衆的接受者。這也意味着,魯迅的形象實踐和思想的轉變始終伴随着,在魯迅對現代中國的想象中,形象作為現代媒體形式承擔着傳播中國"新聲音"的假象,到達了"中國之聲"的另一邊的擺渡使命。

跨媒體改編:中國新片中魯迅思想的雙面

1956年,為紀念魯迅逝世20周年,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祝福》上映。《祝福》上映後熱議,編劇夏岩提出的"忠于原有主題的想法"得到了廣泛認可。夏岩這裡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原思想的主題,因為如何了解思想的原主題,關系到如何解釋魯迅的問題。于秋白将魯迅的思想曆程描述為經曆了一次重要的"轉變",即"從進化到階級理論,從進取的個人主義解放到集體主義改造世界"。雖然在學術界,關于上述"轉化"是否存在,還存在很多争議,但無論哪一方有争議,不可否認的是,魯迅思想的二進制性——尼采和馬克思的魯迅,人道主義和階級鬥争的魯迅,高尚的人格與集體的魯迅,文學與政治的魯迅——這些看似對立的形象,實際上代表了啟蒙與革命之間的博弈對話。 話語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以可以說魯迅在新中國史中就像一個雙面的魯迅。另一邊是革命的魯迅。這意味着可以描述和重構魯迅思想的豐富性,如何講述魯迅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正如王偉在《抗拒絕望》中提到的,任何人對魯迅的了解都受到自身時代、價值觀和知識結構等因素的限制。導演桑弧在《祝福》導演将《原有主題思想》解讀為"通過艱苦善良的項林軒受苦受難的生活,展現了作者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及其對封建勢力的憎惡",描繪了啟蒙者魯迅的人道主義面貌。如果說中國新片的核心線索之一是左翼傳統與延安傳統的對話,那麼《祝福》則表達了"原來主題思想"作為"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所建構的人文主義理論,魯迅展現了左翼傳統的發展和傳承。

由于魯迅在中國曆史上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怎麼說魯迅不僅是一個文學藝術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時期也成為政治鬥争的工具。"祝福"能夠将魯迅的思想解釋為"偉大的人道主義"和"百家争鬥,百花盛開"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20世紀60年代,由周恩來總理親自策劃的電影《魯迅傳》,立即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上海市委等機構以及中國最優秀的電影人的支援,按照慣例邏輯,這應該是一部宏偉的傑作。然而,經過兩年的論證和六次輕松的劇本草稿,《魯迅傳》還沒有開拍完。

1981年,為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上映了紀錄片《魯迅傳記》、《傷死》《藥劑師傳》和多部由魯迅小說改編的電影。這批電影的共同特點是啟蒙、人道主義和藝術家魯迅回歸視線。在紀錄片《魯迅傳記》中,上述特點具體呈現為注重魯迅文學作品的呈現,13首詩/摘要以字幕的形式貫穿全片,将空間環境和日常生活的生活趣味,将魯迅的"神話"和"異化"重建成生動的感覺,讓普通人血肉飽滿, 尊重曆史真相,會把邱白、周洋、毛敦、巴進等文藝界帶入影片,甚至用特寫鏡頭來突出,秘密的"颠覆性"曆史話語。以非政治化的方式重構魯迅的形象,重新诠釋魯迅的思想,一方面展現在混亂、改革開放中,另一方面表現為思想解放運動和新啟蒙文化運動,兩者共同構成了新時代的文化背景。

如果說紀錄片《魯迅傳記》中對魯迅的重構在呼應思想解放運動方面更為突出,那麼《傷者》的小說改編則更生動地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興趣和"新啟蒙"話語。在一次采訪中,電影導演水花強調,改編的核心原則是忠實于原著,是以電影改編的小說其實是魯迅思想的形象。影片貫穿始終以燕生内心獨白的結構,講述了五四風格的新青年反抗封建禮儀,勇敢追求人格解放和婚姻自由卻沒有做到的悲慘故事。2005年,《第四代》導演丁寅南執導的電影《魯迅》上映,是唯一一部魯迅傳記片。影片選取了魯迅人生曆程中的三件大事,呈現了魯迅反抗權力、支援年輕作家的故事。與1980年代的"新啟蒙"話語相比,以魯迅為代表的電影通過不斷回歸"五四"來講述自己的合法性,重新诠釋了自己作為啟蒙思想家的曆史地位。

次元"頂流":數字時代魯迅思想的亞文化重構

随着網絡亞文化的興起,随着文字、文字的寫法和說,中學生"三怕"周澍人悄然成為次元"頂流",在B站等視訊平台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據媒體統計,B台關于魯迅的視訊超過10000部,總播出次數近2億次,點贊超過1000萬部,是目前最受喜愛的年輕人作家。B站是一個在年輕人中頗具影響力的平台,通過對平台上釋出的相關視訊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年輕人對魯迅及其思想的看法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是思想内容的勵志本質和生命。勵志性包括"熱血""高燒"等網絡評價,魯迅作品的具體表現脫胎于中國孩子的身份,自覺将個人的命運與民族、民族命運相結合,展現出積極向上、為國家和國家繁榮而奮鬥的精神。最突出的代表是《醒醒:中國孩子應該起來》這支視訊,UP師傅将社會各界解讀中國現狀的片段剪輯在一起,視訊的最後一幀是魯迅的警句"願中國青年擺脫空調,隻要上去,就不用聽自己沉迷的話語流了。能做事,能發出聲音。有一個熱,一個燈,是以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一點點光,不必等待火炬火,之後如果沒有火炬火,我就是唯一的燈。該視訊的畫質、剪輯技巧等都相當粗糙,但獲得了超過2800萬的點選量和超過25萬的畫面,成為B站關于魯迅播放最多的視訊。評論區反映了強烈的曆史和現實關注:有些人回顧來之不易的中國革命,民族覺醒的困難,有些人談論貧困和國際形勢......"之後,如果沒有手電筒,我将成為幕布上唯一不斷刷屏的光"。聚集在這裡的網友是視訊的"熱血""高燒",而這首"熱血"不僅包含了追求思想進步和與世界對話的"啟蒙魯迅",更可以看出拯救生存的畫面,拯救了處于困境中的民族"革命魯迅",也蘊含着國内外新時代格局變化背景下對民族精神的了解和表達。通過網絡形象的表達,魯迅逐漸成為次元的精神領袖,但與精神領袖的偉大岸上角色相伴的不是英雄世界,而是日常生活。所謂日常生活既指魯迅的一生,也指當代年輕人的生活,魯迅教你如何"邋遢人""荀哥哥教你如何錘打'酒吧精'"幹米人魯迅"等視訊内容,電視劇《覺醒時代》熱播提供了豐富的魯迅生活場景, 相關素材和視訊片段成為B站網友二次創作素材。魯迅的生活和思想與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是相看的,一方面,魯迅的形象是以"萌芽","可愛"魯迅吸引了很多關注,網友們不斷高喊"先生太可愛了",另一方面,盧迅的思想通過重新诠釋更加豐富和現代。

二是表演技巧的浪漫化和數字化。表達的浪漫化意味着對魯迅的作品、思想和圖像的詩意呈現,其中音樂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以配樂詩歌、配樂圖像混合剪切等極具感染力的方式為載體。上上大師魯迅的散文詩集《雜草》在16首散文詩中以說唱演繹的形式,并用木刻版畫交叉剪輯,郎朗口對原版音樂用程式化的印刷語言,充分調動了觀衆的視覺和聽覺,B站的視訊獲得了800多萬的播出。有UP大師《覺醒時代》在魯迅鏡頭和《上鍊》《Eutopia》等流行音樂混合剪輯,并随着音樂的節奏做出鏡頭轉換、場景排程、人物台詞和動作,充分調動觀衆的情緒,視訊中有網友在"如果世界傾瀉,深淵在一旁, 我這一代人去世時以"覺醒歲月魯迅"為下評價:"BGM高潮部分在一起,立刻流下了眼淚。"我們不是赢了嗎?配樂、混音剪輯等作為浪漫風格的主要視聽表達方式,在素材采集、錄音混音、視訊制作和上傳等環節都離不開數字手段,是以可以說浪漫的魯迅也是高度數字化的魯迅。

魯迅在數字時代的思想,通過對網絡亞文化的诠釋,與年輕人的生活和情感産生共鳴。被二進制譽為"頂級流"的魯迅,扮演着其他明星偶像價值上司力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稻圈"混亂的背景下,凸顯了其作為"清流"偶像的不可估價性。

(作者劉潤坤,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後;張慧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

來源:中國藝術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