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字”暴露了班固、班超同年生的兄弟秘密

作者:曦觀

最近在整理“三班”,整理之中突然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注意到的問題:班固是班超的哥哥,這是我們很早以前 學到的知識,但是為何二人是同一年(公元32年)出生?

一個“字”暴露了班固、班超同年生的兄弟秘密

思考之下有了許多猜測:

猜測一:曆史資料有誤。但查閱了有關資料,都顯示說二人是同一年出生,并無資料記載說二人的出身時間存疑的。

猜測二:二人是同父同母,班固可能是1月份出生,班超是12月出生。不過這似乎有點……

猜測三:二人是雙胞胎!雙胞胎在古代可是要被視為不祥的征兆的,是以這這種可能想也非常小。

猜測四: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沒有查到确切的資料。

……

本來這個問題就要成為一個無解的狀态時,但卻有了意外的收獲,簡直叫人不敢相信就是這麽巧!這裡要着重感謝一下熱心網友,讓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

一個“字”暴露了班固、班超同年生的兄弟秘密

那麼,這個謎團究竟是怎樣解開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名字裡的奧秘”!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古人有“字”(“字”是對名字的注解、補充) ,而且世界上隻有中國人有字,外國人沒有。

古代要稱呼别人,不能直接叫名字,顯得很不禮貌的,要叫他的“字”,以示尊敬。比如,你看到李白了打招呼,你要說:“太白兄,最近可好?”而不能說“李白,最近可好?”

古代自己不能自稱字,要直接說自己的名,表示謙遜。

比如曹操是你的好朋友,你要把曹操介紹給别人,你可以說“此位曹君,字孟德”,曹操自己可以說說:“賤姓曹,單名操。”

關于“字”的一些規則:

(1)根據出生順序“字”分别稱為“伯、仲、叔、季、常”等。

老大稱“伯”或“孟”。

老大是嫡出稱 ”伯“。例如:孫策,字伯符。老大是庶出則稱 ”孟“。例如:馬超,字孟起;曹操,字孟德。

老二稱“仲”。例如:孫權,字仲謀。

老三稱“叔”。例如:劉秀,字文叔。

老四稱“季”。例如:劉璋,字季玉。

老五稱“幼”。例如:馬谡,字幼常。

(2)“字”還要與“名”相呼應。

例如: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

魯肅,字子敬。“肅然起敬”。

蔣琬,字公琰。琬和琰都是美玉。

趙雲,字子龍。“風從虎,雲從龍”。

張飛,字翼德。飛,則需要翅膀。

(3)還有一種“字”,叫做“以字行”。

“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的簡稱,即僅稱呼此人的“字”,代替其名。“以字行”的特點是世人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例如明朝著名内閣首輔,閣臣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僅知其字,是以稱之為“以字行”。反之,如李白,名白,字太白,因名、字都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說是“以字行”。

屈原(名平,字原),以字行。

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以字行。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以字行。

劉伯溫(名基,字伯溫),以字行。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以字行。

看到這裡,咱們再把班固和班超的“字”也擺出來看一看吧!

班固,字孟堅;班超,字仲升。

是以,你有答案了沒有?

對了!班固,字孟堅,是庶出的長子。班超,字仲升,排行老二。是以,同父異母的班固和班超,自然在同一年出生也就合情合理了!

繼續閱讀